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建成火灾最大隐患?11月18日至今浙江已有14人葬身火海

24.12.2014  13:12
   

   浙江在线12月24日讯 (钱江晚报首席记者李阳阳/文李震宇/摄梁津铭/制图)“ 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费翔的歌声曾在冬天里温暖了不少人的心窝。

  可直面一场真实的火灾,往往只余心痛——冬季向来是火灾高发期,今年入冬以来,浙江火灾的频率有点高,特别是亡人火灾多发——不完全统计,自11月18日以来,浙江省内发生的火灾至少已经造成了14人死亡。

  最近的悲剧想必大家还记得:就在一周前,杭州滨江长河街道的房子突然起火,一对小夫妻葬身火场。

  连日来,钱报记者走访了杭州、宁波等地,其中也包括发生亡人火灾的现场,调查发现“违章建筑、通天房、三合一”俨然成为浙江地区火灾隐患的典型,在这一环境下,相同类型、相同教训的火灾频发。

  其实,从2014年年初开始,浙江各级消防部门就展开了火灾隐患排查。但钱报记者调查发现,很多都是老隐患、老问题,年年榜上有名,但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整改进展并不顺利。

  就在钱报记者采写这篇调查报道时,一场规模空前的消防安全整治行动已经在全省启动,首次由浙江省安全生产委员会牵头消防安全大整治,要求直接下达至各级政府。

   通天房、三合一、违章建筑

   火殇难愈背后有病根

  先来看一组公开数据:

  11月18日,瑞安塘下镇民房火灾,一家3口不幸遇难;

  11月24日,温州瓯海区家庭作坊火灾,致3人死亡;

  11月29日,慈溪德梅快餐店火灾,一家4人死亡;

  12月8日,乐清柳市镇一民房发生火灾,2人死亡;

  12月13日深夜,杭州滨江出租房火灾,2人死亡。

  除了亡人火灾,还有很多火灾也损失较大,比如12月1日,温州鹿城区一槽罐车发生爆炸并引燃周边仓库起火,所幸处置及时,仅造成2人受伤。仅隔两天,杭州下沙百诺电子厂火灾过火面积2600平方米。

  火灾频发的背后,有其偶然性,但其中不少的火灾原因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比如杭州下沙百诺电子厂仓库堆放大量易燃物,加工区和产品临时存放处的安全距离不足;而温州瓯海区家庭制鞋作坊违章搭建简易棚,擅自将民房改变为生产经营用房。

  从上周开始,钱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类似的“通天房”、“三合一”、“违章建筑”已经成为浙江火灾隐患的老大难问题。

  所谓通天房,是一种浙南特有的乡镇居民住宅建筑模式,楼梯置于房屋中间,房子底层与顶层楼梯贯通,因为历史原因,在温州非常常见。同样由于其特殊的建筑结构型式,使得发生火灾后,形成烟囱效应,大火10秒钟即会吞没楼梯间,极易造成伤亡,且灭火救援很困难。此外,通天房房间较多,出租房内人员流动性较大,“11·18”火灾事故死亡的一家三口就是来温务工的四川籍租客。据温州消防部门统计,2014年发生的亡人火灾事故,有66.7%发生在通天房,因通天房火灾死亡的人数占73.7%。

  “三合一”(也叫“多合一”),指的是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等一种或几种用途混合设置在同一连通空间的场所,在杭州、宁波等地也同样典型。在江干区彭埠镇,有统计的三合一场所已经达到1380个。

  ●我看到的:上周末钱报记者就在五堡社区看到,大量的私人制衣厂,正赶着制作冬衣,然而一楼作为厂房,二楼以上住人的情况非常常见。在宁波慈溪市胜山镇天龙服饰厂,钱报记者看到,这是一个典型的家庭作坊,四层农民房的一楼、二楼被用于住宿,三楼和四楼是生产加工服装和堆放货物的地方,虽然墙上挂着灭火器,但问了好几个员工都表示不会使用。

  违章建筑是火灾隐患的又一难题。在杭州城站火车站正对面,有一条长约2公里的小街,违建超过8000平方米,名为始板桥直街,然而当钱报记者走进这条街时,眼前的一幕感觉是换了一个城市,随意搭建的违章建筑已聚点成“海”,通道内宽度仅够三轮车通过,而两边的商业却很发达,吃喝住玩,样样有,雨棚、电线把一户户商家连在了一起。

  11月22日中午,始板桥直街101号发生火灾,消防车赶到后却开不进去,消防战士不得不铺设长距离水带灭火。“幸亏当时报警及时,及时控制住明火,否则非常容易形成火烧连营。”参与救援的消防官兵,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还是一阵后怕。

   同类火灾频发

   这把火为何灭不了

  相同类型、相同教训的火灾为何频发?

