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易俗 古调独弹
1912年成立的西安易俗社,被田汉先生誉为“世界三大古剧院”。一直秉承“辅助社会教育、移风易俗、启迪民智”的办社宗旨,百年来创排了1000多个演出剧目,成为中华戏曲艺术一颗璀璨的明珠,鲁迅先生特为剧社题字:古调独弹。
为更好地传承秦腔文化,打造文化精品,西安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创排的大型秦腔现代戏《易俗社》创作历时三载,多易其稿,在各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秦腔《易俗社》自4月彩排演出以来,剧组不断听取各方意见,对剧目大幅度修改,进一步挖掘剧目的思想内涵和剧中人物的精神境界,更加突出百年剧社对古老的秦腔文化传承、发展所起的引领作用和不同时期易俗人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易俗社》以虚实结合的形式,戏里戏外全面展示了易俗社从初创时期到西安解放30多年间曲折坎坷的发展历程与整体风貌以及易俗社人始终铭记先贤教导、以戏化民、不改初衷,体现了其文化引领与时代担当。重点突出了几代易俗社人苦难坚守、敢于担当、舍身护社、尽忠国粹、逐梦梨园的情怀与魂魄。比如,社长高玉轩的“勇于担当”、教练陈甘亭的“鞠躬尽瘁”、红生关震易的“断腿护社”、名伶刘天俗的“病逝舞台”,以及追梦30年最终成为易俗社历史上首位正式女演员的林梦芸等,他们是这个剧社不同群体的代表,“百年易俗精神”在他们身上得以体现,进一步彰显了百年易俗社的文化价值、文化引领,用易俗社人之精神信仰,展现几代戏曲人的责任与担当。
该剧目已被列入2016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陕西省委宣传部、西安市委宣传部2016年的重点剧目,并将在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期间角逐文华大奖。百余年来,易俗社不断与时俱进,传承、发展、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辅助社会教育、移风易俗、启迪民智”的办社宗旨至今依然掷地有声。秦腔《易俗社》,是对易俗精神的延续!
古调独弹 移风易俗
——论秦腔现代戏《易俗社》的当代意义
仲呈祥(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早在研读中国戏曲史时,就深为被戏曲大家田汉先生高度赞誉的上世纪初文人发起成立的秦腔“易俗伶学社”(后更名为“易俗社”)所吸引。这个于1912年8月13日由陕西省修史局总纂李桐轩与前清举人、同盟会会员孙仁玉领衔,联合160多位发起人在古都西安创立的兼秦腔演出专业团体、剧院与培养人才的戏曲学校于一体的新鲜事物,被田汉先生把它与扬名全球的莫斯科大剧院、法国芭蕾舞剧院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院”,也被学术界认定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戏剧学校。百年历史,风雨如磐,担当不变,薪火相传,如今易俗社继承创新,与时俱进,仍生气勃勃地活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百花园里。易俗社代代戏曲人为传承发展秦腔艺术、乃至整个中华戏曲艺术创造积累的宝贵经验,值得珍视。
尤其令我惊喜和钦佩的是:易俗社能以可贵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珍视自己的历史传统、艺术积淀和基本社情,坚定不移地走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如果说,从民国初创社到西安解放这30多年间,易俗社与时代共脉搏,与黎民共呼吸,为践行移风易俗、启迪民智的宗旨自编、自导、自演了500多个秦腔剧目;那么,近几年来,他们又以《柳河湾的新娘》、《秦腔》等新剧目,为振兴秦腔艺术添姿加彩,而新近推出的表现易俗社历史和易俗社人的重头戏《易俗社》,更把创作推向了一个更新的境界和更新的高度。
《易俗社》的题旨是深刻、凝重并极富现实启示意义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号召:“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艺术,包括戏曲,作为人类以审美方式把握世界的独特创造,亦应不忘初心,这初心便是不止于娱乐消遣,而更在于引领风尚、化人养心,坚守独有的精神家园。《易俗社》以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人物,形象地告诉观众:《易俗社章程》开宗明义就规定宗旨是“辅助社会教育、移风易俗、启迪民智”。正如剧中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强烈感召的青年女性林梦芸所说:“新文化运动领导人陈独秀先生说过:‘戏园者,实普天下人之大学堂也;优伶者,实普天下人之大教师也。’”中华戏曲作为中华民族以戏曲方式审美把握世界的独特创造,扎根民间,接通民心,蕴含着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优秀文化基因,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追求,彰显着中华美学精神和审美风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且看舞台上,从文人创始人高玉轩社长形象的苦难坚守、传授《满江红》、创排《还我河山》到卖私家老宅救易俗社,从教练陈甘亭鞠躬尽瘁、率领众弟子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无怨无悔,精忠报国,从一代名伶刘天俗的戏比天大,家国情怀,病逝舞台,从一而终,从“西北第一腿”红生关震易的断腿护社、铮铮铁骨和忠孝节义、圣洁情怀,再从林梦芸的痴心不改、追梦30年,身体力行“移”了易俗社不收女演员之风俗的奇女子人格……观众都强烈感受到易俗社人坚守的艺术初心: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移风易俗,化人养心。这对于如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批评的那种忘了艺术的初心、当了市场的奴隶、染了金钱的铜臭的唯票房、唯收视率、唯点击率、唯码洋的创作倾向,不正是深刻的启迪和警示吗?
