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乡愁,留住根脉,保护我们的文化记忆

11.12.2015  15:51

  随着城市化进程,很多人蓦然发现,儿时的记忆找不到了。乡土中国该如何构建精神家园,成了很多人思考的问题。

  昨日,在杭州市委党校举行首发式的《中国历史村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引起了与会学者、专家的共鸣和热烈讨论。

  这本近400页的砖头厚的书,是市委党校周乾松教授16年来的研究结晶。书中深入探究了中国历史村镇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的深邃内涵及实践经验,展示了一幅中国历史村镇保护利用的图景。

  主动上门约稿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审吴宇江等人专程从北京赶来,在杭高校教授、学者等50多人参与了学术座谈会。

  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钱美仙认为,该书的出版发行,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中国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跑了20多个省市,200多个历史村镇

  “历史村镇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全书54万字,作者写了5年。该书紧扣新型城镇化、加强历史村镇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势背景,系统阐述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现状问题与改革措施,是国内第一本系统、全面反映历史村镇文化遗产保护的著作。

  为什么做这个课题?乌镇籍学者周乾松说,自己从小深受古镇历史文化熏陶,记住乡愁、留住根脉在今天具有重要意义。

  在他眼中,历史村镇是中国七千年文明的发源始点和基础缩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各民族发展的智慧结晶、历史见证和活化石,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

  为了做这个课题,周乾松到20多个省市200多个历史村镇进行了实地调研,取得大量第一手资料。

  尽管目前中国历史村镇整体保护状况较好,但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史村镇经历了“农村现代化、乡村城镇化、旧城改造、新农村建设、旅游开发”等多重挑战和冲击,持续性遭遇了建设性、开发性、旅游性、保护性破坏,“千镇一面、万村一貌”已成为共性问题。

  在调研过程中,周乾松就遇到过不让拍照甚至被指责的困惑。有些开发商封闭开发,前一天去看还有古建筑,过几天去古建筑就不见了。眼睁睁看着文化遗产变成“历史遗憾”。

   北方的朱门和照壁搬到南方村落
  
  “这是文化基因的错乱”

  围绕古村镇的文化记忆及其保护和利用等问题,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热烈探讨。

  浙江省委党校教育长陈立旭教授说,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共识上,我们还有欠缺。尤其是历史村镇保护面临的危机,目前仍没结束。比如说农村的土木房子倒了,但地基还在,有可能是宋代的、明代的,但一般人都会认为这个没有用了,是“废墟”。不像宋代、明代的茶杯,大家肯定都不会砸。

  但是,意大利就有“废墟”保护。罗马废墟、希腊废墟都很有名,距今2000年的庞贝古城也是废墟。但我们现在还缺乏这样的意识。

  浙江工业大学副教授邰惠鑫对村镇建设中的过度商业化也深有体会,有些保护走进误区,也许就是种伤害。“南方的村落,却把北方的朱红大门、照壁搬来,这是传统文化基因的错乱。”

  大家一致认为,加强对历史村镇的保护利用任重道远,传统风貌的保护至关重要。
 
   留住文化记忆,出路在哪里?

  “慢一点,再慢一点”

  与会专家、学者指出,周乾松教授的著作,不只是直面问题,最大的特点还在于提供了可操作性对策和保护与发展共赢的新思路。

  事实上,周乾松近年来的研究报告、课题和对策,受到多位中央领导、国家建设部领导和浙江省领导的高度评价。包括10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曾两次对周乾松的研究报告作出重要批示。

  其实不管是领导层还是学者、专家,都已经意识到了历史村镇保护的重要。浙江境内就有很多大学老师参与到古村落建设中,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在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周乾松教授的观点是,不管采取什么方法,保护第一。在对古村镇与街区进行保护的过程中,要坚持三个原则:真实性保护、完整性保护和生活延续性保护。这方面,乌镇的保护利用是个比较好的案例。

  “历史村镇文化遗产保护不能过度商业化,,不能急功近利,慢一点,再慢一点,保护历史文化空间,就是保护我们的文化记忆。”周乾松说。
(来源: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