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千余名大学生留校守岁过春节

14.02.2016  11:53

每一天都过得好充实 冷冷清清的校园其乐融融

浙江农林大学的留学生在校包饺子过年。

在大学校园里,一年中最静悄悄的莫过于春节期间,大部分学生都赶着回家与亲朋好友欢度佳节。不过,每年春节,总有一些大学生因为各种原因而不能回家,就如学生中流传的“每逢春节倍思亲,总有学生要留校”一样。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春节期间,仅下沙高教园区就有1085名大学生留校过节。

在这样一个举家团圆的日子里,学校为了让留校学生不寂寞,可谓花尽心思安排生活琐事,而学生也为自己准备了不少节目来丰富假期生活。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春节在校冷清但不寒心。

冷清中制造热闹

短短几天认识很多伙伴

陈丹丹是浙江工商大学大四的学生,现在在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她的目标是今年6月毕业后能够在事务所留下来。今年春节选择留校,与这份实习工作有关。

放7天假,可以提前走几天,也可以晚几天回来。可是,我买不到合适的票。”陈丹丹说,去年12月可以购买春节期间火车票时,她在其他6位同学的帮助下,抢到了一张2月7日回广西老家的火车票。可是,想要买到2月14日前后的回程票却怎么都买不到。“看了一下售票系统,除非是到2月底3月初。问了实习单位的老师,他们说太晚了会耽误工作。

因为不想影响实习表现,陈丹丹觉得不能回家了,不过又担心自己长那么大从未在家过年会不适应。“给爸妈打了电话,他们挺理解我的。算了一下,如果回家的话,来回路程上得花4天,实际在家里也待不了几天。于是,建议我不要回家了。

人不回情谊要是到的。在春节前快递尚未停运时,陈丹丹给家里的长辈及弟弟买了新年礼物寄回去。“正月初一早上8点半开始,我给爷爷奶奶外婆外公叔叔婶婶……我们家亲戚太多了,挨个打电话拜年是习俗,没回家这个礼节也不能忘。从早上8点半打电话打到一下午1点,电话费估计都要好几百块钱!

这份打电话的劲头,来自于对家人的思念,也是想告诉家人们自己在杭州过得很好。

路上冷冷清清,但是我们留校的学生一点也不寂寞。”昨天下午,他们在电话里跟记者细数了这几天的行程。学校老师时常来看望我们,还给我们发了红包。“多少钱还没有看呢,按老家的习俗,这几天要压箱底,过了正月十五才可以拆开来看。”当然,她也在准备论文资料、去西湖边玩、看了电影……“我还与其他新认识的八九个留校同学一起去买了菜,我们自己做火锅吃呢!鸡汤,很好喝呢!

作为大四想创业的学生,浙江工商大学大四学生徐国浩趁着假期好好地整理了一下前期实习中学到的经验。“如何有绩效去带动团队完成目标,这个挺有讲究,目标不能设置太高也不能太低,这个取值与管理层对于行业的了解有一定的关系。”为此,他趁着这几天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市场调研了。

浙江工商大学旅游学院张明飞老师是今年学校春节期间留校学生的临时班主任。他说,今年共有37名学生留在学校过年,他们来自10个省市。春节期间不回家过年,大多是为了实习工作回不去,也有部分同学准备考博。为了让他们过好年,学校不仅特意从招待所腾出两人一间的空调房,并且还在每个楼层里设置了图书活动室,还专门配备了乒乓球桌、跑步机等体育设施。“学习锻炼一个都不能少啊!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记者 张晶 文 图片由学校提供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