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浙一天︱那个让皇帝们流连忘返的西溪湿地回来了
八百多年前,宋高宗南渡杭州,觅得凤凰山作皇宫,又眷念着西溪,遂有了“西溪且留下”的佳话。
两三百年前,清帝康熙、乾隆也都曾南巡游览西溪,并留下多篇诗词。
然而,民国以后的近百年中,战争、动乱、过度人为干预,让原来的水乡泽国渐渐萎缩,水质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2003年8月,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正式启动。
21个月之后,2005年4月30日,那个让皇帝们流连忘返的西溪湿地,终于回来了——作为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正式开园。
这十里清溪 迷住了多少皇帝
史书云:钱塘之胜,名于“三西”(西湖、西溪、西泠),而西溪之胜又独在于水。自唐代以来,西溪就以赏梅、竹、芦、花而闻名。“西溪探梅”为西湖十八景之一。
“虽无弱水三千里,不是仙人不到来”,明代文人吴本泰曾在他的《秋雪八咏》这样形容西溪。实际上,仙人来没来我们不知道,皇帝来的还真不少。
据清光绪《钱塘县志》记载,宋建炎三年(1129),宋高宗行经西溪,欲建都于此,后得凤凰山,遂云:“西溪且留下”。 据说,西溪之地正是因此得名“留下”。
民间关于赵构在西溪的故事,比县志更生动具体,不妨也来听下。
据说当时,赵构为躲避金兵的追杀以及想迁都杭州,遂而弃建康(南京)、扬州,转镇江、入浙江,一路逃难,渡过富春江才终于甩掉了金兵,来到了如诗如画的西溪。
宋高宗赵构
一到这里,赵构就喜欢上了,想建都于此。用古书上的说法就是,“其地灵厚,欲都之”。他还特命画院待诏李唐把西溪的地形画出来呈上。
然而,军情紧迫,国库空虚,赵构想在西溪建都城也是有心无力,最终还是转至凤凰山,在五代吴越国钱氏王城的基础上修葺一番,在绍兴八年(1138)正式定为都城,驻跸下来。
据说,高宗是在看到了李唐呈上的《西溪图》后无限感慨,才有了那句“西溪且留下”。
后来,为了方便自己和官员们去余杭的洞宵宫祈神,赵构还下旨还专门修筑了从古荡至留下数里长的石板辇道,称之为“西溪辇道”。“西溪十八里,三里一凉亭”,说的就是这条南宋时期最繁华的道路之一。
南宋时,从西湖去西溪,还能一路坐船过去。即使到了民国年间,郁达夫访西溪那会儿,还能从松木场坐船:“游西溪,本来是以松木场下船,带了酒盒行厨,慢慢儿地向西摇去为正宗。”(郁达夫《西溪的晴雨》)
说回皇帝。
又过了几百年,爱下江南的爷孙俩康熙和乾隆也都曾到过西溪。
公元1689年,清康熙南巡至此,盛赞西溪之美景,写诗云,“十里清溪曲,修篁入望森,暖催梅竹早,水落草痕深”。他的孙子乾隆则惊叹西溪的乡野景色,吟诵道,“西溪寻溪幽,东眺明湖影,竹游既曲折,烟村亦辟静”。
传说中,还有一段乾隆和西溪柿子的“梗”。
说是乾隆来到西溪的时候,正是柿子成熟的金秋。看到柿树成林,红柿铺天,乾隆忍不住即刻上岸。岂料刚离船,一个硕大柿子完好如初地落于跟前。随从立刻接话:“皇上洪福,柿子迎驾啊!”乾隆乐开了花,边尝柿子边开金口:“赐柿树千年寿辰,再栽柿树四千。”
据说,西溪湿地现在确有百岁以上的老柿树4000多棵,其中最老的已经300多岁了。
赶走2.5万头猪 这是个艰难的决定
2005年4月26日,也就是国家湿地公园开园前4天,杭州日报刊登了一篇《对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13次实地追踪的报告》。
报道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4月22日,70岁的沈华德老人第一次走进自己一年前搬离的周家村码头。他不敢相信自己家养猪的地方竟然变得这样漂亮。
养猪,在西溪湿地所处的蒋村乡,早已司空见惯。2002年,蒋村乡有415户家庭从事着这个行当,生猪头数超过了2.5万。
蒋村附近河道正在清淤
那段西溪不堪回首的历史,仿佛就在昨天。
“那个辰光大部分人家都养猪,不少人全靠养猪来赚点零花钞票。”操着一口浓重的蒋村口音的沈华德老人回忆说,“泔水养猪,钞票省。大家的房子都造在溪沟边,泔水难免会流到溪沟里去,臭都臭死。”
