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最南渔村界牌:30年前出名的穷 30年后出名的富
这是一个被福建沙埕镇“包围”的浙江最南渔村界牌村。
30年前,参加温州日报第一次大型贫困乡采访行动的记者叶绍敏、林德新一起,坐着三轮卡,从苍南马站颠簸到蒲城,再爬十几里山路去当时的“贫困乡”云亭乡,采访乡里最贫困的界牌村。
背山面海,交通闭塞,这样的小渔村,脱贫致富的出路在哪里?叶绍敏犹记得时任云亭乡乡长傅思尔的一句“豪言”:山有山的优势,况且我们还有海。这几年,我们已经看到了出路。
作为30年后“重温30年扶贫路,精准发力奔小康——再访温州重点扶贫乡村大型新闻行动”的第一站,叶绍敏特地交代去界牌的记者:去看看30年前傅乡长说的这条“路”,有没有找到,是越走越宽了还是止步不前了?
一道围塘
大海里面淘真金
界牌村不大,户籍人口只有300多,几十幢房子就集中在一个弧形的小海湾里。砖瓦房已显得老旧,看起来和大多数小渔村没什么两样。
在路边,记者问一位穿着棉睡衣的家庭主妇:“您家是做什么职业的呀,一年收入有多少?”
她回答说:“我家是搞网箱养殖的。今年投资了200多万元,收入多少还不一定呢。”
这样的回答,不禁令人咂舌,也愈发好奇,这个其貌不扬的小渔村,究竟有多富?
抬眼望去,不远处的海面上,一道数百米长的围塘堤坝,连接两岸之间,将海面分隔形成一个人造的湖湾。村支书曾鸿祖告诉记者,这个堤坝是30年前建的,堤坝内是280多亩的围塘,养殖对虾等。
在曾鸿祖的眼里,界牌村的致富路,从这道堤坝开始。
30多年前,界牌村的村民们靠的还是打鱼种地这些传统的营生,甚至连条机耕路都没有。1984年,界牌村以村民出资入股的方式,和政府共同出资110万元修建围塘,渐渐地从传统农耕转业到搞对虾等海产养殖。第一次贫困乡之行采访组来到界牌村,看到了堤坝上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乡长傅思尔说的出路,正是指海产养殖。
曾鸿祖说,围塘建成后出租承包给养殖户,租金归村集体所有,入股村民得分红。围塘带来的年收入现在有100多万元,当年入股的村民,近年每年都可以分到平均4000多元的分红,最高的时候可以分到9000元。
一份保障
政策兜底添安心
在围塘外的海面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数千个“田”字形的鱼排,煞是壮观。
养殖户曾大雪正在鱼排上作业。被海风长年吹拂成紫铜色的脸上,满是笑意。他家有200多个鱼排,年产鱼量超过60万尾,去年的利润达到50万元。在界牌村,仅面积在180平方米左右的大井,就有2400多个。全村养殖户,这两年的年均收入有30万元。
这样的规模,在1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那些年,大部分村民选择的还是外出经商、务工。
转折点发生在2006年。那一场让所有人心中一痛的超强台风“桑美”。界牌村的村民们至今还记得,桑美过后,界牌村15户养殖户悲戚的面庞。但更让他们难忘的,是镇里的干部召集全村养殖户开会,承诺:只要灾后继续养殖,每个鱼排补助7000元。
政府的救灾,让大家绝处逢生。当年,全村海产养殖效益就达1000多万元,不仅补上了桑美造成的600多万元损失,还有富余,没有一人因灾返贫。
前年,省互保协会又推出渔业养殖政策性保险,界牌村成为试点,鱼排也可以投保。去年全村养殖户共计投保30万元,最终在台风中受到损失的养殖户,拿到了24万元的保费。
效益好了,抗灾能力强了,还有政府的大力扶持,不仅保住了界牌村的养殖业,还让越来越多外出的村民看到了希望,回来过起了“靠海吃饭”的日子。
一笔农贷
金融创新来帮扶
曾鸿祖家的一楼客厅,放着一台电脑。当了一辈子渔民,四五年前连鼠标都没摸过的曾鸿祖,现在却已经离不开这台电脑了。作为养殖大户,现在他几乎每天都要用网银来买饲料、收货款。曾鸿祖说,现在村里九成以上的养殖户都在用网银。
网银,只是方便养殖户办事的一个手段,而真正推动界牌村渔业发展的,是苍南县一系列金融帮扶政策。
相比其他产业,海产养殖投入特别高。对于界牌村这样曾经的贫困村,资金恰恰是最大的瓶颈。面向“三农”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让农民能享受到更多的金融服务,是温州金改的12项主要任务之一。2012年,苍南在全县推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以小额农贷为切入点,为全县19.1万户农民建立了专属的“农户信用档案”。界牌村成为这项政策的受惠者。前年,浙农信、邮储等银行又推出“整村贷”,界牌村以村集体的名义,为养殖户贷款1400多万元。
资金难题破解了,界牌村的海产养殖迎来了超过以往任何时期的快速发展。三年来,鱼排从700多个迅速增长到两三千个。自家海湾容纳不下这么多鱼排,养殖户们将隔壁福建沙埕镇养殖户们的鱼排几乎都买断了。
记者问曾鸿祖,会不会担心还不上贷款?曾鸿祖自信地说:“我们养殖的总产值一年有5000万元,人均150万元,有什么可担心的。”
记者手记
从30年前连路都没有的贫困村,到如今实力雄厚的富裕村,界牌村的致富之路是清晰而极具借鉴意义的。
这其中固然有界牌村地处优质海湾的先天优势和村民们吃苦耐劳、敢闯能拼的品质原因,但如果没有在每个关键节点“精准”落地的政策红利,这种先天“势能”,不一定能转变成今天共同富裕的“动能”。
这种“精准”,从30年前建围塘即已开始。正是瞅准了市场潜力,当地政府帮助村民建围塘搞海产养殖,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当产业遭遇巨大天灾之时,政府又及时出手,帮助村民保住经营20年的产业。而当产业遭遇瓶颈,政府及时搭建各种平台,让村民借力升级。这其中,还有贯穿30年的政府主导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政策、资金、技术的全面帮扶。
可以说,界牌村充分享受了各个阶段的政策红利。但这种“享受”,建立在精准积累的基础之上。产业精准、帮扶精准、百姓努力,共同造就了今日的界牌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