瞿溪老街街区保护规划出炉
有200多年历史的“二月初一会市”,让不少人记住以至爱上了瓯海的瞿溪老街。近日,由上海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操刀的《瞿溪老街街区保护整治规划设计》已经完成,重在保护瞿溪老街街区,维护并展现老街历史风貌。
本次规划的范围北至崇文路,东至河头街,南至八仙岩山脚,西至大宁路,总面积为18.16公顷。整个规划分为街区整体层面保护规划、历史地段保护详细规划、市政基础设施规划、重点路段详细规划设计、文物古迹保护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利用规划、近期建设规划等。
设计人员表示,此次他们对瞿溪老街街区进行了全面的实地踏勘。在他们看来,瞿溪老街历史悠久,自宋代以来瞿溪古镇即为温州地区泽雅屏纸商贸中心,历经数百年后遗存多、故事多,比如建于清朝后期纸行商宅的毛氏林宅、林南宅、胡昌记等,清末民初时期的富商住宅如潘宅庄园、杨家祖屋、黄正昌老屋等,更有老街两侧大量的民国时期的纸行、油行、中药铺、烟草铺、南货铺等各种各样的商铺,整个街区的格局延续明清至近现代的旧貌,街(坊)、巷、弄、院的体系保留完整。
建筑高度不得超过三层
超高度新建筑将分期降层处理
本次规划时间期限为2016年至2029年,共分三期。“为保护并协调瞿溪老街街区空间景观风貌,保持瞿溪老街‘山、溪、街’的整体空间格局层次,必须对瞿溪老街街区范围内的建筑进行控制。”设计人员介绍,沿瞿溪两岸和瞿溪街、溪头街和河头街等特色街巷两侧整治改造建筑,严格控制为不得超过三层,建筑总高度不得超过10米。
规划设计建议,对老街街区范围内现存超过上述高度的新建筑,应分期实行降层处理,屋顶形式必须为传统坡屋顶式样。建筑应保持外观白墙黑瓦,木板门窗。体量宜小不宜大,门、窗、墙体、屋顶等形式应与传统民居保持一致。严格控制新的建设工程,且其形式必须为传统坡屋顶式样,外观白墙黑瓦,木板门窗,色彩控制为黑、白、灰及红褐色、原木色等。
每年的会市,瞿溪总是人满为患。为此,规划对街区的游客接待合理容量进行控制,即瞿溪老街街区游客接待合理容量为2510人次/日,最高峰期游客量控制为3250人次/日,最大年游客接待合理容量为41.6万人次/年。
针对街区交通,规划提出,城市交通性、生活性干道不得穿经瞿溪老街街区,如因地形限制需要穿经瞿溪老街街区的城市主要干道,如在老街街区北侧的城市道路——宁屿路,必须从瞿溪老街街区地下开挖隧道穿越,以保护老街历史空间的连续性与完整性。
重点路段布局重要节点
近期抢救河头街三大院传统民居
在街区内部,规划将占地约5.74公顷的范围划为核心保护区,即东界河头街三大院东边缘,南至瞿溪北岸、溪头街南建筑后侧,西至路源小街西沿街建筑后侧,北界分别至溪头街北建筑后侧、崇文路南侧、瞿溪街北建筑后侧、潘氏庄园(琦君故居)北侧以及胡昌记院落北边缘。
在该范围内,禁止新建建筑,并且建筑的高度限制都有严格要求。另外,此范围内的道路、铺地、排水明沟、溪岸等已经使用现代材料和手段改动的部分,均必须修缮恢复历史传统原状;不得设置现代内容、形式或风格的户外广告、灯箱等,不得设置屋顶太阳能、水箱等突出物,不得安装现代形式的雨篷、阳台,空调外机必须采取适当的、与历史风貌协调的措施进行遮挡隐蔽。
针对老街内的重点路段,即“瞿溪街至溪头街”沿街路段,规划提出,可布局瞿溪街塘坎桥空间节点、瞿溪博物馆、瞿溪民俗博物馆、纸商文化博物馆、潘氏庄园(琦君故居)、典型传统商铺与民居老宅等,以增加公共空间和基础设施,提高老街建筑空间品位,吸引旅游观光。
按照规划,近期拟完成瞿溪街53-59 号(单号)、洞门头11-15号(单号)、瞿溪街136弄1-3号等10处文保点(拟保)的建筑保护性修缮,抢救性修缮残损严重的河头街三大院传统民居;同时完成瞿溪街与溪头街沿街建筑外立面的整治改造利用,整饬沿街两侧和临瞿溪一侧的建筑立面,将瞿溪街现有水泥路面去除,恢复其原有的条石板街道地面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