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这篇大文章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提出的战略性举措和重大决策部署。要深刻认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意义,科学把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和重点,努力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焕发新活力、迈上新台阶。
一、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只有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也才能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基石。没有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没有现代化国家,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运动的一般规律。近代以来,英美等发达国家成功实现了从传统国家向现代化国家的转型,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建立起现代化经济体系。依托第一次产业革命,英国在19世纪率先建立了现代化经济体系,这包括以棉纺、煤炭、钢铁和造船业等先进工业为支柱的现代化工业体系,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市场经济体制。依托第二次产业革命,美国在20世纪建立了新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电力、石油、化工和汽车等新兴产业成为其现代化工业体系的支柱。而反观二战后一大批未能成功向现代化国家转型的亚非拉国家,其转型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未能成功地建立起现代化经济体系。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近代中国的衰落与屈辱,直接原因在于经济的落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启了实现经济现代化的伟大探索。党的八大明确提出了工业化的总目标,并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初步奠定了工业化基础,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提出了“三步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部署,经过40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经济现代化建设成就,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制造业产出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党的十九大确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目标,这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里程碑,是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物质基础,是中华民族奋力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新时代我国经济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反映在经济领域就是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化。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实现这样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必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力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二、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核心的有机整体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社会化大生产充分发展的产物。从历史上看,西方发达国家率先建立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给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但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在一个全新的历史方位和国际国内环境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能把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当作模仿的范本,而必须走自己的道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我们所要建设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灵魂,既反映了当今时代社会生产力重大变革的要求,又反映了当今时代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探索和实践,是对新时代如何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创造性回答。
创新驱动发展的经济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鲜明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西方发达国家早期的现代化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演进过程。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相对短的时间里实现现代化,必须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和技术为驱动力带动工业化进程,从而发挥后发优势来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当今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这为我们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就能有效发挥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大国的后发优势,就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协调平衡发展的经济体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社会再生产是一个运动过程,要求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的相互协调。我们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克服资本主义经济盲目性的弊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平衡发展。当前,面对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问题,要紧紧抓住影响社会再生产的主要矛盾、中心环节,突出生产关系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协调供给与需求、生产与消费、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重点与非重点的关系,着力推动区域、城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
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是以数量扩张和规模扩大为主线的工业化道路,“先发展,后治理”是其典型特征,造成了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紧张,付出了巨大的生态环境代价。作为一个后发经济大国,我们必须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
开放共赢发展的经济体系。历史充分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没有经济全球化就没有现代化,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但是,历史形成的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包含着深刻矛盾和严重弊端。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既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对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的回应,致力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必将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支撑。
共享共富发展的经济体系。坚持共享发展,稳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不同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系的根本区别。资本主义的经济现代化把更好实现资本的增殖和扩张当作根本目的,造成了社会的分化对立,因而危机重重。我们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体系,其根本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通过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关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收入分配合理、社会公平正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三、牢牢把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着力点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最终要落实到“怎么干”上。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中央各项决策部署,把握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着力点。
主线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是起支配作用的环节,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分配、交换和消费。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线,就是坚持从生产端发力,更好发挥生产的支配作用。要把全面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作为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的中心任务;加快增长动力转换,全面提升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水平;强化基础体系支撑,加强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各类经济主体的积极性。要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增强创新力、发展新动能,打通去产能的制度梗阻,降低企业成本。
关键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要坚持全面系统的观点,不断提高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又要抓住关键,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要紧紧围绕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国家安全的重大调整,强化事关发展全局的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实现我国科技水平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转变。加强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推动发展方式向依靠持续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转变。
基础是发展高质量的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着力点放到振兴实体经济上来,提高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益,避免经济“脱实向虚”。高质量的制造业是高质量实体经济的核心。目前,全球经济发展进入深度调整期,主要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后集中发力高端制造业,一些新兴经济体依靠低成本优势加快布局中低端产业,中国制造业面临“双重挤压”,大而不强的问题进一步凸显。同时,以网络信息和人工智能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正在重塑传统制造业,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趋势为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转变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把握变革趋势和时间窗口,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培养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保障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论哪一种历史形态的社会经济活动,都离不开经济制度的规范和协调。中外经济发展史充分说明,灵活而高效的市场经济体制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优势。要着力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坚决破除阻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好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王生升
来源:《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