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治理的“经济学”:万亿产业盛宴开启

13.03.2015  13:25

  “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谈到环保工作时用十分严厉的措辞彰显政府铁腕治污的决心。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今年全国碳排放及4项主要污染物的减排目标,并提出深入实施大气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气十条”和“水十条”)、促进煤炭消费零增长、推广新能源汽车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具体举措。
  多位权威人士在不同场合预测,大气、水和土壤治污的三大战役将为中国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从2013年起,“气十条”就已经带来了1.7万亿的投资;即将出台的“水十条”预计将在全国范围拉动2万亿的投资规模;今年年底有望出台的“土十条”则将为土壤修复治理产业吸引约10万亿的投资。密集出台的环保政策及全国铁腕治污的持久战,或将开启一场万亿环保盛宴。
  全国每年新增环保投资1000亿
  新环保法从2015年元旦起正式实施,不仅规定了可以对污染企业连日计罚,不设上限,还可对企业采取限产、关停的处罚措施。
  为推进大气等环境治理,河北、山西等省还要对钢铁、煤炭等产业结构深度调整。河北要在2017年前削减6000万吨钢铁产能,而山西也将严控煤炭产量,到2020年,原煤产量将控制在10亿吨以内。除“关小上大、减量置换”外,山西不再审批建设新的煤矿项目(含露天矿)。
  因此,外界有声音称环境治理将影响经济增长。对这一观点,环保部部长陈吉宁3月7日在两会期间记者会上表示:“环保投资没有重复建设,长期受益,是一个好的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
  陈吉宁认为,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在加大,环境保护的任务同时也非常艰巨。环保本身也是当前和今后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未来几年环保投资需求非常大,大概在8-10万亿元人民币水平。
  陈吉宁指出,中国过去三年来全社会的环保投资,每年大概新增1000亿元,但主要是依靠政府投资来解决,占比大约在30%-40%之间,这个市场还没有完全的打开,还没有带动社会资本进入。
  为此,中国将推动价格体制改革,形成合理的项目回报机制;进一步开放市场,推动包括财政部正在推动的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第三方治理,要推动政府采购服务、排污权交易等环保市场的形成,提高治理效率。
  “现在环保产业融资成本过高,环保产业很多部分也不是暴利行业,但能形成长期稳定的回报,所以要带动一些有良心的资本、有社会责任感的资本进入到这个市场,要形成一个更好的融资模式的设计。”陈吉宁称。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也强调,环保和发展并不矛盾,通过政策创新,完全可以把环保治理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李稻葵把环保部比作长着牙齿的老虎,这只老虎要到处去咬污染企业。同时,他还建议,这只老虎兜里还应该装着胡萝卜。胡萝卜就是李稻葵提案中建议的“环保基金”。
  他认为,环保基金的资金来源,除了固定的中央财政投入,罚没企业的污染费也将划入基金中。环保部通过评估,可以使用基金补贴低能耗的环保项目的利息支出,也可以作为种子基金投入环保项目。
  环保产业迎来春天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资本市场就开始对环保概念股持续热捧。进入3月,环保股开始集体爆发。菲达环保、先河环保、龙净环保等十余只环保股集体飙升,在A股市场上掀起了一场环保风暴。
  数据显示,代表环保板块的中证环保指数,在每年的两会期间均有不俗的表现。2012年2月至3月间,该指数的最大涨幅超过15%;2013年同期,该指数的最大涨幅接近10%;2014年同期,该指数的最大涨幅约10%;今年2月初以来,该指数的最大涨幅接近12%。
  资本市场对环保政策的强烈预期和看好,是促使环保概念走红的主因。据环保部估算,“气十条”的出台在空气治理领域将拉动1.7万亿的投资,而“水十条”将带来上下游相关产业共计2万亿的投资。
  3月9日下午,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在全国政协提案协商会上透露,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建议稿已提交全国人大,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有望年内出台。
  有环保专家分析称,与大气和水相比,土壤污染的治理除了规模大,还有周期长、技术难的特点,短期投资预计也将达到数万亿,“而上述数据仅是官方近几年的计划投入,如果加上社会投入,整个产业市场的体量将更庞大,例如土壤修复,至少要持续60年”。
  此外,今年底有望出台的环境税也被视为环保产业的利好消息。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苏明5日公开表示,环境税征收方案正在全国人大走立法程序,预计今年底最晚至明年,环境税就将正式出台。
  据悉,该方案的基本改革内容为“费改税”,即将针对重点污染物征收的排污费改为环境税。新环保法也为环境税立法作出了衔接,明确表示要依照法律规定征收环境保护税的,不再征收排污费。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环保厅副厅长陈敏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排污企业收取环保税,是用市场的手段实现环境保护。对资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得越多,收的税也越高。这会倒逼企业不得不减少污染物排放,企业也会主动地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比如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创新和环保。
  2015年对环保产业而言注定不平凡。业界对即将密集出台的政策利好及随之而来的产业春天寄予厚望。
  3月初,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举办的环保企业家媒体见面会上,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桑德集团董事长文一波提出,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的环境保护也进入了新的阶段,这势必会对环保产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他还强调,虽然外界一直在热炒环保产业,但是投资者的反应并不像预期那样积极主动,产业集中度尚且不够,说明这个行业还存在问题。而国电清新董事长张开元则更坦率表示,环保产业现在距离成为支柱产业还差得很远。“目前还没有真正形成一个健康的、开放的、充分竞争的、充满活力的市场”。
  对此,张开元呼吁:“希望能从机制上来突破,制定规则,更重要的是要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保证规则得以真正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