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张珍贵图片原件亮相“故宫老照片特展”

24.05.2015  13:46

  领略光影百年,凝固历史刹那。

  清代晚期至民国初年的故宫,不但是一座封建王朝气势恢宏的皇家宫殿,更是各个历史人物轮流上演的历史舞台。而彼时随着战乱和动荡进入宫廷的西洋摄影技术,则用一张张照片记录下了其中的“风云变幻”。

  如今,作为庆祝故宫博物院九十华诞的系列活动之一,一场正在神武门展出的“故宫老照片特展”,为人们再现了那段可以驻足回望的历史记忆。

  展品

  反映皇宫变迁

  此次展览在有限的展陈空间里,精挑细选出近300件展品,以清末民初新旧交替的一个历史时段作为展览主线,串联起“殿堂余晖”、“群像浮光”、“兴业图强”、“禁宫新生”四个单元,反映从“皇宫”到“博物院”的历史跨越。

  其中,“殿堂余晖”单元突出静态的“”,以反映时代变迁和城市内涵的皇家建筑为主,代表着由盛转衰的清朝统治和行将结束的封建时代;“群像浮光”单元突出动态的“”,主要展现生活在清宫及环绕于其周围的人物影像;“兴业图强”单元突出变革中的“事物”,以晚清民初实施的强国重策,体现国人自强不息与多方探索和新经济初起的振奋局面;“禁宫新生”单元突出新兴的“”,以故宫建院初期历史沿革的照片,再现了九十年前那段筚路蓝缕的历史,见证了故宫博物院的“昨天”。

  看点

  原件首次发布

  据院方透露,此次展览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故宫博物院首个老照片特展,“看点”颇多:展览首次展出老照片原件。众多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影像以最原始形态呈现在观众面前,比如摄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的醇郡王奕譞与侍卫,记录了24岁的醇郡王奕譞在北京南苑军营的形象。这是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时代最早的一张照片。

  仅存孤品首次发布。再比如慈禧40岁时的照片——慈禧70寿辰时,美国总统罗斯福亲自发电报致贺,而慈禧回赠罗斯福的礼物,就是那张慈禧40岁时的照片。这些为清宫重要人物和家族的特制之作,具有很高的文物和史料价值。

  除此之外,部分影像内容也十分罕见,如业已不存的建筑,某些历史名人难得的影像和家族群像,部分晚清至民国初年改革振兴的图景和早期院史照片等等。如摄于1904年的西苑海晏堂照片——西苑包括北、中、南三海,位于中海的海晏堂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是在原仪鸾殿旧址上仿长春园海晏堂建起的一座西洋楼。楼成后,这里作为慈禧太后接见外国公使夫人和女宾的场所。此帧照片展现了巴洛克风格在清代宫廷建筑中的最后辉煌,该建筑现已无存。

  意义

  见证时代交替

  “这些老照片最大的特点,除社会上一直热门的‘清宫’题材外,还有很多影像涉及百年前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外交、风土、民情……涵盖了晚清至民国历史的方方面面。”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此次照片展影像时间跨度相对集中,历史信息相对系统,题材家国兼顾,涉及建筑、人物、器物、工业、军务、交通、教育、院史场景等,多方面展现世纪之交、时代交替和社会变革。

  如为清宫重要人物和家族的特制之作,兼顾近代中国摄影的历史发展,展品包括黑白与彩色照片,早期的蛋白纸质、银盐纸质及玻璃底片,还有各类相册、相框等;具有很高的文献和学术价值。

  在单霁翔看来,虽然展陈的老照片有限,但影像画面“凝固”的历史瞬间,原汁原味的历史场景,可使观众得到真实、直观的历史感,还可见证百年前的建筑沿革、人事变幻、王朝更替和社会变迁,在“院庆”之年推出,更有“鉴往知来”的深远意义,因而弥足珍贵。观众通过欣赏、感怀与思考中,可以领略老照片作为特藏文献的独特艺术形式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