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艺程,美院人的抗战历程

26.08.2015  10:35

  两周来,在杭州南山路的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内,美术馆副研究馆员张素琪每天忙着布展——9月3日,由学校宣传部和美术馆联合主办的“烽火艺程——中国美术学院师生抗日文献作品展”将在这里拉开帷幕。

  “很多人都不知道,抗战期间中国美院也有一段长达8年的西迁办学历程。”张素琪说,此次展出的都是美院师生、校友以抗战为主题创作的艺术作品,有创作于抗战时期的,也有新时期的新创作。展览以文献、图片为主,包括木刻版画、油画等近60幅作品,有不少是珍贵的艺术原作。用美院人自己的话说:“这既是对过去的回望,也是对当代美院人的激励。

  跟随张素琪来到展厅入口,一幅两米高的主题壁画映入眼帘。画面上,拿枪的士兵正握紧拳头呐喊:“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这幅落款为美院前身“国立杭州艺专”的巨幅宣传壁画,是1938年学校抗敌宣传画队在长沙八角亭创作的。

  用这幅画来总结美院人的抗战历程,或许是最贴切的——国破家亡之际,全民族同仇敌忾,没有谁可以置身事外。美院师生们最好的武器,就是手中的画笔。

  “正当学校将筹备建校10周年大庆的时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七七事变’,宁静的艺苑里掀起了抗日宣传运动。”美院校友、著名画家吴冠中曾在回忆学校西迁往事时写道。1937年11月,学校被迫开始向西迁移,辗转10次,途经诸暨、江西贵溪、湖南长沙、云南昆明等地,最后到达重庆,行程约6000公里。走出象牙塔的美院师生们,沿途绘制了各种抗日宣传画。

  吴冠中在自传《我负丹青》中清晰地描述了当时的场景:“李超士老师画了一个人正在撕毁日旗,题名‘日旗休矣’;方干民老师画一个穿木屐的日本人被赶下大海;吴大羽老师画一只血染的巨手,题款为:‘我们的国防不在北方的山岗,不在东方的海疆,不在……而在我们的血手上。’绘画系同学分成小组,在杭州大街墙上画抗日宣传画……

  美术馆里静悄悄的,踱步一幅幅作品间,那一张张悲愤的面孔、一个个握紧的拳头,似乎穿越了历史,随时准备冲出画面,喊出抗战到底的宣言。

  凝望着墙上胡一川的版画《卢沟桥战斗》,中国美院美术馆老馆长杨桦林眯起了双眼。版画上刻着四位战士,动态各异却又紧密团结;画面采用逆光处理,高举的拳头、呼喊的嘴型、坚毅的侧面线条,都给人极为深刻的印象。

  “‘七七事变’后,当时还年轻的胡一川立刻以高涨的情绪创作出了这幅作品。”杨桦林解读说,“你看,虽然没有细腻的面部处理,但寥寥数笔,画面却极具张力和冲击力,生动地传达出了作者对于抗战者的无上敬意。

  在烽火连天、辗转流亡的抗战时期,木刻成了美院师生最经济有效的宣传工具。环顾展厅,这样的木刻作品还有很多:江丰的《囚徒》、徐甫堡的《农民的悲哀》、吴劳的《民兵》……简单的刀笔背后,蕴藏着的是高昂的民族斗志。

  这些创作于民族危难时刻的作品,不仅展示着美院先辈们的艺术才华,更凝结着他们深沉的家国情怀。这一切,恰是当代美院学子竭力探寻、渴望继承的精神传统。开学以后,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胡钟华还将上校史教育课,为新生讲述这段历史。

  展览临近开幕,绘画艺术学院学生韩荣主动要求参与布展。“漫漫西迁路,写满了美院人的满腔悲愤与家国使命。”就在上个月,他和16位同学一起参与了学校组织的重走西迁路校史寻访活动。

  同学们来到了当年国立艺专旧址——昆明晋宁县,开启了一场横跨70年的对话——在当地高5米、长50米的墙上作画。沿着时间轴,同学们从抗战打响画起,一直画到了抗战胜利,只用了一天时间,他们就完成了以抗战故事为内容的墙绘。韩荣深有体会地说:“这次寻访,让我们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真正开始思考艺术的意义,也终于明白,要用艺术的表达,引导群众建立正确的世界观。

  “皇皇者中华,五千年伟大的文明……我们以热血润色河山,不使河山遭蹂躏。我们以热情讴歌民族,不使民族受欺凌……”走出展厅,这首创作于抗战时期的美院校歌,仍在耳边回荡,雄浑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