  相关部门负责人向钱报记者坦言,很多都是老隐患、老问题,年年榜上有名,但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整改进展并不顺利。这些老问题之所以长期存在,除了历史原因,还因为量太大、面太广。

  据统计,浙江全省除了70万家企业之外,有250多万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此外还有大量时开时关、东腾西挪的“游击户”和180多万户出租房屋。“此类单位的责任最难落实、基础最薄弱、管理最混乱、风险也最大,是火灾事故最为高发、频发的区域,也是消防安全监管难题。”

  另一个原因,消防基础设施已经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城市化越来越快,不少乡镇、农村规模都已达到小城市的标准,但各地监管力量和制度却略显滞后,社会消防管理能力无法跟上经济社会发展速度。

  在很多地区,一些建筑未办理建设、规划、消防等手续就投入使用。“区域性火灾隐患数量大、分布广,由于其涉及行业多、整改难度大、整治周期长,各地一直没有坚持采取有效的治本措施和防控手段,火灾形势很容易出现反复。”

  除此之外,全省2000多万外来务工人员催生了大量出租房,形成棚户区、城中村,火灾等安全隐患较多,而且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普遍比较淡薄,往往既是火灾事故的制造者,又是受害者。

  ●我看到的:以杭州下城区石桥街道的百货购物中心为例,这是一个老市场,但这里至今没有任何消防审批,连辖区消防执法人员提到它都发出这样的感叹,“这个地方一旦发生火灾,是最有可能‘火烧连营’的”。

  虽然已经多次被挂牌督办,但是整治进展并不够快。“这么多经营户,如果要改造,钱谁来出?改造期间这些商户如何为生?如果要取缔,更是难上加难。”街道的干部对此也很无奈。

  2014年在杭州的消防隐患整治中,位于武林路的白鹿鞋城整体搬迁算是成功案例,可是为了这一天,各级部门努力了10多年,除了补偿,还有商户的安置问题。

  在城中村、棚户区,消防隐患排查更加困难。“房东能盖一间算一间,都是直接能产生效益的,而且很多人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靠社区查出根本没人理你。”今年4月,杭州常青村被曝光“空中城中村”,对此社区工作人员也很无奈。

  居住在这里的大都是外来务工人员,面对安全隐患,他们未必不明白,可也有自己的理由,“这里便宜,别的地方安全,可我们住不起,你说咋办?”

   痛定思痛:

   一场空前的消防安全整治

  一旦发生大火,必然会引来大检查。今年11月份以来,全省11个支队、106个大队检查单位1.37万家,发现隐患2600处,下发处罚决定书670份,拘留6人。

  其实,自从年初开始,全省消防部队还结合“三改一拆”、“四换三名”等工作,开展了重大火灾隐患集中整治专项行动:至11月,全省共排查出重大火灾隐患单位1108家,区域性火灾隐患276处。“消防局明确提出每日一查的刚性要求,消防监督员每人每月至少检查20家单位,要做到检查一家、培训一家、合格一家、放心一家。”

  浙江省平安办还通报了9月、10月平安建设暗访情况,检查的45家劳动密集型企业,有33家存在问题,占总数的73.3%。

  进入12月,一场规模空前的消防安全整治行动已经展开,并将持续到2015年年底。钱报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这次由浙江省安全生产委员会牵头,成立了以分管省领导为组长的专项治理领导小组。这是第一次由安委会部署消防安全专项治理。

  不过,相关负责人也坦言,要想从根本上减少火灾发生率,必须有更长远的打算。

  目前,浙江省政府已经明确,将在全省各县(市、区)开展综合治理体系建设,以36个区域性火灾隐患县(市、区)、39个乡镇(街道)为重点,核心在于“领导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组成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隐患整治治标,体系建设治本,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也只有各项消防安全责任明晰了、落实了,火灾隐患整治工作才能有序推进。”

 

(本文来源: 浙江在线     责任编辑:毛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