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速缓中趋进 后期压力犹存──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分析

28.10.2015  16:01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我市注重扩大有效投入,着力发挥投资在稳增长中的关键作用,投资增速快于全国和全省。但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逐月回落、工业投资持续负增长、民间投资意愿不强等问题仍未得到缓解,需引起高度关注。

      一、我市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及主要特点

      (一)投资增速连续三月回升。

      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16.17亿元,增长12.1%,增幅较上半年、1-7月和1-8月分别回升1.4、0.8和0.3个百分点,但较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回落4.4和3.8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1862.0亿元,增长8.9%,增幅较一季度、上半年和去年同期分别提高3.9、6.8和1.8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1854.18亿元,增长15.5%,增幅较一季度、上半年和去年同期分别回落14.5、5和11.6个百分点。(见下图)

      (二)三次产业投资增速“一高一升一降”。

      前三季度,全市完成第一产业投资18.32亿元,增长103.4%,增幅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91.3百分点;完成第二产业投资577.89亿元,下降4.8%,但降幅较上半年缩小2.8个百分点;完成第三产业3119.96亿元,增长15.6%,增幅较上半年提高1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去年同期0.3:18.3:81.4调整到0.5:15.5:84.0。

      (三)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明显加大。

      前三季度,全市基础设施投资792.0亿元,增长26.6%,增幅较一季度、上半年和去年同期分别提高13.7、12.7和6.9个百分点,较全部项目投资高17.7个百分点。在九大基础设施行业中,七大行业投资保持增长。其中,总量居前三的行业为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分别完成投资328.81亿元、229.26亿元和93.09亿元,增长37.8%、16.4%和19.6%,增幅较上半年分别提高8.7、19.6和28.3个百分点。三大行业投资占全部基础设施投资的82.2%。(见下表)

 

                          前三季度我市基础设施投资完成情况            (亿元)

 

2015

2014

增长

前三季度

前三季度

(%)

基础设施投资

792.00

625.40

26.6

  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

328.81

238.58

37.8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

93.09

77.86

19.6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29.26

196.93

16.4

              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   

11.65

8.63

35.1

              教育设施 

85.20

59.68

42.8

              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 

8.16

5.21

56.7

              文化艺术业 

13.35

9.00

48.3

              体育设施 

8.34

13.87

-39.9

              卫生设施 

14.15

15.65

-9.6

 

      (四)工业投资降幅有所收窄。

      前三季度,我市完成工业投资577.29亿元,同比下降4.8%,降幅较上半年收窄2.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374.32亿元,下降15.6%,降幅较上半年缩小4.2个百分点。工业转型升级投资逐步加快。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65.36亿元,增长10.7%,增幅较上半年提高4.1个百分点,高于全部工业投资15.5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投资230.01亿元,增幅由上半年-0.4%提高至1.2%,高于全部工业投资6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171.89亿元,增幅由上半年-3.0%提高至4.6%,高于全部工业投资9.4个百分点。

      (五)先进服务业投资发展趋好。

      前三季度,全市高技术服务业投资104.02亿元,增长13.0%,增幅高于全市项目投资4.1个百分点。在高技术服务业八个行业中,投资增速较快的行业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和信息服务,分别增长63.8%、36.1%和20.0%。随着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重大决策部署的推进,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核心工作之一,我市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也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增速达39.0%,增幅高于全市项目投资30.1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呈明显回升态势,完成投资406.35亿元,增长13.9%,增幅较上半年提高12.3个百分点,高于全市项目投资5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七大行业中,五大行业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投资增幅分别达25.3%、23.1%和23.0%。(见下表)

 

 

              前三季度我市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完成情况          (亿元)

 

2015

2014

增长

前三季度

前三季度

(%)

