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盘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字出现最频繁

09.12.2014  17:03

  每到年底,中央都会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今年是“新常态”思路提出后召开的首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未来经济政策和改革思路会如何?各界对此次一年一度的宏观经济风向标颇为期待。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每年级别最高的经济工作会议。其中心任务是总结年度经济、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并定调第二年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各部委将相继召开会议部署下一年工作。

  《法制晚报》记者盘点新世纪以来召开的14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发现,至少有7次将“稳”定为主基调。

  专家分析,明年为法治中国的元年及十二五收官期,经济工作任务更重,整个国家处于新节点,防风险等各种目标的权衡、复杂程度会上新的一个台阶。培育新的增长点、创新驱动力或成为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点。

  惯例 经济工作会议前均先开政治局会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所以如此受关注,是因为该会议是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和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

  而中央政治局会议作为每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预备会”,也会分析研究下一年的经济工作。

  《法制晚报》记者梳理新世纪以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该会议召开前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发现,两个会议间隔最长时间为11天,最短为3天。

  例如,2013年12月3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4年经济工作。在此会议召开7天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幕。

  今年12月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也分析研究了2015年经济工作,为接下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预热。会议指出,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狠抓改革攻坚。就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前的4天,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就今年经济形势和明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首次提到新常态:“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出现的一些趋势性变化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作为“新常态”思路提出后召开的首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未来经济政策和改革思路会如何阐述和部署都备受关注。

  特点 历年基调“稳”字出现最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规格最高的经济会议。此前新华社曾报道,中央领导同志要用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深入全国各地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经济政策。

  每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后,新华社就会发布会议稿件,从稿件中可以看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两项重要内容:1、回顾过去一年的经济形势,总结经济工作;2、提出第二年的经济工作的基调和主要任务。

  《法制晚报》记者盘点发现,新世纪以来召开的14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至少有7次将“稳”定为主基调。

  比如,2002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以“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为基调,2003年要围绕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大任务。

  从2009年至201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成了每年会议的基调重点。每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列出具体的任务。法晚记者梳理发现,财政货币、货币政策、农业经济等均是每一年必须提及的重点。

  比如,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必须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此外,改善民生和扩大内需也成了每年会议的重点。如2009年会议提出,必须坚持改善民生和扩大内需内在统一,更加注重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来谋划发展。

  分析 防范经济风险或成明年经济工作重点

  对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回顾和预测,《法制晚报》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刘元春表示,从过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来看,中央工作的重点从稳增长逐步向“调结构、促改革”的方向调整。从原来危机性管理向“新常态”过渡,强调对整个宏观经济调控的创新,明年在政策模式、管理工具的要求应该更多一些。

  刘元春认为,从去年中央的经济工作会议到现在,使我们看到了经济上“稳增长”的目标。反腐倡廉、群众路线为先导,为未来进一步大调整、大改革创造了一个良好开端。他说,“我们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超预期的成就。”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往年相比有什么特殊性?刘元春认为,明年是大改革和法治建设的元年,同时又是十二五收官期,经济工作任务会更重;其次,明年经济下行的压力会进一步凸显。整个国家处于一个新的节点,防风险等各种目标的权衡、复杂程度会有新的变化。整个经济工作任务的重点应该是在促进结构的调整和促进大改革,这是重中之重,也会和过去几年有所差别。

  那么,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哪些点需要关注?刘元春解释道:“老百姓关注的重点就是民生经济,特别是对于低收入阶层收入的提升。”另外,大家需要注意到,中央的一些大改革给我们民众整体的生活带来一些巨大的变化。比如,金融体系改革。它对于我们未来融资观念、融资格局都会有很强的冲击。还有,利率市场化,这些都与老百姓投资理财有最直接的关系。

  本版文/记者 王选辉 实习生 张莹

  资料来源:媒体公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