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遇上传统民俗,我们该怎样做才能两全其美
浙江在线·环保新闻网2月12日讯(实习记者柳钰) 前不久上映的动画电影《小门神》,获得了众多影迷的追捧,这不光是因为动画人物生动可爱,更是因为影片中蕴含着强烈的“民俗风格”。传统民俗随着社会生活的高速发展,发生着重大的改变,有些风俗已经不复存在,而有些则适应现代生活,保留了下来。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紧紧跟随着时代潮流发生了一些变化。在环境问题如此突出的今天,传统年俗“换上新装”,新型环保春节应运而生。许多地方政府也相应出台政策,并呼吁大家:低碳环保过大年。
京津冀传统年俗梳理
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每个地区的年俗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京津冀地区除却扫尘、贴春联、贴窗花、守岁、年画、爆竹及吃腊味、蒸年糕等年俗之外,有许多地市,如唐山、邯郸等地在每年正月期间都会举行隆重的庙会。传统的舞龙舞狮表演、猴戏、捏面人、吹糖人及民间杂耍等表演,而唐山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皮影戏,这些年俗每每引的不少观众为之叫好。
唐山地区传统年俗皮影戏(图片来源于网络)
随着大面积雾霾天气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呼吸清洁空气成为公众的共同心声,传统的年俗——爆竹,开始成为京津冀地区的重点“管制对象”。春节期间,燃放爆竹虽然可以添些“年味儿”,但却会严重污染空气。随着政府的大力倡导,公众及企业的积极参与,打造新型、环保、绿色的春节,成为了一种新风尚。
新型环保春节应运而生
低碳、环保、绿色的“新型春节”,在各地方政府的倡导、公众的参与和企业的支持下应运而生了。春节究竟要怎样来过,才算是低碳环保?不光要有节制的燃放烟花爆竹,购物、衣着、出行、饮食、家居等方方面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人们在置办年货时开始有意识的减少烟花爆竹的购买量,虽然鞭炮声带来的热闹的气氛,但近年来秋冬季节大范围雾霾天气的发生,使人们深刻意识到了烟花炮竹对空气质量的危害。
以往春节,很多人都养成了铺张浪费的坏习惯,大鱼大肉、烟酒礼品毫无节制。
“以前家里穷,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炖肉,穿上新衣,所以也养成习惯了。”唐山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铺张浪费的习惯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旧年代的贫穷。但随着环保观念的普及,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人们不再利用春节这天来“打牙祭”了。大年三十,一家人动手包饺子、做年夜饭,能吃多少做多少,既省钱也有利于身体健康。
人们利用春节假期开展滑雪运动(图片来源于网络)
环保、低碳新型春节多种多样。春节期间,除了在家里与家人团圆,现代人的另一种欢度春节的方式就是旅游,无论是较近的地方短途旅行、爬山、赏雪;还是去远一点的地方欣赏大自然美景,都是不错的选择。利用春节七天小长假开展滑雪、健身等休闲运动,在户外体验别样的年味。还有的地方开展各种有趣的户外运动会,增加节日欢乐气氛。还有不少人利用春节假期学习充电。这些都是既文明又健康的新年新过法。
(本文来源: 浙江在线 责任编辑: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