《易俗社》坚守了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了中华文化基因,弘扬了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也较好地展现了中华审美风范,说这出戏初具了一种史诗品相,诚不为过。应当看到,在两小时左右的一台秦腔戏里,既要宏观地艺术展现百年易俗社历史,又要微观地审美刻画好具有典型意义的易俗人形象,绝非易事。编导卢昂率领创作团队,知难而上,努力勇敢地为自己设置难点,又智慧地以审美方式攻克难点,令难点转化为作品的亮点。关于历史事件的艺术呈现,《易俗社》一是重点选择了与易俗社的诞生、发展、遇挫、辉煌相关和与易俗社人的精神历程相关的重点事件,并把这些重点事件推为背景,作为精心塑造易俗人具有不同典型意义形象的历史环境,这就避免了事无巨细,一一罗列,让事事牵着人物走;二是借用现代传媒技术,用电视纪录片的形式真实再现精心选择的这些重点事件,既大大增强了舞台艺术的历史感和厚重感,又为集中力量塑造和刻画人物形象腾出了更大的审美空间。全剧结构上靠“护社”“拜师”“创排”“追随”“登台”“坚守”“圆梦”七场戏以人带事、以人述史,既符合戏曲独特的审美规律和优势,又令人、情、史、事四者以人为中心交融成为和谐有机的整体。而这样写人、说史、传神、铸魂,使作品初具了难得的史诗品相。鲁迅当年就题词“古调独弹”以赞易俗社,正是称颂易俗社在传承“古调”时以“独弹”见长,这“独”便是继承基础上的独创。《易俗社》正是鲁迅称颂的这种“古调独弹”优秀传统的与时俱进和继承弘扬。
(本文有删节)
——看秦腔《易俗社》的修改版
毛时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戏剧理论家)
今年4月我看过《易俗社》的第一稿。应该承认,我非常看重看好这个题材。这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戏剧作品。但对这个戏,我非常忐忑。我看戏,有一个很重要的先入为主的判断,就是剧目创作自身的难度。有些戏可以很轰动,但实际上没有难度,或者难度不大。而《易俗社》面对的是一个很难下手的庞然大物,面对的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剧社和它波澜壮阔的恢弘历史。怎样用艺术的眼光,用艺术的视角切入一个如此重大的历史存在?对于艺术家来说是非常难的事情。所以我看好这个题材,同时也看难这个题材。第一稿有一个比较好的基础,它有史诗的元素,但因其还没有完全确立起恢弘大度史诗的品相品格,所以像一块璞玉,如果雕不好就可惜了这块璞玉。坦率地说,4月我看好题材并没有看好这个戏。但是没有想到这几个月里,《易俗社》就像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对巴西、对荷兰的表现,几乎是一分一分咬了下来。看修改版的《易俗社》演出,我充满了对剧社、对剧组的感慨。
全剧在紧紧抓住家国情怀这一核心的同时,我们还看到了以高社长、林梦芸、关震易、刘天俗为代表的几代艺术家对于艺术、文化坚定、不畏时代狂风巨浪的坚韧守望。这种守望的精神,就是今天的艺术家、今天的中国人特别需要的。所以我们的国歌唱的是“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它张扬了一种不屈不挠的文化精神。
具体说到这个戏的艺术性,它难在今天完成了史、事、人、情、理的有机综合。这种综合看似简单,实际上难度很大。我认为,一件好的艺术品,它必须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整体的有机性。就像一个人长得很美,人家说他的鼻子长得挺,但是他的鼻子放到另一个人的脸上就不合适。因为五官是一个统一协调的有机体。我们讲人的气质,气质就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散发出来的气息。
