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报报道我省沿海防护树种红树林建设成效
《浙江日报》2015年5月13日14版报道
我省农科专家成功引种红树林 一片“丹心”护海岸
在保护环境、关爱地球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海岸卫士”——“红树林”这个美丽的名字越来越为人所知。然而在浙江,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真正见过红树林的人并不多;许多人甚至望文生义,想象红树林一定满是鲜艳的红色。
记者日前随省农科院专家在温州龙湾、苍南等地海岸线探访我省近年引种的红树林时看到,这些植物实则长着绿油油的叶子,根系深深地扎入滩涂上肥厚的泥土,直抵海水之中。剖开树皮,树干里富含的单宁遇到空气,很快氧化变红,连剖树的刀刃上也沾满了红色——这才是“红树林”名字的真正来源。
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研究员陈秋夏说,“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沿海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是一大类相似植物的总称,它们天性怕冷,从来都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海岸线上。在我国,红树林自然生长的最北线是福建福鼎;直到上世纪50年代人工引种开始后,红树林才逐渐在我省温州、台州一些海岸落地生根。
红树林是海洋清道夫,沿海海塘的守护者,海岸线千百种鱼虾和飞鸟的家园。在科学家、政府相关部门和民间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红树林正逐渐成为我省海岸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修复海洋生态
在瓯江汇入东海的宽阔河口,江心有一座沙土沉积而成的小洲——树排沙岛,2011年以来,当地主管部门以陈秋夏研究团队为技术依托,通过引种红树林,正在把这片杂草丛生的荒地改造成极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乐园。
搭一条小船上岛,登上简易栈桥,四周围的红树林尽收眼底。“主要种的是秋茄。也种了一些木榄、海漆、无瓣海桑等。”陈秋夏说,经过多年实验,科研团队发现秋茄是诸多红树植物中耐寒性最强的品种之一,经过适当的抗寒驯化,能够度过温州甚至偶有小雪的冬天。
红树林对水中的氮磷、有机物质和有毒重金属有很强的吸附和固定作用,这块沙洲的土壤长期遭到附近工业废水的侵蚀,刚好为红树林提供了用武之地。“现在300亩红树林已经颇具规模,未来将达到1000亩,小岛重新焕发了生机。”龙湾区海洋渔业局总工程师陈秋萍说。说话间,我们就看到湿漉漉的滩涂上,跳跳鱼在欢快地蹦跳,招潮蟹从一个个小洞眼儿里探出身子,远处,几只白鹭在碧绿的红树林树丛上方掠过。
树排沙岛上的红树林露出泥土的部分约能到人的腰际,这意味着其深埋土下的根系也有同样的长度。这种神奇的树根可以在含盐量很高的海水中吸取水分,又能冒出地表呼吸空气。纵横交错的树根保护了滩涂,净化了水质,为浅海鱼群和软体动物营造了觅食和繁衍的宝地。据介绍,浙江海洋学院正在对这片红树林进行生物多样化调查,“河鳗、河蟹、江鲫等瓯江洄游动物都重新出现了。”
筑起“绿色长城”
红树林保留了远古时代的独特烙印——红树植物都是“胎生”的。当我们来到苍南县鳌江入海口附近的海岸,正看到大片的“秋茄”树枝上挂满了胎苗。嫩绿的胎苗形状就像小小的丝瓜,坚硬的外壳保护着里面的幼芽,朝着地面的一头尖尖的,便于坠落时扎入土中。落地之后,只要抵挡住了海风和潮水,一株全新的“秋茄”就能很快成长起来。
陈秋夏介绍,这片红树林栽下已有10年左右,大多都长到约2米高。潮位最高时,这些红树林只有树冠露出水面。沿着海岸线,800亩红树林正像一道绿色的长城,在它们背后,就是一道水泥浇筑的海塘。
红树林在抵抗风浪袭击方面有着其他植物和设施不能代替的作用。当红树林覆盖度和林带宽度达到一定规模后,可以使10级大风刮起的巨浪即刻化为平波。在印度半岛和我国广西等地,都发生过这样的“奇迹”:肆虐的台风和海潮毁灭了成片的海堤和楼房,而有着茂密红树林庇护的村落却几乎毫发无损。
守护浙江海岸
陈秋夏团队在我省开展了红树林引种的一系列开创性科研工作,多年来,他们反复进行实验,在不同的环境中研究出不同的种植方法。“我们纠正了不少前人的错误,比如种的滩位太低,导致潮水上涨时红树林无法存活;又比如不注重除草,阻碍了红树林的光合作用,等等。”他们也曾遇到挫折,引种的拉关木、白骨壤等红树植物品种,最终没能熬过温州的冬天。
在滩涂上种植红树林、搞科研,是一项脏活儿累活儿。科研人员穿着橡胶的半身裤,踩着高高的橡胶靴,在滩涂里没走几步就全身沾满泥巴。“一脚踏出就往下陷,淤泥一下子没到大腿,根本迈不开步,那可比插秧难多了。”陈秋夏说,他们向渔民们学习,操作一种土制的木头滑板车,双手把着龙头,一条腿跪在车里,一条腿在淤泥里扒拉,这才能前进。
现在,我省科学家已经可以系统地回答如何根据一地的温度、盐度和滩位来选择最适合种植的红树林品种。除了引种秋茄,陈秋夏团队还首次成功驯化了福建泉州湾的桐花树和海漆,使它们更加抗低温,得以在我省生长,创造了最高纬度纪录。科学家指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浙江可引种的红树林树种还将增加。(本报记者:曾福泉 通讯员:褚田芬 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