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年纪大身体弱,心脏搭桥术怎么做

09.10.2015  11:54

    今年四十岁的崔勇,在加拿大一家著名的心脏中心学习三年,回国后,他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操刀,专做高难度的心脏搭桥手术。他说:现在国内冠心病患者越来越多,只要有好的技术,那些中老年患者,可以康复得很好,生活照样有滋味。

    手术安全有效

    科学评估风险很重要

    出国前,崔勇是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医生,赴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心脏中心学习,拿到了北美“fellow”(高级临床进修医生)的称号。。

    国外学回来的手术技术和国内有什么不同?崔勇向钱报记者介绍了一例典型的手术。

    病人是位66岁的大妈,患有多年的高血脂和高血压,今年年初出现胸闷,走路爬楼梯,直喘气。去杭州几家医院都问诊过了,专家的意见蛮一致——冠心病,心脏有4根血管严重狭窄,需要住院治疗(因为供血不足又导致了心脏功能降低和二尖瓣关闭不全),属于冠心病中较棘手的情况。

    这位患者药物治疗已不管用,而且因为血管硬化严重,血管易被支架撑破,放支架也不合适。最后只剩下搭桥手术可以救命。

    选择哪家医院做手术,大妈和家人在杭州几家医院的心脏外科问了一圈,答复大多类似:血管条件差,心功能低,手术风险很高,你们一定要想清楚。 只有崔勇肯定地说,“没问题,这个手术我来做。

    崔勇说,自己在加拿大做的手术,有一半多的病人病情不是像她一样严重,就是更糟糕的。 面对这样的患者,如何做到手术安全又有效呢? 崔勇解释说,为了规避风险,他首先会认真评估。他打开手机中一个叫“Euro Score”的APP,向记者演示起来:输入了这位大妈的年龄、体重、基础疾病等各种信息,APP显示一个数字“5.27”。

    “这代表为她做手术的风险在5.27%。”崔勇说,对于搭桥手术来说,这个风险并不算高,他在加拿大两年半时间里已经做了上百例类似病人了。(5.27%的风险在心脏手术中算偏高的,一般的患者在1-3%之间。但考虑到这个病人的年龄、身体状况以及求治的决心,崔勇为这位大娘实施了心脏搭桥4支+二尖瓣成形手术。

    这位大妈接受手术之后,很快康复了。

    心脏搭桥手术

    国内外最大差别是专业化程度

    崔勇说,冠脉搭桥手术,手术用的缝线、手术团队的人员配备,国内外都一样,最大的差别是专业化程度不同:

    “国外甚至会雇用专门的助理医师,他们的任务是从病人腿部抽取血管,用在心脏搭桥上,但国内没有。”崔勇说,这些专业类分工上的差别,使得国内搭桥手术时间比国外要多一个小时。

    因为国内外心脏外科手术专业化程度的不同,原本省内难做的危险手术,在崔勇手上同样处理轻松。他接诊的一位68岁的老太太,半年前因急性下壁心梗接受了手术,虽然支架疏通了她闭塞的血管,但这部分的心肌仍然出现了大面积坏死,半年后,坏死的部分逐渐变得薄弱,形成了“室壁瘤”。

    室壁瘤同时影响了心脏瓣膜的正常功能,病人出现了二尖瓣关闭不全。两个因素互相作用,严重影响了老太太的活动能力。

    按照国外目前的平均水平,室壁瘤手术的风险在3-7%,属于心脏外科中较高危的手术。今年6月,老太太来到省人民医院,崔医生在仔细评估过患者后,为她做了手术,切除了反常运动的室壁瘤,同时换掉了失去功能的二尖瓣。

    因为手术风险比较高,所以老太太在ICU里住了10天才出院,不过手术以及之后的康复一切顺利,她现在的心脏功能已经完全恢复到正常。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张苗 通讯员 陈晓华 钱冰冰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