事实上,到了民国之后,西溪湿地就日渐衰落。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西溪地域多个乡镇的建立,工厂企业的发展,使西溪湿地范围逐渐缩小。
历史上的西溪湿地,东起松木场、古荡,西至留下小和山一带,面积曾达60多平方公里,而到2000年前后,湿地面积已锐减至10平方公里左右。
除了湿地萎缩,当地村民养猪带来的污染也是严重问题。环保部门测算,1头猪的污染是1个人的7倍。
直到上世纪70年代,杭州城西湿地水质还能达到地表水质量Ⅱ类标准,可作饮用水。但生活污染和养猪污染却让湿地水质迅速恶化,到2003年时,西溪湿地水体及周边的河流水体质量甚至已经劣于V类水质,也就是差到了最低点。
对于西溪湿地进行保护和开发,其实在1990年就有人提起。但直到2002年,杭州市第九次党代会才终于把实施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列入了“十大工程”之一。
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市四套班子、专家学者的一系列调研、论证,在屏气凝神中开展起来。
2002底,市区乡三级联动,对西溪全境实施生猪“禁养”,是杭州市政府的第一个壮士断腕之举。赶走了2.5万头猪,蒋村乡少了近5000万元的经济收入。
第二年8月,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正式启动。
到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开园,蒋村乡的王家桥、深潭口、三深、周家村等4个村,一共迁出了624户村民。为了妥善安置这些村民,杭州市政府将搬迁户全部纳入城镇居民社保体系,同时优先安排当地村民就业。
西溪湿地拆迁户回迁房
西溪湿地对外开放后,里面39%的岗位都被蒋村人包揽了。看着自己曾经的家变得如此美丽,他们也由衷地高兴。
一段段柳树桩 是西溪“原住民”的智慧
2003年夏天,第一支柳树桩打入西溪湿地的水岸边,十几年过去了,护堤的柳木桩早已生根发芽,枝叶摇曳,飞鸟、火柿、白芦,石桥、古居、木舟,种种风雅诗情,在纵横的水道间舒展开来,千余年前“芦锥几顷界为田,一曲溪流一曲烟”的意境又回到现代人眼中。
用柳树桩护堤,这还是蒋村村民的提议。
考虑到湿地公园公众的可进入性,原有堤塘均为纯泥质基础,如果不进行改造,人员一旦进入,将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为了确保进入公众的参与性及安全性,西溪湿地不少游步道需要驳坎。在开始实施驳坎过程中,许多专家提出需要用松木桩护堤,因为松木桩在水中不会腐烂。
但很多蒋村的村民提出,松木桩虽然不会腐烂,但它没有生命力,永远是死桩,不能生根、发芽,而柳树桩是活桩,经过一段时间后会生根、发芽。
村民们的提议打动了专家,这样做看起来好像成本比较高,但从长远看,其实成本并不高,而且这种原生态的驳坎方式非常有利于泥鳅、黄鳝类生物的生存。
柳树根盘根错节会死死地“抱”住堤岸,树桩生根发芽又有益于改善生态——村民的这种朴素“生态学”就这样被用在了综合保护工程中。
在满足工程强度要求的情况下,西溪湿地大量采用柳树桩来进行生态护坎,巩固堤岸。
柳树桩的故事,只是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生态为王”的一个缩影。
在一期工程3.46平方公里中,虾龙滩、朝天暮漾、费家塘等3个原生态保护区以及生态恢复区占了94%。将部分封闭的小面积水体连通,利于物种在较大环境里自由交,吸引水鸟栖息,并将鱼塘壁的坡度由陡坡改为缓坡,有利于湿生植物生长,为过往鸟类提供更丰富的食物。保留和恢复作为次生湿地标志的鱼塘就多达383个,几千棵柿子树也被一棵不少地保留了下来。
如今,经过三期综合保护工程的西溪湿地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同时晋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它已经与西湖一起,在杭州这个生活品质之城里成功演绎起了“双西共舞”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