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堡垒的民生温度 龙游唱响基层党建合奏曲

24.08.2015  09:59
     浙江在线08月24日讯   (浙江日报记者 周咏南 翁浩浩 毛广绘 县委报道组 蓝正伟)  基层党建是一面旗帜,引领发展大计;基层党建是一个标杆,衡量民生温度。

  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眼下在龙游,对于基层党建的意义,广大党员干部有着深刻认识。针对有的地方工作浮于表面、村级党组织松散、群众越级访时有发生等问题,龙游县委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持之以恒抓农村基层党建:以“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核心理念,通过明导向、练内功、严整治、树品牌等途径精准发力,在广阔的农村唱响一曲动人的党建之歌。

   内外兼修,发展有动力

  抓党建需要有位置、在状态,做好发展的开路人。

  前段时间持续高温,龙游县国土资源局党委书记、局长胡益峰在工作之余,常给模环乡蛇塘坞村村党支部书记郑建新打电话,询问村里近况。

  胡益峰现在的另一个身份,是蛇塘坞村“第一书记”,村里事成为他的分内事。而他上任首日,就让村民印象深刻:没仪式、没套话,带领局机关40余位志愿者,为村里清扫垃圾。“城里人来给我们清污,我们哪能坐得住?”村民的干事热情一下被激发出来。得知蛇塘坞村有千亩橘地,生产用房不够用后,胡益峰建议村两委成立柑橘专业合作社,向上级申请建设村集体生产设施用房的土地指标和补助资金,并积极联系相关部门争取指标。

  越穷越不发展,越不发展就越穷,这曾困扰当地不少村党组织。如何走出恶性循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龙游县委积极探索拓展“第一书记”工作法,一方面,从部门、乡镇(街道)抽调500余名党员干部,挂联全县262个行政村,在田间地头开展指导帮扶;另一方面,由县四套班子领导带头,200余名县、乡干部到各自挂联村集中蹲点调研3天以上,查找存在问题,寻求发展出路。

  “一、资金问题,村集体经济来源主要靠各级政府及单位的支持,工作经费紧张,生态整治投入不足;二、生活污水处理问题,目前全村未开展治理户数110户,项目进度滞后……”在龙游县编委办主任饶晓明的案头,放着一份湖镇镇范家村的蹲点调研报告。仔细思量后,他对症下药:帮助村两委班子厘清思路,在党员干部自筹资金的同时,联系部门向上争取资金。今年,范家村被列入县生活污水治理重点村。

  “第一书记”们悉心“输血”的同时,帮助村级党组织“造血”的探索也在紧锣密鼓进行。

  现今在龙游,经常可以看到村干部在工作之余“赶场”。而这个“场”就是各种培训班。龙游大力实施“领头雁”工程,每季开设“村干部季度讲坛”,邀请领导干部讲、专家教授教、优秀书记谈,帮全县村党组织书记“深造”。还带领他们“走出去”,赴苏州市农村干部学院以及建德、桐庐、苏州等地新农村建设先进村(社区)培训或现场观摩。

  “原本以为我们村发展得不错,但到外面一参观,才发现相比发达地方的农村还有不小差距。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合理布局农业产业,形成集聚效应,争取发展更上层楼。”培训归来,龙洲街道山底村党支部书记刘意宽很感慨。

  今年,龙游安排基层党建保障经费同比增长210%,并建立关爱帮扶保障机制,让农村干部在职有报酬、退职有保障、困难有救助、受损有补偿,充分调动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勇于担当,争做发展的开路人。

   加减结合,民生添活力

  为民服务是干部的底色,把脚印留在基层,把口碑立在民心。

  抓基层党建究竟为什么?龙游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常常这样思索。而今,这个问题的答案逐渐明晰——以党建促发展,更要以党建惠民生。

  干部干得怎么样,分量有多重,不是靠自己说出来的,是要以严的要求、实的作风干出来的,是在老百姓心里称出来的。在龙游各村,一项新推出的党员“实事积分考评+亲情网格”制度,让基层群众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走进罗家乡缪家村,可以看到全村党员的家门前都亮出党员示范户的标牌,每户村民都被纳入党员“亲情网格”,有困难随时找党员。与此同时,村党支部出台《党员设岗定责实施办法》,设置政策宣传、助人为乐、卫生监督等岗位,由每位党员自由选岗,发挥所长服务群众。村干部缪江辉学过电工,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村民免费排除电力故障,赢得村民交口称赞。

