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浙江:走在前列 争立潮头

28.09.2017  23:19

浙江:走在前列 争立潮头

 

省域面积不大,却撸起袖子加油干,水利投资完成总额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地处江南水乡,却拧紧龙头过日子,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国考”连续多年获得优秀成绩;

建设任务繁重,却率先破题“重建轻管”,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有序推进;

防汛经验丰富,却打破常规提前部署,打赢多个台风及太湖高水位和钱塘江流域性大洪水的侵袭……

梳理浙江省近五年的水利工作成绩单,干货满满,成效斐然!

成绩的背后,是浙江水利系统对习近平总书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谆谆嘱托的遵守,是浙江水利系统为浙江经济航母快速前进护航的决心;也是浙江水利系统为5000多万浙江人民实现更美好生活的使命担当。

五水共治

践行系统治水的浙江答卷

2017年8月31日,余姚城区的广安路上,有一群忙碌的身影,他们是正在进行城区组合式挡板防洪工程安装应急演练的工人们。不到半个小时,原本平坦的路面上就立起了一道防洪墙。

这是被俗称为‘防洪神器’的新型防洪工程,城区已建成了4.5公里,每年都要组织应急演练。”余姚市流域防洪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科科长张胜军说,“2013年‘菲特’台风后,余姚市力补防汛短板,5年来先后投资200多亿元,开展了六大工程建设,全面治理姚江水患,现在面对同样的台风灾害,余姚将更有底气。

余姚,是浙江治水成效的缩影,也是当年浙江下决心系统治水的导火索之一。

2013年年底,面对余姚大水围城等“水多、水少、水脏”问题的严峻拷问,站在特殊发展阶段的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实施“五水共治”战略部署,率先在全国打响系统治水的枪声。

五水共治”下,浙江水利迎来新机遇,更面临新挑战。面对迅猛增长的水利计划完成投资数据,有浙江老水利人一度甚至直言“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们必须抢抓机遇,迎难而上,主动为之!”面对挑战,浙江省水利厅党组要求全省水利系统必须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苦干实干加油干!

2014年478亿元,2015年536亿元,2016年570亿元……五年来,浙江水利完成投资总额连创新高,连续多年荣居全国第一,并一次次站上了全国经验交流的舞台。

舟山大陆引水三期工程已完成大陆至本岛的海底管道铺设,扩大杭嘉湖南排、苕溪清水入湖、太嘉河整治等浙江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五大工程已完成总投资80%以上……五年来,列入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目录等的中央补助投资项目快速推进,浙江也作为落实中央投资计划执行较好的省份,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

五年治水,江河巨变!围绕“防洪水”“排涝水”,浙江水利以“强库、固堤、扩排”为建设重点,全面推进防洪工程建设。平阳顺溪水库、新昌钦寸水库等一批水库相继建成,钱塘江、瓯江、甬江大部分干堤完成加固,三堡排涝泵站、余姚泗门泵站等一批强排工程发挥作用,防汛基础不断夯实。围绕“保供水”,浙江以“开源、引调、提升”工程为重点,全力推进水资源保障工作,一批供水工程建成并发挥作用。围绕“治污水”,浙江水利打响清淤大作战、劣Ⅴ类水剿灭战。截至目前,已完成清淤2亿多立方米,221个省控断面Ⅲ类水以上占77.4%,比2013年提高了13.6个百分点……

五年治水,带给百姓的是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曾经有名的黑臭河——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浦阳江,通过治水治出了一个国家水利风景区,赢得百姓点赞。除了浦阳江,开化马金溪百里黄金水岸淌金流银;柯城石梁溪、庙源溪,两溪化蝶成衢州人民的“后花园”;仙居永安溪,婉转迂回,滩林密布,入围全国最美家乡河……浙江处处涌动着人水和谐的动人画卷,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

成绩有目共睹,但浙江治水却没有止步。2016年年底,浙江省委、省政府在“五水共治”的基础上,又作出聚焦防洪排涝、防灾减灾,实施“百项千亿防洪排涝工程”的决策部署,未来五年,浙江将再投2000亿元建设100多项重大防洪排涝水利工程。

