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鲸》出版165年后 卷福、英国首相都还在为它献声
“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我写了一本邪恶的书”,1851年,美国作家赫尔曼·梅尔维尔的《白鲸》第一次出版。160年后,2011年的春天,痴迷于《白鲸》的艺术家安吉拉·科凯恩和作家菲利普·霍尔在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半岛艺术中心,召集策划了一个鲸主题讨论会和展览,很多艺术家、作家、音乐家、科学家和学者都受邀参与。正是由于这个活动的热烈反响,普利茅斯大学随后启动了一个名为“白鲸记大阅读”(Moby Dick The Big Read)的项目,希望由名人来朗读《白鲸》,每人一章,共135章,还邀请了不同的艺术家绘制插画。
现在,这个项目已经圆满结束了。曾凭借电影《迈克尔·克莱顿》拿下奥斯卡最佳女配角的蒂尔达·斯文顿,拥有“垃圾教皇”“恶趣味之父”等名号的电影人约翰·沃特斯,美国当代装置艺术家苏珊·席勒等名人都“承包”了其中一章,连英国首相卡梅隆也凑了个热闹。不过,其中最受关注的还是“亲爱的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甚至有书迷表示,“啊,光是听卷福的一口英音,就感觉耳朵要怀孕了!”
莫比·迪克,一条鲸的名字
“假如要从美国文学史中挑选一部最伟大、最出色的长篇小说,我的答案是梅尔维尔的《白鲸》。”在作家格非的心中,《白鲸》的伟大毋庸置疑。
1820年的寒冬,新英格兰捕鲸船“埃塞克斯号”在南太平洋航行时,受到一条庞大的、拥有复仇意志的鲸的猛烈攻击。小说家赫尔曼·梅尔维尔被这出真实的海上惨剧启发,创作了《白鲸》。小说里的“莫
比·迪克”,是一条恶名昭彰的白鲸,夺去了无数捕鲸人的生命。船长“亚哈”因为在一次捕鲸中被它咬掉了一条腿,发誓不杀死“莫比·迪克”绝不罢休。他的船几乎兜遍了全世界,终于与大白鲸相遇,但是他的一意孤行把他本人和船员带向了与白鲸同归于尽的道路……
《白鲸》里的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甚至人物塑造都相当出彩,科普性的内容比例也相当重,涉及捕鲸业发展史、神学、地理学、博物学等多个领域。格非认为,尽管这部小说的文字通俗,“却并不是一部适合广泛读者口味的通俗小说”。豆瓣网友“Strychnine”就只给了两颗星的评价,“价值观混乱,过度吹嘘男性崇拜又要个体面劲,书名干脆叫《金刚娘炮和白鲸的二三事》好了”。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文 韦嘉蓉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