  近日上午,湖镇镇地圩村一座旧两层楼房顶,20余人挥汗如雨,小心翼翼地拆下瓦片和房梁。在屋顶干活的是村干部和党员,帮助村民徐素荣拆除一户多宅。村干部还主动协调电力、电信、广电等部门帮徐家拆装电表、宽带和有线电视。

  “包片联户”制度,是地圩村针对当前“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生猪养殖整治、“洁净乡村”等工作创建的。全村被划分为7个片区,每个片区有一名村干部担任包片负责人,还有若干名党员,每名党员联系一定数量的群众,做到包片无盲区、联系无遗漏,做好村民贴心人。

  服务要做加法,难事要做减法,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在东华街道上杨村村口,“网上村两委”方便群众办事,深受村民喜爱。此前,有村民通过村网站发帖反映,村道积水影响村民日常出行。值班村干部看到网帖,立即回复,并通过网络通知村民生服务员实地查看解决。仅过两小时,积水问题就得到妥善处理。

  截至目前,龙游已有53个试点村有了“网上村两委”,网站内容包括村居介绍、村居动态、党务公开、村务公开、民情档案、民情沟通、法制宣传、网格管理员信息栏和荣誉风采等11项常规模块。民情搜索、驻村手记、远程教育、党员风采、民生工作室和民生微博6项特色模块也十分醒目,一触就通。村两委“触网”,成为群众参与村务的“直通车”,反映民生诉求的“快速路”。

   破立并举,党建聚合力

  “詹家镇对后进村级组织整转重视不够,推进不力,特别是对几个村情较为复杂、矛盾较多、班子软弱涣散的村缺乏有效有力措施。”

  “模环乡党建创新与推进重点工作结合不够,习惯按上级要求机械执行,要杜绝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两张皮’的现象。”……

  在7月一个周末召开的全县乡镇(街道)书记党建工作例会上,15名乡镇(街道)书记与县委主要负责人面对面,交流上半年抓基层党建情况,开诚布公分析存在问题,由县委主要负责人实话实说地点评,督促他们自觉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改进党建工作。这样的例会,在龙游每季度召开一次。

  直面问题,对症下药,才能祛除顽疾。曾经,部分党员党性原则、责任意识淡薄等“不严不实”问题,成为基层党建一大“拦路虎”。如今,这一问题在龙游得到有效改善。

  龙游县出台《关于做好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的意见》,将理想信念动摇,抵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参与或纵容、指使、组织、策划其他人员干扰、阻挠重点工作开展及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等事项划为“红线”,成为党员头上的高压线。同时,明确限期改正、劝退、除名三种处置形式,在15个乡镇(街道)全部成立党员教育服务中心党支部,畅通党员队伍“出口”。横山镇大平坂村村干部柯某没想到,差点因为拒不拆除违法建筑悔恨终身,其组织关系被迁入镇党员教育服务中心党支部后,他及时悔改才保住党员身份。去年6月以来,全县已有387名党员因触碰“红线”,被列为限期改正对象转入党员教育服务中心,共有322名已整转到位,5名党员被除名,10名村干部被停职检查。

  不破不立。祛除基层党建存在的顽疾后,不仅农村发展步子迈得更大,而且涌现出许多特色党建品牌。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大街乡贺田村、溪口镇石角村早已名声远扬,今年,更是作为衢州市唯一的两个村入选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现场观摩点,受到与会者交口称赞。塔石镇雅村村,是衢州市首个乡贤会诞生地。雅村村乡贤人士众多,大多乐善好施,关心家乡建设,村党支部把他们组织起来,发挥其亲缘、人缘、地缘优势,服务新农村建设,增强农村“自组织”能力,使之成为农村社会管理的活力因子。在去年“五水共治”等工作中,雅村村共收到乡贤捐款16万元。

  灵山江畔,清水潺潺,鸟语花香。如画的环境,清新的空气,让东华街道下杨村村民倍感自豪。“由于党员干部带头,我们村庄环境治理一天也没落下。”村党支部书记黄茂江说,村干部分片包干,每户、每条小巷都明确责任人,确定3名卫生保洁员;把环境治理写入村规民约,乱丢垃圾的农户将扣除村内福利。今年,县里重点推进乡村旅游,将扮靓灵山江沿线,村党支部决定借势发力,吸引更多游客,让村民钱包鼓起来。

  在见贤中思考,在感动中行动,让以身作则成为价值追求,让见贤思齐成为自觉行动。龙游县通过不断摸索、积累,由点及面,全面推进“贺田模式”,让最美村庄由“盆景”变为“风景”,村庄管理变为村庄治理,群众自愿变为群众自觉。如今,全县262个村基本形成法治、德治、自治相统一的农村治理新模式,党组织和群众的主体作用和创新精神得到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