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生命教育视角下流动儿童救助问题的思考

16.12.2015  19:55

       [摘 要]流动儿童救助问题一直是政府、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今年民政部更是表示:年底全国实现街面无流浪儿童。然而在救助过程中,不难发现救助成效弱化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保护性政策手段缺乏自由意志支持、家庭融合政策目标缺乏人文关怀。从生命教育角度出发,尊重儿童意志、加强队伍建设、推进制度创新,将生命教育的价值观渗透到救助、服务流浪儿童的整个过程中,有利于提供有效的、人性化的政策理念和公共服务来改善流浪儿童重返社会,有利于促进流浪儿童成长和社会和谐稳定。

       [关键词]流动儿童 救助 生命教育 

微博发起的“随手解救流浪儿童”让人们的视线再一次聚焦到流浪儿童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身上。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政府遵循流浪儿童权益保护优先原则,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健康成长作为首要任务。《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1]39号)要求各地出台“接送流浪孩子回家”的方案,台州市出台《关于印发台州市开展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台政发电[2012]374号)、黄岩区出台《关于征求黄岩区开展“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黄政办发电[2012]324号),强化协作配合、建立长效机制,开展专项行动,积极主动救助和保护流浪未成年人回归家庭,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一、生命教育的基本概念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生命教育作为一个相对新兴的领域与研究视角日益受到学界的关注,其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积极功能成为了研究者的共识。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在加州创建“阿南达村”学校,首次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思想。随后生命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在全球迅速发展。

生命教育是一种整合性的教育,它关注教育的生命力,教导受教育者使其从观察与体会对人的生、老、病、死的感受来理解生命的意义与生存的价值。在价值取向上,关注人的质量和幸福;在教育内容上,以生命的内涵和理念为切入点。在教育过程上,展现层次性:一是生存教育;二是生命价值教育;三是死亡教育。

随着研究的深入,生命教育视角不断拓展,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亦有所扩大。相较于早期关注行为、实践研究转入关注内涵、发展的研究,研究对象也从儿童向中小学生、大学生拓展。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也开始进入生命教育的研究领域。   生命教育在发达国家和台湾地区蓬勃发展,内地教育界对其的研究则刚刚起步。2003年修订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突出了生命教育的内容;“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价值……”。然而,鲜少有以流浪儿童为研究对象的生命教育研究。2003年“孙志刚事件”触发了强制性收容遣送向自愿受助、无偿救助、关爱性救助管理的转变,标志着社会救助目标从维护城市稳定向提供救助服务转变,显示了政府在尊重生命和保障人权方面所做的努力。这样的发展,让我们看到生命教育在流浪儿童救助中的“渗透式”发展。但是不难发现,当前存在的流浪儿童的救助困境与生命教育的理念与制度安排和人文价值观相悖。

       二、生命教育视角下的流动儿童现状和原因

我国每年存在的流浪儿童人数在100万至150万之间,群体十分庞大。我国现存的流浪儿童救助的核心是通过强制性的措施将流浪儿童送返回家,实现“家庭融合”的目标。这样的一种政策安排,与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具有一致性。从客观来看,这一政策的确在解决流浪儿童的问题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从统计数字来看,2011年救助机构数目为241个(2007年为 90个,增长 62.7%),受助流浪未成年人达17.9万人次(2007年为15.4万人次,增长14.0%)。今年,民政部表示:年底全国实现街面无流浪儿童。可见政府对流浪儿童的救助力度之大,决心之强。但不难发现,虽然投入巨大,但救助成效却有弱化的现象(见表1)。

表 1 2007 年至 2011 年我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情况

年份(年)

受助流浪未成年人(万人次)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个)

床位万张

2011

17.9

241

0.8

2010

14.6

145

2009

14.5

116

0.4

2008

15.6

88

5.1

2007

15.4

90

4.7

数据来源于民政部网站公布的《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告

从现实来看,流浪儿童大多都不认可现行的救助政策和手段。尽管救助机构提供免费的食物、衣物和住宿并接送回家,但是流浪儿童总是“伺机外逃、重返街头、抗拒回家”。究其原因,在于救助制度的异化。

(一)保护性政策手段缺乏自由意志支持

为了确保“家庭融合”政策目标的实现,救助机构采取了严密的措施防范流浪儿童擅自外出。就程福财研究,几乎所有的受访流浪儿童都不认同这些“保护性”的救助策略。他们不满意自己“被关在儿保”的经历,抱怨自己在救助机构缺乏必要的自由,生活太过单调。可见,尽管救助机构为流浪儿童提供了免费的物质生活条件,但是,这种依靠保护性路径展开日常运作的救助机构,缺少对生命的关注,缺乏对生存和生命价值的引导,实际上剥夺了不少流浪儿童从中寻求帮助的意愿。这不得不提起英国对儿童社会福利本质的提出框架:身体和心灵、牺牲者和威胁者以及投资。不论是将儿童当成威胁者还是牺牲者,都是成人的如何想和如何做。所有的保护政策手段都是以成人的立场来决定,而非作为教育主体,救助主体的——儿童。况且大多数流浪儿童与其他儿童相比,有更强的自由意志、自主决定权和判断力。流浪儿童不仅需要食物、衣服、住宿等可见的生活资料,更需要救助者对其心灵的关注和生存的指导,需要自由的童年和自主的生活。

