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物种基因珍贵宝库 杭州筑紧生物多样性保护网
“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的共同家园。近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在云南昆明举行,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主旨讲话中,习主席特别讲到了不久前红遍全球的云南大象的故事。
在杭州临安区,也有一群珍贵的华南梅花鹿野生种群备受关注。在全球最大的华南梅花鹿野生种群栖息地——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花鹿从原来的80头增加到了现在的近300头,它也是现存梅花鹿中最濒危的物种之一,被《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级”物种。
在数代人的精心守护下 华南梅花鹿种群数量稳步增长
清凉峰保护区千顷塘保护站海拔1100米往上的山地草坡里,游人止步的核心保护地带,是浙江仅有的野生华南梅花鹿栖息地之一。
在被称为梅花鹿“天选之地”的茂密山林里,梅花鹿、穿山甲等320多种脊椎动物、2500多种昆虫、43种野生珍稀濒危植物,在清凉峰保护区自由生长,繁衍生息。
“鹿爸爸”章叔岩是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千顷塘保护站站长,在清凉峰住了30余年。他回忆说,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野生华南梅花鹿生存区域在急剧缩小,清凉峰所在的天目山地区是其中之一。猎杀和栖息地的减少是其种群数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1985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成立了龙塘山省级自然保护区,1998年,又在此基础上成立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那以后,清凉峰野生华南梅花鹿的保护工作才真正意义上正规化、专业化。
清凉峰林木茂密,植物资源丰富,即使在冬季,也有很多种灌木和草本可供梅花鹿采食,可以说,它是一个适合梅花鹿生活的天选之地。
近年来,这个保护区的物种越来越丰富,红外相机捕捉到了包括华南梅花鹿和白颈长尾雉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及猕猴、青鼬、白鹇和勺鸡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内共20余种动物的10万余张照片。
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在长达几十年的精心保护下,这里的华南梅花鹿种群数量从建区前的80头左右增长到目前的200—300头。去年,在这里还第一次发现了野生中华穿山甲的活动影像资料,这也是杭州市境内由红外线拍摄到的野生中华穿山甲的首次记录。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守护得来不易的物种基因宝库
山水有诗意,人景共益彰。在杭州市临安区,有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大明山省级地质公园、太湖源省级森林公园、昌化省级森林公园等9个市级以上的自然保护地。这里是浙西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长三角不可多得的物种基因宝库。
这里的物种有多丰富?据历史资料整理形成的初步物种名录,临安区共有高等植物、陆生脊椎动物等7836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0余种,占全省总数的50%以上;其中有穿山甲、大灵猫、小灵猫、云豹、金钱豹、黑麂、华南梅花鹿、白颈长尾雉、中华秋沙鸭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2种;苏铁、南方红豆杉、普陀鹅耳枥等国家一级保护维管植物9种。
依据2021年2月新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临安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新增了13种。兽类、鸟类分别增加了5种和7种。2021年5月在临安进行水生维管植物和周丛藻类的调查期间,接连发现居群面积约600平方米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莼菜和5000株左右超大面积中国特有濒危水生蕨类植物——中华水韭。
这背后,离不开临安多年来的生态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各项举措。它也是杭州全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战略行动的一个缩影。
记者了解到,我市生态保护红线正在进行调整和优化。“待我市生态保护红线调整优化成果随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批后,会和西湖、运河等世界遗产保护识别方式一样,沿红线边界打下一个个可识别的桩界,明确指示生态保护红线的管控范围。”相关负责人表示,届时,对于人为活动风险较大的重点区域采用智能监测和预警装置,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的线上监管巡查系统,探索形成全域生态保护红线智慧监管“一张图”,并将相关成果接入城市大脑,持续提升我市全域生态保护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省、全国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现生态保护红线智慧化监管探索“杭州经验”。
(杭州日报 通讯员 陈爱民 记者 史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