第一是“史”。全剧对历史影像的摄取处理,精心而庄重。现在使用多媒体已经成为舞台剧的一种时尚。其实,如何处理得体还是有讲究的。事实上,多媒体经常存在或喧宾夺主,或疏离剧情自说自话的弊病。现在《易俗社》的影像已经逐渐朝一个浑然天成的有机体方向在走。在剧场里,作为对易俗社没有任何史料了解的观众,通过独有的历史影像提示,大体上能够把握理解易俗社波澜壮阔的历史线索和丰厚的历史积淀,戏剧行为发生的背景和节点。而且,这种对历史的处理,智慧简约。往往有时候艺术写历史,总是希望把所有的历史事无巨细都写进去,被历史的巨浪吞没了人物。其实,在舞台上全面展现历史是不可能的,观众也不需要了解这么多的历史,他只要知道大概的进程就可以了。现在,剧目中的“历史”有一些是画外的旁白,带有解说性的,有一些是戏内的。观众对于易俗社历史的了解,尤其是它在现代戏剧史上的地位、贡献、脉络,基本上是清晰的,它是伴着并且背负着苦难的时代前行的,为时代保留了秦腔和戏曲的一脉香火。观众能感觉到《易俗社》的厚重和力量。
第二是“事”。是整个戏剧情节、故事、人物的处理。全剧从关震易断腿护社开始,直到关大娘护粮牺牲在日军飞机下,戏剧大小矛盾波澜迭起,欲罢不能,和艰难困苦的时代紧相呼应。高玉轩社长的故事和形象,原先是一个很单薄的配角,在剧中显得很被动。这次高社长的戏份做了很大的调整,比重加大了很多。尤其是在易俗社遇到几乎不可逾越的紧要关头,作为易俗社的挑梁人,他挺身而出,化险为夷。他的文化担当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展现。高玉轩现在的舞台形象比较饱满、丰厚,体现出易俗社“古调独弹”、文人办社。易俗社的历史和文化的承载主要是在他的丰满和完整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
第三是“人”。是人性的光辉。人性独有的光辉得到了比较有力量的展示。林梦芸,她要在一个不许女性进剧社的社规传统里圆自己的戏剧梦。一路走来艰辛不易。从单纯到成熟,艺术和人性的关系在学戏的过程中,渐渐融化为一个无法割舍的生命整体。她的经历还有一个价值,就是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时代的新青年,怎样进入一个传统艺术的世界,然后把自己的生命和传统艺术纠结在一起,用自己的生命百折不挠地守望着这片文化土地。我在文艺界工作这么多年,其中最为感动的是,碰到了那么多愿意为戏曲艺术献出毕生才华的艺术家。他们的奉献牺牲太多太大了。
第四是“情”。关震易让人心动的地方,在于他和林梦芸的情感,处理得非常淡雅。就像天空飘过的白云,虽然飘过去的只是一瞬一缕,但很圣洁。戏中人物的感情,分寸感把握得非常好。前半场在林梦芸和刘天俗,后半场在林梦芸和关震易。编导处理得月白风清,很到位。
最后是“理”。是事和人背后积淀并想传达的道理,一种理念,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和称之为易俗社生命的艺术精神。这五者形成的“不隔”的有机性,使《易俗社》在修改、打磨中日益显出了它的史诗品相。
(本文有删节)
文人的担当与世俗的感动
——大型秦腔现代戏《易俗社》的文化解读
杨云峰(文艺评论家)
新编秦腔史诗剧《易俗社》的成功之处,在于既是历史文献展示与艺术表演的有机结合,又是文人、艺人完美结合的艺术呈现。秦腔《易俗社》把史实展示与艺术虚构编织得天衣无缝,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编剧方法,以多媒体的史料展示和戏内戏外、场上场下的跳出与跳入相结合,使得这样一部史籍浩繁、发展脉络清晰,文献资料有案可稽的百年剧社,与真人秀的虚拟表演相得益彰,真实而艺术地表现了易俗社的百年风云。如果说,文人办社是易俗社能够百年不倒的根基的话,那么有责任担当的文人更是易俗社百年不倒,在风云变幻的旧中国屹立于中国剧坛的根本原因。编导正是依据这样的历史认知,以史实为依据,易俗精神为魂魄,实虚相生,创造出了中国戏曲史上的艺术奇葩。
