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人见物见生活 非遗就这样“活”下去——写在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非遗传承的重要任务。
6月9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多彩非遗 美好生活”,通过非遗的保护和创新,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早在2015年11月19日,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的项兆伦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注重三个理念,一是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理念,二是提高中保护的理念,三是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时至今日,“见人见物见生活”这句话已经成为各地非遗保护的重要理念,
浙江,作为全国非遗保护先行先试,一直努力走在全国前列的省份,在非遗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实践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带来了丰硕的成果。
非遗走进校园走进孩子们的心
今年谷雨,正好是棉花播种的时节。杭州滨和小学的孩子们开始了一次奇妙的课程——在校园里,土布纺织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郑芬兰和孩子们,种下了两亩棉花田,未来的一年里,孩子们将观察棉花的成长过程,并在棉花长成后,将棉花纺成棉线,最终织成一块土布手帕。“手帕可以反复利用,能让孩子减少用纸巾,明白环保的意义。”学校校长田燕芳告诉记者,这样的经历,孩子们可能终生难忘。
我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有10项,在全国名列前茅。在国务院先后公布的4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中,我省有217项上榜。我省公布的5批省级非遗名录项目共886项,各地公布的市级名录项目3595项、县级名录项目7329项,数量相当可观。要让这些非遗项目想要真正得到传承和发展,走进生活,为大众所熟知、接受,是“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充分实践。
非遗,不只是一件件体现文化传统的产品或作品,它更是可见、可参与的生活。“非遗,不该是放在博物馆里供人远观,更应走进大家的生活,让大家天天用时时用,传统的工艺才能延续下去。”土布纺织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郑芬兰2015年就打定主意,传统棉纺产品“不做博物馆的陈列品,只做生活中的日用品”,她选择了校园。
非遗传承是不断融入人们智慧、才艺和创造力的生动实践“走进校园,让孩子们接触到他们不曾接触的非遗,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一点种子,就算只有一部分可以发芽成长,对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来说,也是非常可观的。”2016年的谷雨时节,郑芬兰带着她的团队,在北京清华附中永丰学校小学部,带着孩子种下半亩棉田。此后的一年间,孩子们对于这半亩棉田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除了日常照料外,孩子们还记录了棉花从长苗到结蕾再到吐絮、收获的整个过程,最后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把100公斤棉花纺成了土布书皮。“用着自己照料、自己纺织成的书皮,孩子们所获得的远不止一张书皮这么简单。”
非遗走进生活并不难
近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湖笔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邱昌明通过网络开展非遗系列直播,向全国各地的网友展示湖笔制作技艺中独特的“水盆”“择笔”工序。
理笔梳毛动作干净利落,不乏优雅美感,观看直播的网友们啧啧称奇:“长见识了”“做一支笔不容易”……在认识湖笔制作技艺起源、发展和现状的过程中,他们有感于传统文化的魅力,争相为这一国宝级绝活叫好、点赞。
其实,让非遗走进生活,让大众了解非遗,一直是所有非遗传承人和非遗保护部门着力的方向,只有让每个人参与进来,才能让“见生活”落到实处。
丽水的非遗保护部门早在2016年就要求每个县至少建成一个非遗项目体验点,由非遗项目的体验,带动百姓对非遗项目的了解,更带动旅游线路的人气。“诗与远方,总会有交集,而交集的那一瞬,是非常美好的。”
龙泉的非遗项目体验是大名鼎鼎的龙泉宝剑锻造、龙泉青瓷烧制等。针对游客设置剑身锻制、龙泉宝剑锻造的体验点把百姓可以参与操作的淬火、磨砺、剑鞘镂刻、装具配制等多个工序进行公开,仅启动的第一年就接待市民和外地游客10多万人,由此带来的年收入达800多万元。
缙云则让大家尝试自己做最正宗的缙云烧饼,不但可以动手,而且可以尝尝亲手做的烧饼。“缙云烧饼制作技艺是应该是非遗项目‘走进生活’最彻底,也是百姓认知度最高的。这项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已不成问题了。”这个是省文化厅非遗处非遗专家祝汉民说,2014年到2017年,缙云烧饼产业已累计实现产值22亿元,从业人员超过1.4万人,累计有370多家缙云烧饼示范店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区,就连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阿联酋迪拜、西班牙、柬埔寨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餐桌上,都出现了缙云烧饼的身影。
真正走进百姓生活,非遗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在这样的效应带动下,青田石雕、云和木玩、缙云剪纸等具有当地特色的非遗展示体验点纷纷建成,目前,已经通过验收的体验点有26个,此外还有多个体验点正在建设中。
非遗该走什么样的时尚之路
非遗一定是传统地呈现吗?答案是否定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杭罗织造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邵官兴就认为,杭罗只有和时尚接轨,才能为现在的消费者所接受。
杭罗产于杭州,曾是历朝历代宫廷御用的制衣面料,与云锦、苏缎并称为中国“东南三宝”,在历史上非常珍贵。杭罗织物对丝的要求很高,一定要用纯桑蚕丝织造,且丝的粗细一定要均匀,以平纹和纱罗组织联合构成,绸面具有等距规律的直条形和横条形纱孔,孔眼清晰,质地刚柔滑爽,穿着舒适凉快。“但纯桑蚕丝服装实在太贵了,一般人消费不起。所以我在保留摇纡、翻丝、织布等传统工艺的前提下,让杭罗时尚起来。”
邵官兴所说的时尚,是他把杭罗织造作为服装的一部分,衍生到旗袍、唐装的某一个细节上,而非整套服装。“比如一套旗袍,胸前的一个竖条可以用杭罗,其他部分用常规材料,不但增加了旗袍的附加值,也可降低整套服装的价格,让更多人能接受。”
和时尚接轨是非遗项目未来传承和发展的趋势。中国美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吴海燕认为,时尚,是工业技术、经济、社会及美学活动的共同结果。对于任何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都是植根于百姓的生活方式中,来自于传统的生活方式而积淀下来的创意智慧和美学体系。在产生的那个年代,非遗就代表着当时的潮流和时尚。
英国专业设计院校毕业的90后程诗仪,是杭州释艺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的CEO。其发起组建的CRAFT+项目组,就是致力于传统民艺和现代设计思维相结合的项目。他们在华东地区找到了不少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希望把他们的技艺和当代设计相结合。“手艺人缺市场、工艺品缺设计、设计师缺渠道、消费者缺产品”,程诗仪说,由于各种原因各个端点无法实现互联互通。
“以前铁画是烙在屏风上的,但现在家里基本上很少能放下大型屏风,我们就把铁画的其中几个细节烙在陶瓷花瓶上,这样的花瓶置于玄关,一束光打下来非常漂亮。”程诗仪认为,大家看到非遗的产品是一个整体,而设计师眼中可能只有非遗产品的一个细节,并把这样的细节与其他物品融合,才可能做成符合现代设计的东西。
吴海燕也认为,非遗项目和当代时尚联姻的核心,就在于把原形、图形、图案、纹样打乱,然后是转化,转化到沙发、灯具、材料转化到灯具、地毯、壁纸等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地方。
省非遗中心主任郭艺也认为,转化有很多方式,包括设计也是一种非常好的转化方式,“汲取它的一点点元素,推动或更好地保存我们的传统技艺,那么这样的一种转化才是更有意义的,把我们的传统技艺融入当下的生活,变成很多年轻人能接受的一种方式,这种转化才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