建管并重

开拓水利管理的浙江探索

浙江这个“优等生”是全面发展的,不但在水利建设上跑出了浙江速度,也在水利管理上走出了浙江实践。河长制,便是浙江加强河湖管护机制的探索成果之一。

早在2008年,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就率先试行河长制。随后,嘉兴、温州、金华、绍兴等多地陆续推行。2013年11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意见,要求到2013年年底,省、市、县、镇(乡)四级河道实现河长制全覆盖。

五年来,浙江省已形成强大的五级联动河长制体系,全省近6万名河长用短短几年的时间,与所有治水人一起,共同写就了一部现代版“大禹治水”壮歌:全省河道实现保洁“全覆盖”,全省主要江河源头县实现全面禁止采砂,全省共整治河道1.48万公里,消灭垃圾河6500公里,整治“黑臭河”超过5100公里,拆除涉水违建2244万平方米……

我们虽然起步较早,但也要有危机意识。目前,我们正继续深化河长制,全力打造浙江河长制的2.0版。”浙江省河长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7月出台的《浙江省河长制规定》,使浙江成为我国首个在省级层面为河长制专项立法的省份。

建管并重,浙江还重在水资源管理上。虽然地处江南水乡,近年来,浙江却把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减排减污、倒逼经济转型的有效抓手。五年来,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浙江交上了一组“学霸”级考分,并在2014年、2015年以及“十二五”期末“国考”中获得“优秀”成绩。

建管并重,浙江还把重点放在了成千上万的水利工程上。2015年,浙江水利系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思想,以莫大的决心和气魄,率先在全国提出以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为抓手,扭转“重建轻管”的管理思路。

设立机构,制定标准,落实经费,高位推动……两年来,浙江水利系统将标准化管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全力推进。通过两年的努力,目前,浙江已制定出台水库、山塘等11类工程23项管理规程办法,其中1项由省质监局发布;94个县市区落实了标准化管理创建经费6.68亿元,确定了1.07万个创建名录,2761个水利工程完成创建,占创建目录的25.8%。

制度化、专业化、信息化、美观化!如今,走在完成创建的水利工程,改变由内而外:水库大坝修缮一新,管理界桩清晰可见,标识标牌整齐伫立,管理员拿着GPS巡查定位的智能手机,沿着地上标好的巡查路线,便能自动在电脑后台留下巡查轨迹……

创建和实施标准化管理工作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以往管理工作中很难发觉的盲区和缺陷。”浙江省绍兴市汤浦水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施练东说,标准化管理的实施,就是通过规范各个环节,让水利工程运行更加安全可靠。随着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深入推进,可以预见,未来浙江将有越来越多的水利工程完成蜕变。

敢破敢立 

创造改革创新的浙江经验

2017年7月12日上午,浙江省首个采用PPP模式建造的水库工程——龙游高坪桥水库举行PPP项目框架协议签约仪式。这意味着,龙游县政府与社会资本方达成PPP项目合作,并开启长达18年的合作期。

走PPP道路,是破解水利投融资难题的有效途径。”浙江省水利厅计划处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浙江水利建设任务节节升高,但同时又面临着水利建设基金取消后的融资难题。浙江主动出击,积极探索,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除了高坪桥水库,近年来,浙江共有8个水利PPP项目完成签约,到位社会资本54.07亿元,此外,还有29个意向PPP项目,拟引入社会资本181亿元。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浙江有创新的土壤,有创新的激情,也有创新的内生动力。在这片改革创新的热土上,浙江水利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改革创新的步伐。

2016年浙江率先在丽水等地实施建设“践行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先行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围绕先行区建设,丽水市率先开创“河权到户”改革,全市9个县(市、区)100条河道,已开展河道经营权承包到户试点。围绕先行区建设,丽水紧水滩水库创造了全国首个防洪调度保险,通过购买25万元防洪调度保险解决淹没补偿问题,硬是增加了6000万立方米的防洪库容。此外,永康、长兴、安吉等地也积极推进先行区建设,走出“浙江经验”“浙江探索”。 