生产性服务业合计

406.35

356.73

13.9

  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29.26

196.93

16.4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72.52

58.96

23.0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60.31

48.99

23.1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3.48

19.98

-32.5

            批发业

6.82

12.75

-46.5

            金融业

23.96

19.12

25.3

(六)国有投资增速强势回升。

前三季度,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234.02亿元,增长28.3%,增幅较一季度、上半年和去年同期分别提高17.6、13.5和26.4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33.2%,较去年同期提高4.2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2个百分点,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67.9%。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中,基础设施投资694.73亿元,增长29.2%,占比为56.3%;非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的拆迁安置房投资202.83亿元,占比为16.4%。

(七)大项目带动作用有所增强。

前三季度,全市项目投资中,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在建项目1351个,完成投资1392.38亿元,增长13.9%,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7个百分点,高于全市项目投资5个百分点,拉动项目投资增长9.9个百分点。占全部项目投资的74.8%,较去年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其中,计划总投资10亿元以上在建项目143个,较去年同期增加21个,完成投资537.05亿元,增幅由去年同期-6.1%提高到31.3%,高于全部项目投资22.4个百分点,拉动全市项目投资增长7.5个百分点。占全部项目投资的28.8%,较去年同期提高4.9个百分点。

(八)市区与四县(市)增速同步回升。

前三季度,市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39.64亿元,增长12.4%,增速较上半年回升1个百分点。其中主城区完成固定固定资产投资1629.40亿元,增长10.5%,增速较上半年回升3.7个百分点。四县(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6.54亿元,增长10.2%,增速较上半年回升4个百分点。

(九)投资增速快于全省平均水平。

前三季度,我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仍居全省首位,占全省的比重为19.5%,较去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较去年同期前移3位。其中,服务业投资总量居全省第1位,占全省的24.6%,比去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较去年同期移1位;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量也居全省首位,占全省的34.3%,比去年同期提高3.8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位,较去年同期前移3位。(见下表)

 

前三季度全省各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增速

(%)

比重

(%)

浙江省

19061.67

11.2

100

杭州市

3716.17

12.1

19.5

宁波市

3363.54

12.2

17.6

温州市

2367.11

14.9

12.4

嘉兴市

1836.02

10.5

9.6

湖州市

1109.26

11.5

5.8

绍兴市

1982.41

8.7

10.4

金华市

1277.28

15.0

6.7

衢州市

646.99

5.1

3.4

舟山市

828.47

18.3

4.3

台州市

1328.60

9.8

7.0

丽水市

494.31

9.1

2.6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过快。

前三季度,我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逐月回落,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下降,房屋施工面积增幅回落,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从一季度30.0%,逐月回落至三季度的15.5%,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也由去年同期的75.2%下降至61.9%,下降13.3个百分点。房屋施工面积仅增长7.4%,增幅较去年同期回落9.5个百分点,其中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16.2%。房地产开发投资明显减缓,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量和增速。

