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定位站为真实记录高海拔山区极寒气象过程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近日,大范围的极寒及雨雪冰冻灾害,使全省特别是高海拔山区林业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损失。期间,全省4个高海拔生态定位站真实记录下了山区林内的气象变化过程,为今后分析和研究这次历史罕见的极寒天气给森林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一是记录了极端低温出现的实时情况。各生态定位站的记录显示:极端低温出现在1月24日或25日。4个站中,海拔1138米的莲都站记录到的温度最低,为-19.6℃;海拔890米的磐安站温度最高,为-13.8℃。对比各站与其附近山下观测点的极端低温数据发现,山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幅度在0.51-1.10℃之间(如表)。
高海拔山区极端低温记录的情况
观测 地点 | 海拔(米) | 极端低温 (℃) | 出现 日期 | 每升高100米 温度降低(℃) |
凤阳山站 | 1480 | -15.3 | 1月25日 | 0.58 |
附近山下观测点 | 342 | -8.7 | ||
天目山站 | 1128 | -16.6 | 1月24日 | 0.98 |
附近山下观测点 | 121 | -6.7 | ||
莲都站 | 1138 | -19.6 | 1月25日 | 1.10 |
附近山下观测点 | 173 | -9.0 | ||
磐安站 | 890 | -13.8 | 1月25日 | 0.51 |
附近山下观测点 | 304 | -10.8 |
二是记录了温度的动态变化过程。其中,莲都站的记录显示:从1月23日开始温度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当天4时左右降到-10℃以下,到26日温度开始逐渐回升,12时左右达到-5℃以上;在这期间,莲都站林内温度低于-10℃的时间持续了近76小时。磐安站的记录显示:从1月23日温度也开始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当天6时左右降到-5℃以下;到26日温度开始逐渐回升,12时左右达到0℃以上。在这期间,磐安站林内温度低于-10℃的时间持续了近40小时(如图)。
相比2008年的雨雪冰冻灾害,此次极寒天气降温幅度大,但持续时间短,林业受灾程度整体相对较轻。
生态定位站是准确掌握生态系统状况、开展生态效益评价和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等战略需求的重要数据平台。目前,我省已相继在公益林、湿地、沿海等重要区位建立了多个生态定位站。通过建设定位站并构建网络化体系,将进一步支撑全省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省林业生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