除了先行区建设,近年来,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浙江水利人,以问题为导向,创造了遍地开花的改革成果:

宁波等地打通所有大中型供水水库,对水库实行联网联调,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浙江率先为防汛防台中危险区域人员转移专项立法,保障防汛防台特殊情况时能实施强制转移。

浙江率先在德清等地开展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创新农村水利建管体制机制。截至目前,仅一个德清县就已颁发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权证2274本,获得产权抵押融资金额最大一单达3.4亿元,受惠群众超过15万人。

还有,“堤防保险”“水价改革”“现代水利园区”……五年来,改革的音符在浙江大地不断跳动!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今年年初开始,浙江水利系统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又实行了“最多跑一次”改革,对自身行政审批动刀。

目前,这项改革还在持续推开、深化中,而浙江水利的136个行政权力事项已经实现网上运行,省级水行政许可事项已减至9项,审批时间从20天减少到12天,成为全国水利系统省级审批事项最少、审批时间最短的省份之一。 

锤炼铁军 

树立队伍建设的浙江标杆

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来到嘉兴南湖瞻仰中共一大红船,并发表《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一文,首次公开提出“红船精神”。

十年之后的2015年,浙江省水利厅厅长陈龙发表《弘扬“红船精神”  践行“三严三实”》署名文章,要求全省水利系统切实做到“守规矩、有作为、讲奉献”,更好地肩负起“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新使命。

按照这九个字的标准,浙江水利系统层层落实主体责任,创新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着力锤炼一支能干事、干成事的水利铁军。

五年来,浙江水利铁军自我加压,撸起袖子加油干,掀起了“上下同欲兴水利”的浓厚氛围:在德清,主动要项目、讨项目,近年来水利投资年均增长50%以上;在兰溪,74.4公里的“三江”堤防建设,5年任务3年完成;在平阳,实施鳌江治理工程直指水头镇水患的历史顽疾……

付出总有回报。2017年6月,当兰溪市再次暴发流域性大洪水时,兰溪近年的努力开始见效。据统计,2017年兰溪洪峰水位达到32.04米,洪水位比2011年高,灾害却比2011年小,内涝受淹面积比2011年减少了2/3以上。

在浙江水利铁军的队伍中,还有一支“尖刀团”,他们是“千人万项”专家团。面对艰巨的建设任务,2015年以来,浙江在全省水利系统深入开展“千人万项”蹲点指导,每年落实1700多名干部和专家,深蹲一线,指导服务上千个重大工程,带动面上近万个水利项目。

他们在一线,在工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力推动重大水利项目建设提速增效。据统计,至今年8月底,浙江全省已累计投入23.8万人次、39.1万人日到现场蹲点指导,帮助发现2915个问题,解决2608个,问题解决率达89%。浙江省省长袁家军批示该做法“很接地气、很有成效”。 

蹲点服务,大干水利的路上,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典型。安吉县水利局原总工程师谷红卫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作为一名扎根基层30年的老水利,安吉境内几乎所有水利工程,都留有他的足迹。有人说他是“匠人”,对工程项目,精益求精;有人说他是“医院专家”,一大早跟他请教业务,先要排队挂号;也有人说他是  “救火队长”,哪里有需要,他就在哪里。

今年2月10日,谷红卫因积劳成疾,不幸病逝。从确诊病情,到离开人世,只有短短2个多月的时间。而在谷红卫生命的最后时光,他仍心系水利,硬是在病床上完成了最后的工作。

生死茫茫,谷红卫却仿佛不曾走远。他是水库蓄起的每一滴水,是水电站点亮的每一缕光,是防洪堤下游百姓心中的那份安全感。 

而在谷红卫背后,无数浙江水利铁军正和谷红卫一样,在这绿水青山间,一直守卫。他们将守卫数千条大小江河的安澜,他们将守护5000万浙江百姓的安居,他们更将为浙江省十四次党代会勾画的“大湾区”“大通道”“大花园”蓝图,提供最坚强的水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