(二)工业投资发展后劲乏力。

前三季度,我市工业投资总量偏小、增速下降、比重下滑、热点大项目不足,已对我市工业经济增长后劲造成一定影响。全市完成工业投资总量只居全省第4位,分别少于宁波、绍兴和嘉兴454.92亿元、398.67亿元和225.88亿元;增速居全省末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9.4个百分点,分别低于宁波、绍兴和嘉兴16.9、12.4和16.7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仅为15.5%,较去年同期下降2.8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6.7个百分点,分别低于宁波、绍兴和嘉兴15.2、33.7和28.2个百分点。 一是工业大项目缺乏。 前三季度,全市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416个,比去年同期减少24个,计划总投资1603.87亿元,下降5.2 %;完成投资373.0亿元,仅增长2.8%,增幅较去年同期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10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仅有28个,比去年同期减少4个,计划总投资516.31亿元,下降13.5%;完成投资93.77亿元,下降8.2%。 二是新开工项目不足。 前三季度,新开工项目992个,比去年同期减少141个,计划总投资574.31亿元,同比下降8.4%,完成投资251.12亿元,下降8.7%。其中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07个,比去年同期减少11个,计划总投资348.42亿元,下降9.4%,完成投资108.44亿元,下降8.1%。 三是制造业投资持续低迷。 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制造业投资480.54亿元,下降8.7%,降幅较上半年和去年同期分别扩大1和3个百分点。在制造业31个行业中,有20个行业投资呈负增长,其中家具制造业、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降幅分别达54.8%、48.4%、36.7%。 四是工业技改投资持续下降。 前三季度,全市工业技术改造投资下降15.6%,已连续20个月处于负增长区间。增速居全省倒数第一,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2.6个百分点,分别低于宁波、绍兴和嘉兴46、32.7和44.9个百分点。全市仅有下城区、拱墅区、西湖区、建德市和临安市保持增长,其余各区、县(市)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态势,降幅最大的为杭州市经济开发区(含前进园区)、滨江区、萧山区(含大江东),分别下降达48.6%、43.4%和42.8%。 五是机器换人步伐明显放缓。 反应工业企业机器换人的工业设备购置呈下降态势。前三季度,全市工业设备购置221.39亿元,下降8.8%,降幅大于全部工业投资4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38.3%,较去年同期下降1.7个百分点。 六是工业投资仅有六个 区、县(市)保持增长。 前三季度,13个区、县(市)及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除下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桐庐县、建德市和临安市工业投资保持增长外,其余各区、县(市)均呈下降态势。其中幅降列前3位的分别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含前进园区)、上城区和江干区,降幅达46.0%、44.3%和31.7%;工业投资总量居前3位的萧山区(含大江东)、余杭区(含钱江开发区)、富阳区降幅也达21.4%、3.3%和2.9%。(见下表)

 

 

前三季度各区县(市)工业投资完成情况

区 域

工业投资

(亿元)

位次

增 速

(%)

位次

工业技改投资(亿元)

位次

增速

(%)

位次

全市合计

577.29

--

-4.8

--

374.32

--

15.6

--

上城区

1.24

14

-44.3

13

0.90

13

-19.1

10

下城区

1.77

12

1893.6

1

0.10

14

61.2

1

江干区

1.25

13

-31.7

12

0.91

12

-8.1

7

拱墅区

10.0

11

59.2

2

2.59

11

0.9

5

西湖区

11.25

10

34.0

3

8.59

9

28.7

2

滨江(高新)区

14.01

9

-30.3

11

7.67

10

-43.4

13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含前进园区)

44.51

5

-46.0

14

22.21

7

-48.6

14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不含前进园区)

21.53

--

-19.5

--

15.03

--

-24.2

--

萧山区(含大江东)

165.71

1

-21.4

10

76.23

1

-42.8

12

萧山区(不含大江东)

72.53

--

-20.1

--

53.22

--

-33.2

--

余杭区(含钱江开发区)

85.94

2

-3.3

8

64.03

3

-10.3

8

余杭区(不含钱江开发区)

77.94

--

2.4

--

58.17

--

-6.2

--

富阳市

85.62

3

-2.9

7

66.45

2

-11.3

9

桐庐县

51.70

4

17.0

5

26.43

5

-6.3

6

淳安县

15.77

8

-13.0

9

9.56

8

-28.1

11

建德市

36.73

6

19.1

4

26.11

6

5.9

4

临安市

34.73

7

10.6

6

30.47

4

19.7

3

(三)民间投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

前三季度,我市民间投资比重虽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半壁江山,但增速大幅回落,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也呈下降趋势。全市民间投资2091.34亿元,增长6.8%,增速较一季度、上半年和去年同期分别回落15.4、3.9和18.5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3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产民间投资分别为10.90亿元、365.83亿元和1714.61亿元,分别增长59.8%、-12.5%和11.8%,增幅分别较去年同期回落49.4、7.1和25.4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贡献率33.3%,较去年同期下降达53.5个百分点。民间投资结构也不尽合理,仍以房地产开发投资为主,所占比重达68.2%;基础设施民间投资比重仅占4.5%,制造业民间投资也只占16.6%。