     (二)家庭融合政策目标缺乏人文关怀

如前所述,将流浪儿童护送回家,实现其与家庭的“融合”,是我国流浪儿童救助机构运作的目标。不管流浪儿童个人的意志如何,他们一旦进入到救助机构,该救助机构就将想方设法与他(她)们的父母、自然监护人取得联系,以便将其护送回家,以实现“家庭融合”的目标。不过就毕伟、程福财研究,都表明救助机构这样的努力,对于大多数的流浪儿童来说,是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因为大多数流浪儿童与自己的家庭、父母的情感联系都比较微弱,他们拒绝被简单生硬地护送回家,尤其是对于那些因为被父母、家人忽视、虐待而外出流浪的儿童。这种强制性的政策有可能将流浪儿童重新推入到一个缺乏关心和爱、充满忽视或虐待的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去。

       三、促进流动儿童社会福利的对策

对于大多数与父母、家庭的情感关系微弱甚至断绝的流浪儿童来说,我国现存的流浪儿童救助政策必须有所改变。政府必须提供有效的、人性化的政策理念和公共服务来改善他们的亲子关系和家庭环境,将生命教育的价值观渗透到救助、服务流浪儿童的整个过程中,真正达成促进流浪儿童成长和社会和谐的目标。

     (一)尊重儿童意志 回归救助本质

流浪儿童有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判断与选择,他们远非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能动的社会行动者。班杜拉(Albert Bandura)的研究曾经指出,除非让儿童参与到决策过程之中,否则,他们就不会积极地参与到决策的执行过程中去。认真倾听并尊重流浪儿童的声音,是流浪儿童工作成功、有效开展的前提。在决定是否放弃流浪以及如何放弃流浪生活的问题上,流浪儿童的意志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加强流浪儿童救助效果,必须尊重儿童意志,回归救助本质,尊重每一个生命自己的生活权利,关注每一个生命的质量和幸福。

     (二)加强队伍建设 培养服务理念

当前流浪儿童救助机构提供的服务相对比较欠缺,通常只负责为其中的流浪儿童提供生活必需品、医疗服务与强制性护送回家服务。无法开展心理辅导、行为矫治、教育培训等工作。目前,大多数流浪儿童救助机构的职员都来自原来的收容遣送站,他们大多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教育教学训练,缺乏必要的教育技能。这就要求救助机构树立起生命教育理念,培育和吸收一批专业人才,从而有效地发展出专业的流浪儿童服务。根据实际,为流浪儿童身心发展提供切合的服务,可以开展必要的专业心理咨询,为流浪儿童厘清人生的目标。开展生命教育、感恩教育,认识到家庭、社会温暖的一面,廓清生命真谛。 

     (三)推进制度创新 拓展救助形式

从“儿童”到“流浪儿童”,并非仅意味着社会角色的突变,他们面对的一个直接问题是难以重返主流社会生活。许多流浪儿童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公平感与反社会情绪,这成为他们重返正常社会的第一重障碍。而第二重障碍则是生存技能的缺乏。生命教育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进而有助于帮助他们摆脱流浪生活,重返主流社会。细分流浪成因,分析流浪儿童的需求层次,把生命教育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救助过程之中。在街头流浪是否为儿童的自主选择。如果流浪儿童仍与家庭保持着良好的心理关联,“家庭融合”的政策必须坚持执行。如果与家庭关系微弱,那么加强生存教育和心理关爱可能是更为有效的方法。相对于强制的送返政策,如能采取集体的行动来防止流浪儿童被犯罪分子剥削和利用,那么帮助流浪儿童更好地在街头生活的政策措施可能更为合适和科学。解决流浪儿童问题,不是简单的技术方法问题和工作模式问题,而是应该推进制度创新,可以引入社会工作模式、“家庭、社区、社会”三位一体的模式等,用制度保障执行,推动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的人性化、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参考文献

程福财.中国流浪儿童福利政策的绩效:基于流浪儿童视角的分析[J].社会科学,2009.(4).

 韩晓燕. 剖析儿童青少年社会福利政策的三个视角——身体与心灵,牺牲者与威胁着,投资[J] .清华大学学报,2009.(2).

 毕伟. 流浪儿童关系网络的社会功能与构建路径[J] .实证研究,2012.(2).

 [美]A·班杜拉.自我效能[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鞠青. 中国流浪儿童研究报告[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8. 

 程福财. 流浪儿:基于对上海火车站地区流浪儿童的民族志调查[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