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院成了守岁新场所 影院里到处都是小年轻

29.01.2017  09:38

当年大年三十

不好好在家呆着是“离经叛道

除夕夜,早早地吃完了年夜饭,照例躺在沙发上一边“”春晚、一边玩手机。

我是建德人,生长在新安江这座小城镇,每年春节,如果不回乡下爷爷奶奶家过年,除夕夜一般都在家里跟爸妈度过。娱乐节目也无非看看春晚、刷刷手机。

但是家住两条街外的闺蜜不一样,她家每年过年都相当热闹,表兄表姐堂弟堂妹一大家子全挤一块儿。她是那种乖巧又懂事的女孩子,跟家中的兄弟姐妹们处得极好,不像我,耳朵边讲话分贝超过80,就心头冒起一股无名火。

所以按照常理,除夕夜这个点,她向来都是要彩衣娱亲的,不是陪着叔伯婶姨闲话家常,就是带着表弟表妹们玩耍娱乐,今年我照例像往年一样,给她发了祝福信息,就扔着手机没管。

没想到她的回复立刻跳了出来。我感到讶异:“今年不用陪亲戚了?

没得放鞭炮,长辈们已经回家啦,小辈们正打算出门玩。

去KTV唱歌?

不是,去看电影。表妹是吴亦凡的脑残粉,一定要看零点场的《西游伏妖篇》,表哥热爱周星驰,于是大家一拍即合说走就走。

可现在离零点场还有好几个小时呐。

所以我们打算先看一部别的打发时间,《降临》,好莱坞的,应该不会错。

嗬,这是打算直接都在电影院“过年”了。

还记得小时候,过年不好好呆在家,实在算得上“离经叛道”了。那时候没什么娱乐活动,大年三十,一过下午3点,街上的店铺几乎齐刷刷地都拉下了铁门,除了放鞭炮的时间走出家门,其他时候,只能乖乖吃完年夜饭、等着领红包。

后来,城里有了某些“离经叛道”的店铺,它们“敬业”地在除夕也选择了24小时营业,比如某速食店、比如某奶茶店、比如某KTV……于是,嫌家里“无聊”的小伙伴开始在除夕晚上走出家门,在灯火通明的速食店买一支冰激凌;叫上几个好哥们,奶茶店点上一份甜不辣,再加一杯冰奶绿;又或者,直接杀进KTV包厢,春晚不好看,不如自己唱,管你的晚会请了谁,我只在乎手里这支麦克风有没有被抢走。那场景,堪称现代版“守岁”——就算没有一家人围炉夜话,好歹在声色犬马里和传统佳节紧密相拥。

现在,电影院又成了新的消遣之所。其实说起来,整座新安江城区,电影院只有一家,开了不过四五年,以前放假回家我也去过几次,除了带孩子看动画片的家长,清一色全是年轻人。

今年除夕,这家电影院几乎满场。打开手机购票的App,几乎每一部贺岁片上座率都高达八成以上。而像是《西游伏妖篇》这种明星满满、“看起来就很好笑”的贺岁喜剧片,更是早在3天前零点场的票就被卖光了。

看来,“中国电影票房得靠小镇青年”,这句话似乎并不是扯淡。去年,猫眼票房曾经做过一个统计,整个春节假期,票房排在全国前20的电影院,不再是“北、上、广、深”这些通常意义上的票仓大户,而出现了温州、阜阳、长春、莆田、廊坊、泉州等城市的电影院身影。

不见得“小镇青年”们有多么热爱电影、对周星驰的黑色幽默有多么深刻的了解、或者等着去电影院嘲笑一下韩寒是个“直男癌”,他们只是需要一个娱乐的手段罢了,对于他们来说:“我看过《西游降魔篇》,觉得很好笑,听说这是续集,那么就来看看啰。”花一点钱,能看到喜欢的明星、不错的段子、还有炫目的3D特效,比春晚、鞭炮和长辈的啰嗦好太多了,在电影院“过年”,有何不可呢?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陈淑芝 文/摄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