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籍青年油画家“绘”丝路风情诉“乡情乡愁”
“90后”甘肃籍青年油画家牛浩东,6岁开始学习绘画,他于2013年起专注于甘肃本土题材,先后创作出《陇中印象》《五彩祁连》《黄河石林》等多个系列200余幅油画作品,用手中的画笔诉说“乡情乡愁”。
20多年来,牛浩东坚持不懈,他的作品《老人》入围第四届中国造型艺术新人展;作品《阳光·石林·古道》入围甘肃省第二届“陇原风华”美术获奖作品展,成为近年来甘肃美术界颇受关注的青年油画家。
25日,被推选为甘肃青年联合会委员的牛浩东专程从北京赶赴兰州参会,一身正装打扮的他,在父亲牛兴全的陪同下接受了中新网记者的专访。
牛浩东在年幼时,因注射庆大霉素过敏导致了神经坏死性耳聋,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他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艰辛。
“用画笔描绘家乡风情,是我创作一直坚持的想法。我出生在陇中定西,大都市待得越久,家乡那种纯朴、悠闲、安静、净洁的空气,通透的阳光,更成为心中向往。”牛浩东坦言,他熟悉甘肃的风情,深爱这片土地,所以在作品中力求表达纯、净、透的感觉。
牛浩东介绍,《陇中印象》便是他第一个系统反映陇原风情的系列画,当时该系列作品在兰州展出后,很受欢迎,唤起了诸多民众的乡情乡愁。“记得一位叔叔看到《正午的麦场》后说,这幅画让他想起了小时候午饭后,到麦场墙脚下阴凉处聊天的情景。”
谈及现阶段自己最满意的作品,牛浩东认为是《丝路新晖》。他说,“笔墨当随时代”,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丝绸之路这条古老的商经和文化传播大道,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中国也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甘肃作为丝路重要节点城市,自己也想用画来表达对它的关注。
记者看到,牛浩东以丝绸之路上典型的景物进行创作,主要作品有《敦煌印象》《古塞朝晖》《大漠清晨》《朝霞中的白杨树》等。这批作品,被业界评价为多彩、温暖,体现生机勃发的情感和状态。
牛浩东的父亲牛兴全告诉记者,因儿子的特殊情况,在他18岁移植人工耳蜗之前,学习绘画是相当困难的,老师不得不在练习册上改出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同样,儿子的努力也被父亲看在眼里。
“浩东学画这些年,常常会为了创作废寝忘食,他心无旁骛地想要表达出自己对于绘画的感觉,不少业界大师都赞扬他有天赋。”牛兴全坦言,为了这些肯定,他狠下心让儿子学会独立,甚至把他“赶”去北京发展,对于儿子能否在异乡建立起社交圈,他很担忧却从不表现出来,每当儿子回来身边,他就陪他去甘肃景区体验,不在身边时,他又通过微信和儿子探讨绘画作品,还帮他写画评。
牛兴全说,儿子很能吃苦。北京的冬天很冷,记得有一次,牛浩东在租房内创作20米长的油画,手和脚都冻出了冻疮,却依然坚持不放弃,这令他骄傲。
目前,牛浩东正在创作《黄河石林》和以兰州夜景为题材的《星河》系列作品。他说,今后还会一如既往地用画笔描绘山川秀美的陇原大地,向民众展示幸福美好的新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