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畲乡“变身记”:从穷乡僻壤到“诗和远方”

12.08.2020  09:31
   浙江杭州桐庐莪山畲族乡曾经是个闭塞的山坳坳,“男子多光棍,女子无嫁衣”是这里的真实写照。畲民们主要居住在尧山坞村,可以说是真正的穷乡僻壤。     如今的莪山乡电灯亮了,公路通了,荒山绿了,从黄泥房到白墙彩瓦,从封闭阻塞到四通八达、引凤来栖,从男耕女织到发展第三产业……通过发展精品民宿产业,做好农旅融合文章,成了备受追捧的“诗和远方”。     破“宜居”之问     自古以来,族人依山而居,以农耕狩猎为生。一百多年前,山畲民从温州文成、丽水青田一带迁入,他们至今使用畲语,保持着婚丧嫁娶、祭祖祭祀等传统习俗,被称为“千年山哈·百年畲乡”。     “畲族人的生活方式又被称为‘刀山火海’,先用刀砍掉山上的树木,再用火将它们烧成灰烬,然后在上面农耕。一旦土壤不再肥沃,畲族人便会迁徙,一路从广东到浙江,仅仅为了寻找一块能够栖息的土地。”莪山乡党委书记李春龙说。     1988年,莪山建乡。“过去,从桐庐县城通往莪山的徐七线部分路段破旧,车辆通行困难。”李春龙介绍说,2011年,为改善村民出行条件,徐七线改建工程特意从村落外围走,没有占用村里的土地,保留了民族村的特色风貌。     走进如今的莪山乡,从金黄稻田到碧绿竹海、从蜿蜒莪溪到美丽庭院,从畲乡畲寨到高端民宿……一幅环境美、风景美、乡风美的画卷舒展开来。     破“宜业”之问     全域是景区、村村是景点、户户有风景的底色中,为化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莪山盘活闲置资源,招引特色产业,高端民宿产业为集体经济注入一汪“活水”。     2013年,新丰民族村村民开始把自家老房出租给民宿经营者。几年时间,戴家山精品民宿集群成为桐庐县乃至杭州的一张“金名片”。     “以前黄泥墙是贫穷人家的象征,如今配合精品民宿的修饰,反而在自然古朴中兼具时尚。”戴家山8号的民宿老板邵兴华说。     “除了每年的租金及管理费用,民宿还为村里留守妇女提供了就业机会。”新丰民族村党总支书记雷国良介绍说,在旅游旺季,平时空闲的妇女人均有5000元(人民币,下同)左右的月收入,让祖祖辈辈生活在山坳坳里的村民,尝到了“钱袋子鼓鼓”的幸福感。     目前戴家山有高端民宿9家,年均接待游客量10.1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590余万元。     破“宜文”之问     为做强“畲乡文化”品牌,莪山乡不仅“扮靓面貌”,还多角度开发利用畲族文化,增强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近年来我们引进民宿、开发景区,大家都达成共识,畲族文化是莪山最珍贵的发展资源,要保护好、挖掘好、传承好。”李春龙说。     “‘山哈风情’是未来龙峰民族村的旅游之魂。”在龙峰民族村,该村党总支书记雷天星带领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回到祖籍地文成“追根溯源”,深入探寻畲族发展起源历史,感受风俗、山歌、婚庆礼仪……     2016年9月,龙峰民族村有着浓郁民族风格的“山哈文化馆”建成完工,这个1000多平方米的文化礼堂承载着浓郁的畲族文化,畲语、畲歌、畲技艺、畲传统等文化民俗已悄然融入现代生活。     “屏画一幅山里藏,柱子青苍,鸾飞凤翔。畲乡创业铸辉煌,谷满粮仓,红酒飘香。”     曾经,这是莪山乡的美好向往。如今,这是莪山乡的真实写照。作者 赵晔娇 郭其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