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审计反映农村“生态” 工程效益不佳应予重视

29.09.2015  18:25

今年上半年,瑞安市审计局在“五水共治”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中,对该市西部山区四个乡镇2005年至2013年建设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地毯式”审计追溯调查,发现大部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甚至废弃,造成财政补贴资金浪费。

调查显示:57个村存在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不配套情况,其中45个村只建管网未建终端,涉财政补贴资金870.93万元;12个村只建净化终端未建管网,涉财政补贴资金67.21万元。同时审计调查显示,44个村60个处理池存在被占用、渗漏、生物膜坏死等问题;管网存在渗漏、损坏、混流、堵塞等问题,绝大部分工程处于不正常运行状况。审计还发现个别村委成员涉嫌挪用生态建设专项资金问题,已移送检察机关处理。审计分析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工程建设缺乏有效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网建设大部分由村自行组织实施;考核机制不健全,仅考核数量指标,对管网接户率、管网使用寿命、处理后水质等不作要求;后续运行维护经费、技术缺乏。

审计建议:应理顺农村污水治理机制,明确运行维护主体责任人、经费来源,让生态工程真正发挥保护生态作用。今后生态工程建设事先要做好统筹安排,确保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