(四)产业集聚区和开发区投资持续低迷。

前三季度,我市产业集聚区和开发区投资明显减缓,缺乏新增长点,发展后劲不足。 一是投资增速大幅回落。 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169.56亿元,仅增长1.8%,增幅较上半年回落5.1个百分点。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不含前进园区)、滨江区和钱江开发区分别完成投资109.54亿元、 178.25亿元和22.31亿元,下降达29.7%、10.3%和30.9%。二 是工业投资大幅下降。 前三季度,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不含前进园区)、滨江区和钱江开发区分别完成工业投资93.18亿元、21.53亿元、14.01亿元和8.0亿元,分别下降22.3%、19.5%、30.3%和37.3%。其中,完成工业技技术改造投资23.01亿元、15.03亿元、7.67亿元和5.87亿元,分别下降达57.0%、24.2%、43.4%和37.5%。

(五)投资结构不尽合理。

今年以来,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仍依赖土地购置费的拉动。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土地购置费1248.97亿元,增长26.0%,增幅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3.9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8个百分点。剔除建设用地费后的实物投资2467.21亿元,增长6.2%,低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5.9个百分点。其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1855.19亿元,增长10.8%,增幅较上半年和去年同期分别回落1.4和1.9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3个百分点。

(六)区、县(市)投资发展不够均衡。

前三季度,我市投资总量最大的与最小的区、县(市)投资相差622.06亿元,增幅最高的与最低的相差55个百分点。全市13个区、县(市)和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总量居首位的为萧山区(含大江东),完成投资687.46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18.5%;余杭区和江干区列第2和第3位,完成投资分别为671.14亿元和371.38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8.1%和10.0%。总量列后3位的为上城区、下城区和建德市,分别完成投资65.40亿元、66.98亿元和97.19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仅为1.8%、1.8%和2.6%。增速最快的为江干区,同比增长28.2%,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6.1个百分点;列第2和第3位的为余杭区和拱墅区,分别增长22.7%和22.2%,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6和10.1个百分点。增速列后3位的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含前进园区)、滨江区和下城区,分别下降-26.8%、-10.3%和-6.5%。(见下表)

 

前三季度各区、县(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区 域

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位 次

增 速

(%)

位 次

全市合计

3716.17

--

12.1

--

上城区

65.40

14

12.0

6

下城区

66.98

13

-6.5

12

江干区

371.38

3

28.2

1

拱墅区

352.50

4

22.2

3

西湖区

313.92

5

4.8

11

滨江(高新)区

178.25

7

-10.3

13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含前进园区)

159.70

8

-26.8

14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不含前进园区)

109.54

--

-29.7

--

萧山区(含大江东)

687.46

1

7.4

8

萧山区(不含大江东)

517.90

--

9.4

--

余杭区(含钱江开发区)

671.14

2

22.7

2

余杭区(不含钱江开发区)

648.83

--

26.0

--

富阳市

251.63

6

13.7

5

桐庐县

142.40

9

5.0

10

淳安县

97.60

11

5.9

9

建德市

97.19

12

20.8

4

临安市

139.35

10

12.0

6

 

三、几点建议

根据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结合去年四季度基数较大的影响,以及当前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综合判断,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行压力仍较大,完成12%的目标任务难度较大,需进一步努力。为确保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后三个月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 挖掘潜力领域投资,“对症下药”加快建设进度; 二是 积极推进一批项目尤其是重大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难题,确保项目及早开工; 三是 拓宽项目资金融资渠道,下大力气破解资金瓶颈制约,加大金融对投资建设的支持力度; 四是 重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储备。坚持重大项目招引和中小项目招引并重。围绕区域产业定位和规划,加大招商引资和选资力度,按照规划产业定位,研究制定项目招引思路和对策,开展专业招商、特色招商活动。引进项目和培育项目并重,做到加快实施一批、招引储备一批、深入谋划一批,形成重点项目滚动发展的良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