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科学家浙大讲座火爆异常 韩春雨从籍籍无名到科研大咖

04.06.2016  00:14

韩春雨讲座现场。

   浙江日报杭州6月3日讯(记者 李文芳) 韩春雨来浙大医学院的消息3天内传遍了校内外。6月2日这天,来自浙江大学、省内外高校等上千人共同目睹了这位“网红”科学家的风采。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次讲座“远超意外”,没想到现场如此火爆。

  韩春雨是谁?他就是搅动中国生物学界一池春水的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让他一夜成为科学“明星”的,是今年5月8日“知识分子”微信公众号发表了对韩春雨的专访,报道了他5月2日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发表的一篇关于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成果。这项成果打破了基因编辑技术的国外垄断,实现了中国高端生物技术原创零的突破,引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竞相报道,业内人士和网民纷纷点赞。无显赫的学术头衔、无优越的实验条件、无海外留学游学背景,从籍籍无名的“三无”科学家到科研大咖,韩春雨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科研故事?

  会场火爆临时变更

  记者提前半个小时赶到韩春雨讲座最初公布的地点——浙江大学医学院学术报告厅,仅能容纳250多人的报告厅已座无虚席,后排临时增加的座椅上、前排靠窗的一排高脚凳上都坐满了学生。不一会儿,报告厅就被挤得水泄不通。由于现场太过火爆,加上报告厅无消防通道,出于安全考虑,组织者将报告地点临时改到蒙民伟楼可容纳上千人的225报告厅。

  于是,在通往蒙民伟楼的路上,全是急匆匆奔跑的身影。记者也跟随人群冲了出去,以最快速度赶到蒙民伟楼。此时,偌大的报告厅迅速被人群挤满,保安人员开始维持秩序、限制人数。9时半,韩春雨入场,台下的掌声瞬间淹没了之前的嘈杂。

  深棕色的冲锋衣,黑色宽松运动裤,脚踩一双登山鞋,双手随意插在裤兜,脊背微驼,露出标志性微笑,韩春雨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个腼腆的大男孩。在他的师弟、浙江大学医学院的沈啸研究员介绍后,韩春雨走上讲台,分享他和团队科研成果及背后的故事。

   新型基因编辑工具

  什么是基因编辑?通俗地说,就是能够进入活细胞里的“手术剪”,可以精确剪开某个特定部位,从而改变基因的表达以及蛋白的形状和功能。韩春雨团队的研究成果NgAgo/gDNA,是一项通过DNA作为介导寻找替换目标的基因编辑技术。

  韩春雨介绍说,基因编辑技术目前学界公认先进的是第三代以RNA为导向的CRISPR/CAS9。但韩春雨不甘于随波逐流,他较早关注Ago这个庞大的蛋白质家族,期望从中找到新的基因编辑工具。漫长的知识积累与夜以继日的实验让韩春雨抓住了时机。2014年,国外的两篇论文明确提出了两种蛋白质在基因编辑方面的可能。这让韩春雨极其兴奋,让他坚定了从Ago找到突破口的信心。

  看文献与做实验一样,是个“技术活”。韩春雨说,看国外文献时,除了要学习他们的实验方法、英文写作外,还要揣测他们的科研思路是什么,然后学习他们,最终超越他们。“该出手时就出手。”韩春雨说起这些,自信又风趣。

  令韩春雨内心无限“膨胀”的是2014年5月的一天,韩春雨团队在河北科技大学分子药物学研究室里,在各种简单的容器中,取得了独创性的成果,并且同时发现了不止一个基因编辑工具,验证了他们之前的所有设想。成功了!因为太兴奋,那天晚上两点多,韩春雨从学校翻墙回家(全场发出笑声)。他说,从来没有哪次步伐如此轻盈!

  走出一条科研路径

  对业内将NgAgo称为第四代基因编辑技术,韩春雨很谨慎地说:“从思路上NgAgo与CRISPR/CAS9是一致的,但是确实具有一些特点,至于能否成为第四代基因编辑技术,还需要更多科学家进行研究。

  正如NgAgo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新基因编辑领域的大门一样,韩春雨走出了一条从籍籍无名的科研工作者到科学大咖的科研路径,让更多泡在实验室中的基础研究科学家看到,对科研的热爱、坚持、创新可以产生出无限可能。

  近两个小时的讲座激发了台下师生的热情,不少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老师纷纷提问,相互切磋。来自浙大生命科学学院的朱博士告诉记者,韩春雨的讲座让他更加觉得生物科学是个奇妙的领域,希望自己能够在科研路上像韩春雨一样,坚定方向、勇往直前。

  讲座结束后,记者单独采访了韩春雨。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里,他的电话响了3次,他太忙了。

  韩春雨告诉记者,5月以来的很多时候,实验室外面全是排着队等待采访的媒体,他只能挤出有限的时间做实验。每次出差外地,他都会让团队成员高峰坚守实验室,并时时电话沟通实验进程,而他自己的实验时间只能占用原本休息或娱乐的时间。“实验是科学家立身之本。”他再次强调这句话。对于想寻求合作的单位和个人,韩春雨说,团队对科研合作持开放态度。

  实验室内玩紫砂壶、书包里时常背着古琴谱、闲暇时读读古典文学、出门在外拎着用了多年的塑料水壶——生活中的韩春雨,就像武侠小说里的蒙面侠客,我行我素地行走在科研这条路上,颠覆着人们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

  亲历韩春雨讲座前后,看到学子们对韩春雨追星般的热爱,记者发现,这是一个仰慕科学家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