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的“宁波路径”如何实现?

01.03.2016  11:38

 在美国“再工业化”、欧盟“新工业革命”、日本“重振战略制造业”以及德国“工业4.0”等战略的大背景下,制造业再次回归到国际视野中,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作为制造业大市的宁波,近年来在城市规模、经济总量、基础设施、服务功能等方面都迈上了新台阶,但在资源、环境、劳动力成本等制约因素加大的背景下,依靠资源等要素驱动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不灵了,让不少制造业企业遇上了“成长的烦恼”。





  在制造强国战略背景下,宁波的制造业该如何破除困局,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宁波路径”?在今年的宁波市两会上,这一话题也得到了代表委员们的关注。





  案例:通过研发创新,宁波企业立足世界之巅





  去法国旅行,最不能错过的一个景点是哪里?对!埃菲尔铁塔。





  但多数参观过埃菲尔铁塔的人,一定不会注意到,在巴黎埃菲尔铁塔内部离地几百英尺的高空,有一颗“宁波心”。





  作为世界著名旅游景点,去年,埃菲尔铁塔新添风力发电装置的消息被国内外媒体争相报道,而宁波的一家制造业企业也因此出尽了风头。因为,这套发电装置的核心部件———电控部分全部是由这家企业整套生产并安装的。





  “因为埃菲尔铁塔是全球闻名的旅游景点,而这两个风力发电装置的安装位置又比较高,安装难度较大,所以巴黎方面在选取发电装置的生产厂商时也非常的慎重,产品品质必须得是世界顶尖的才行。”宁波锦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一鸣介绍说,他们主要为该发电装置配套了控制器和变网逆变器,前者用来控制电流,后者则起到将直流电逆变成交流电且并入电网的作用。“这就像为一列奔驰的火车提供动力驱动和控制一样,是最核心的部分。





  站在创新的“风口”,在能源装备制造领域精耕细作,最后一举在细分市场做到NO.1,就是锦浪成功的秘诀。





  从2005年创建公司以来,从最源头的贴片生产到最后的老化测试做垂直化生产,经过10余年的发展,如今锦浪已经成为在全世界也具有一定技术影响力的并网逆变器设备研发和生产企业。公司产品全部系自主创新、研发,创造了多项世界和全国的“第一”。先后被授予“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重点企业技术创新团队”等称号,并承担多项国家和省市科研项目。





  建议:让新材料产业与智能制造成为发展新“引擎





  当然,锦浪只是企业创新的一个缩影,但它或许在一定程度上给宁波的制造业指明了方向。





  事实上,关于如何重塑宁波制造业竞争新优势的这个问题,在这次宁波市两会上,也引起了代表委员们的高度关注。其中,在宁波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上,委员们就讨论审议了市政协全体会议提案《关于积极打造“中国制造2025”示范城市的建议》。





  “从产业的角度来看,制造业二次发展最核心的,一个是材料,而另一个则是装备。而宁波在这两方面都已经做好了储备,未来,新材料产业与智能制造装备将真正成为宁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引擎’,占据新一轮区域竞争中的主动权。”《关于积极打造“中国制造2025”示范城市的建议》提案起草人——宁波市政协经科委高级经济师詹和平表示,这可能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宁波路径”如何实现的答案。





  据了解,在新材料领域,宁波是全国首批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建设初见成效,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兵科院宁波分院这两家国家级科研机构为宁波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在装备制造领域,宁波早就形成了船舶修造、注塑机、气动件、紧固件、模具、铸造、轴承、汽车及零部件等优势产业,数十种装备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一,且在北仑、余姚、慈溪等地已初步形成一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聚区。这些,都是“宁波制造”前行不息的巨大优势。





  詹和平认为,要想跻身争创“中国制造2025”示范城市,宁波既要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调整存量;又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做优增量。“宁波要坚持‘高端、高效、高辐射’的发展原则,放大新材料、高端装备、节能及新能源和经济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引导高端资源要素向重点细分领域倾斜,科学编制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詹和平说,与此同时,政府应引导社会资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前沿积聚,并加快新产品开发和应用推广,支持本地新兴产业产品进入政府采购目录。





  如何让建筑垃圾变废为宝?





  人大代表:





  无害化再生后,重新利用





  深圳滑坡事件发生后,如何处理城市建筑垃圾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如何消纳建筑渣土?如何让“放错的资源”变废为宝?在今年两会上,人大代表吴宗良、范云建议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让建筑垃圾这一“资源”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发挥积极作用。





  城市建筑垃圾呈井喷式增长





  “从2009年开始,我就在思考建筑垃圾资源化开发利用的课题,并进行了调研,今年我递交了相关建议,期待建筑垃圾再利用能有突破性的进展。”吴宗良在《关于加快建筑垃圾资源化开发利用的建议》中指出,仅2015年主城区建筑垃圾生产量就超过3500万吨。





  范云在《关于落实城市渣土合理消纳、资源再生的建议》中也指出,城市建设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出现了井喷式增长,以鄞州区为例,根据鄞州区渣土办数据显示,近年来该区产生的渣土量每年增量为上百万立方米,2015年已超过1100万立方米。“如果将这些渣土平铺在新城区80平方公里范围内,厚度将达到14厘米。相对于渣土产量的庞大,鄞州区渣土消纳渠道却严重缺乏。”范云形象地描述。





  “据有关部门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再生建筑垃圾利用率不足5%,具有城市建筑垃圾经营服务资质的企业53家,但仅有两家相对专业的企业通过对建筑桩基泥浆的固化处理对建筑垃圾加以再利用,但产量不高,市场份额较低。”吴宗良说,建筑垃圾虽然是城市发展之痛,但也可以通过合理利用变废为宝,经固化、分选、破碎、筛分加工后,大多可以作为再生骨料资源重新利用。





  无害化再生后,重新再利用





  “目前宁波建筑渣土消纳主要有海洋围垦、山塘回填、制砖利用、基础回填、绿化用土等途径,但各种消纳途径上限总和仍无法满足全市每年渣土的总产量,也就是说,渣土消纳场地严重不足。”范云认为,“渣土围城”并不只在深圳上演,宁波应早防范。





  “问题主要不在于技术,现在需要政策引导,第一,因地制宜,拓展消纳渠道;第二,政策扶持,合理降低生产成本;第三,加强监管,完善管理规定。”范云建议。





  “政策要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推广建筑工地泥浆现场固化制度,探索政府少投资、企业有效益、建筑垃圾得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再利用的新路,打造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链,对投资经营垃圾处理达到一定规模、运行良好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把政府的直接投资行为变成鼓励行为。同时,加快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研究开发工作,变低级填埋为综合利用,变资源浪费为资源再生,变污染为环保,从而实现由传统的建筑原料-建筑物-建筑垃圾向建筑原料-建筑物-建筑垃圾-再生原料的循环模式的转变。”吴宗良建议。
(宁波市外经贸局供稿 转载地址: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