虚实相生是中国戏曲艺术意境产生的基础。编导刻意在剧中虚构了贯穿始终的主人公之一的高玉轩。高玉轩是易俗社的魂魄式人物。他的坚持,他的担当,他的学识人品,他做人的高风亮节,都堪称易俗社风范和易俗社精神的载体。这个人物身上,集合了易俗社创始人李桐轩、孙仁玉、高培之、范紫东等前辈先贤的优秀品德,是易俗社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者。剧中的高玉轩在易俗社面对国民党政客刁难、土豪林四爷挑衅的关键时刻,以文人的胆识和气魄,义正词严,慷慨陈词;面对日寇飞机轰炸,当正常演出难以为继,学员生计都成问题时,又是他把自己的祖传宅子卖了,资助易俗社渡过难关。在人物造型方法上,以易俗社红极一时的男旦刘箴俗、王天民为原型,虚构了英年早逝的男旦刘天俗,因为演出易俗社早年的编创剧目《新女子顶嘴》而深受感召的世俗女子林梦芸,追随刘天俗,上演了一出追梦30年的人间传奇。如果说,高玉轩是《易俗社》的魂,那么关震易则是《易俗社》的骨,而林梦芸就是《易俗社》的灵魂律动。中国戏曲艺术人物的文化价值是通过行当的程式化表现而使观众感知其价值存在的。剧中的关震易是叙述人,以自己亲身经历、史实和表演建构了《易俗社》的重大关目;他是主要演员,在剧中始终扮演着协调高玉轩与林梦芸的关系,也扮演着祛除邪恶、维护正义的硬汉角色,也展示着易俗社须生行当表演程式的严整。大靠、褶子、道袍,所有须生的行头他都穿过。他爱易俗社,爱自己所执着的事业,也爱着自己的义妹林梦芸,但更尊重义妹林梦芸一生钟情刘天俗的情感选择,始终如一地呵护、爱护着林梦芸。关震易一诺千金,始终与林梦芸兄妹相称,始终是以兄长的身份敬重、呵护、提携着林梦芸,宁可终身不娶,也不辜负师兄的重托。这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易俗人重然诺、讲道义的文化品格。
虚实相生,不仅表现在对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表现在易俗社存续期间的险恶社会环境中。林四爷这个因林梦芸而拖拽出来的人物,以花脸行当应工,既是林梦芸的父亲,又是剧中的主要反面人物;他既与梦芸有着血缘关系,但又是易俗社的冤家对头。还因为易俗社的一出《新女子顶嘴》,宣扬戒毒、戒赌和新的思想,始终与豪强和不平等的社会现象做抗争,而改变了林梦芸的一生。戒烟、禁毒、禁赌、戒嫖娼,这些世俗的琐事,都是易俗社改良秦腔剧目中所要批判的社会现象,也都是易俗社所要唤醒民众的存在价值。为此,他要找易俗社算账,要找主演刘天俗算账,他纠集一帮打手,要废掉刘天俗,给易俗社的掌门人下马威。然而,没想到高玉轩一身正气,刘天俗凛然如霜;关震易仗义执言,挺身而出;女儿林梦芸的以命相抵,终使得林四爷恼羞成怒打断关震易的腿,悻悻而去。而其中的林四爷,既是易俗社存续期间险恶社会环境的缩影,也是易俗社文人担当精神的折射,更是秦腔《易俗社》编导刻意创造秦腔文化氛围的真实表现。
林梦芸是秦腔《易俗社》中着力塑造的人物,也是艺术虚构的产物,更是秦腔《易俗社》中最能折射出易俗社教化、感动世俗百姓的灵魂人物。秦腔《易俗社》旨在张扬一种易俗社文化精神,而一切文化精神的根本目的,都在于使受众能感受到文化的浸淫,从而起到开启民智,辅助社会教育的作用。林梦芸在剧中所起到的作用,就在于展示这种教育的力量。有了林梦芸,把看似与易俗社不相关联的关家、林四爷以及相关的小玉(流亡的东北小女孩,林梦芸的丫鬟、后坚决回故乡参加抗战)、关大娘、关震易等人物针脚绵密地粘连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个的情感联盟。
以史实为经,以人物情感为纬,秦腔《易俗社》编导向我们展示了戏曲现代戏中史实与虚构、写实与写意、抒情与传神的艺术辩证关系。不使一人无来处,不使一人无着落,不为某一人写传。剧中有名有姓的人,每个人都有戏,这在当下的戏曲创作领域殊为难得。以儿女情怀抒慷慨之志,表现了对易俗社精神感召认知的体悟,彰显了易俗社的存在价值。可以说,剧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易俗社文化品牌的感知,每个人物都是易俗社文化意义的符号展示。因此,我们有理由说,深谙中国戏曲编剧圭臬的编导,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把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编织得针脚绵密,滴水不漏,而在表现易俗社的文化精神方面,几乎所有的易俗人都在是非善恶面前,在民族的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慷慨赴难,凛然不屈,抒写了中国戏曲文化史上悲壮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