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银子的古代人,该怎么找钱?
17.12.2015 10:16
本文来源: 杭州网
戥子是一种相对精准的秤
“掌柜的,这里是三两银子,给我们上一壶好酒,再配几斤牛肉!”在电视剧里听到类似这样的话,你是否困惑过,三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如果要找钱又怎么办呢?
读一读《红楼梦》,也许就找到了答案。
其实中国自古不产银,直到明末外贸交易,流入大量白银,银子才流行起来。此前大家主要用的是铜钱。至于一两银子能买多少东西,各朝各代都不同。在《红楼梦》中刘姥姥说:“二十两银子够庄稼人过一年的了。”可见电视剧里大侠动辄就掏出50两银子,是有多“豪爽”了。
那银子到底要怎么找钱?《红楼梦》里宝玉要给医生诊金,麝月取来银子,却不知道这块银子重量,拣了一块掂了一掂,笑道:“这一块只怕是一两是了。宁可多些好,别少了,叫那穷小子笑话,不说咱们不识戥子,倒说咱们有心小器是的。”一旁的婆子说:“那是五两的锭子夹了半边,这一块至少还有二两呢!这会子又没夹剪,姑娘收了这块,再拣一块小些的罢。”
在古代,银子需要兑换,可以按重量兑铜钱,或者用“夹剪”剪成碎银子。而“戥子”是一种相对精准的秤,最大单位是两,小到分或厘。除了银子,也用来称贵重的药材、香料、颜料。所以,往往达官贵人家才有戥子,甚至由乌木、象牙等制成,流传到今天,也就成了收藏品。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见习记者 周一 编辑:郑海云本文来源: 杭州网
17.12.2015 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