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国际化眼光谋划甘肃发展

20.07.2015  13:35


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把甘肃省推向了中国开放的前沿,使其地域优势凸显。作为西部地区,甘肃该如何借力“一带一路”建设等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第21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举办期间,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李荣灿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伴随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加快推进,迎着产业转移浪潮,甘肃的要素禀赋等后发优势正在迸发。甘肃省政府顺势而为,从战略的角度提出了“3341”富民兴陇工程,利用兰洽会打造向西开放的国际平台,用项目促进经济发展,建立兰州新区,申报自由贸易区,用开放的思维、发展的眼光谋划发展格局,激发全省各地以招商引资和产业项目带动发展取得突破。



政策叠加后发优势凸显



甘肃自古以来就有开放的历史,李荣灿表示,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后给甘肃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甘肃正成为向西开放的前沿,成为招商引资的热土。“西部有西部的后发优势和特色产业,只要形成规模、形成产业集群,就会厚积薄发。”李荣灿表示,甘肃有能源、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一是在能源方面,风电装机容量在全国位居第二,光伏全国排名第一;二是在矿产资源方面,探明储量位居全国前列,其中11种矿产探明储量名列全国第一;三是在土地方面,甘肃有38%的土地现在还未利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四是在劳动力方面,常年在外的务工人员有540万左右,不仅劳动力富余,而且人工成本相对较低。这些都是甘肃发展的优势。只有获得市场的认可,用国际化眼光布局甘肃发展,才能将这些优势发挥出来。



李荣灿表示,甘肃的发展在国家规划总格局下统筹推进。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甘肃的战略地位将更加重要:一方面,国家已经把甘肃定位为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合作的战略基地,也明确了甘肃是面向中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的枢纽,是重要的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另一方面,凭借后发优势,甘肃将大量承接东部甚至中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不仅带动了当地的发展,也通过优良的资源拉动了全国其他省区市的经济,形成相互依托、资源同享的经济发展链条。



优化环境确保项目生根



变,当然在变。”李荣灿表示,过去粗放的产业发展模式已难以持续,“一带一路”建设是项大课题,需要答卷,要做好功课,研究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有针对性地寻求合作的切入点。



李荣灿表示,“产业兴陇”仍是甘肃发展的重要思路,只要甘肃行动起来,以项目建设拉动,投资的领域就会更加广阔。



李荣灿表示,除了强调招商引资的要素禀赋等硬件优势,甘肃更加强调延长产业发展链条,推动资源深加工,进一步将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石油化工、有色冶金和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也会激发下游配套产业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在第21届兰洽会上,产业链招商也是一大亮点,甘肃省内多地和国内大型企业签订了多项补链和延伸合作项目,总投资达78.9亿元。



在软环境上,甘肃也在加快行动,李荣灿表示:一是改进政府服务,比如2013年建立了甘肃省政府项目落地办公室,由省领导带头,专人服务,包括办手续等细节,都充分体现了为企业投资服务;二是净化市场环境,如成立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持续开展专项整治,打击侵权假冒。要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下项目的市场培育,加快商务诚信建设工作,营造法治化、国际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

(长兴县商务局供稿 转载地址:国际商报)
来源:( 浙江商务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