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心血管等慢性病病人用药要当心 勿擅自停、换药 滋补品不要随意用

27.10.2014  10:39

随着一股冷空气的来袭,杭城的气温又下降了不少,加上萧瑟的秋风,不得不让人感叹,冬天真的是快来了。在这种低温环境下,老年人的健康需要更加注意,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老人们。这时候吃药要注意些什么?记者联系上了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心血管临床药师石佳娜,请她来给各位病友提一提醒。

高血压

冬季皮肤等外周组织血管收缩,出汗减少,增加外周阻力及回心血量增加,会导致冬季收缩压及舒张压升高。”石佳娜解释。

如果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相对一直以来的血压波动比较大,可能需要增加用药量或者添加一种或几种药剂。“不过,老年人千万不能擅自增药,”石佳娜提醒说,老年患者应该加强对自身血压的监测,如果发现血压变化比较大时,应该及时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节用药情况。

此外,降压药的服用时间也有些讲究。一般而言,起床的时候服用降压药比较好,因为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白天会比较高,一般上午七八点,下午四五点会达到峰值,这种情况的患者起床时服药,能够避免一天的血压产生较大的起伏,保持在一个平稳的水平。当然也有一些例外,石佳娜表示,有一些老年人的血压在夜间会比较高,这种情况相对而言会比较危险,一般建议这类患者在晚饭前服药,以保证夜间血压的稳定。

除非是第二种情况,一般我们不建议患者晚饭前服药,不然可能会造成患者出现血压较低的情况,从而引发不良后果。”石佳娜解释。

石佳娜还特别提醒,针对高血压的药方,现在也讲究个体化,千万不能因听信他人的话,而擅自换药,“如果患者的血压在服用当前药物的情况下,保持得不错,那么就说明这药物是有用的,没有必要换药。其他人适合的药,不一定到你这也适合。

随着天气转凉,冬季进补也提上了不少老人的日程中,石佳娜强调,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不能盲目进补,像红参、野山参等滋补类药物对血压的影响较大,胡乱进补可能会引发血压升高,降压药也起不了作用,“对于一些‘膏方’或者滋补药品,服用还是应请中医进行辨证施治。

生活上,石佳娜也给各位高血压患者提了个醒:第一点,起床不宜过早,并且要慢,以免动作过快引起头晕、体位性低血压等心脑血管事件;第二点,注意昼夜温差,及时添衣,防止温差过大引发疾病;最后,在秋冬季患者仍要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波动引发疾病。

冠心病

这室外的温度变化除了会影响血压之外,对于冠心病也会产生一些影响。“在温差和冷热交替的刺激下,血管可能会发生收缩,可能会诱发冠心病。”石佳娜表示,秋冬季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的频率会增多、持续时间也会变长,“如果出现心绞痛时,服用速效救心丸或硝酸甘油后仍未缓解,就一定要及时就医,可能是因为出现心梗等情况,切勿拖延。

在日常用药上,石佳娜表示不需要做过多调整,谨记不要擅自停药就可以了。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记者 毛晨怡 通讯员 应晓燕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