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海“绿岛”的治水之道
位于宁波市境东北部的镇海区,并不是一座地理意义上的岛屿。 它镶嵌在东海沿岸,东屏舟山群岛,西连宁绍平原,南接北仑港,北濒杭州湾,与上海一衣带水,被21公里长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河网拥抱着。它玲珑身形,却寄托着当地人记忆里的“绿岛情结”。
那时的阳光,因为水蓝天蓝,是蓝的;海风,因为草绿树绿,是绿的;灯光,因为海鲜的煸炒和街市的热闹,是有人情味的。燕雀,如琴键起落;花卉,似果盘铺缀。提起镇海人最惬意的事情,莫过于夏日里,嘬完蟹钳,吃饱西瓜,乘着凉风,沿江遛弯去。九龙湖,碧如翡翠,平如冰镜;郑氏十七房,小河套大河,小桥映流水。
只是这番“绿岛景象”,随着经济的发展,淡出了焦点。现在,外界提起镇海,赞誉更多的是它傲人的教学质量,以及为宁波工业发挥的支撑作用。
为了建设美好家园,近年来,镇海认真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结合全省“五水共治”的大背景,以治水为破题口,带动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再次迈入“绿岛新时代”。
“控源头”,行业整治与产业提升相结合。你会发现高污染的企业少了,农家乐产业以绿水青山为战略资源,衍生“美丽经济”。
“清河道”,排涝工程与环境提升相结合。姚江东排、镇海东排,两大东西走向的行洪通道不但提升了镇海的排涝能力,也发挥了平衡器作用,为宁波防洪排涝作出贡献。
“重监管”,河道保洁与常态管理相结合。今日镇海比之过去,多了一番现代休闲风情。沿江边,状似棕榈树的连排植被长叶如发。水清了、岸绿了、河畅了、景美了!高大上的绿轴体育公园延展出里约奥运的热情,“梳洗干净”又迎客的九龙湖镇开启农家乐的黄金时代……今日的“绿岛”有它津津乐道的新故事。
要生态环境,也要经济效益
经济发展,是否以生态环境作为代价?反思过往,镇海的答案是否定的。
入选“中国产业集群经济示范镇(街道)”的九龙湖镇,曾因小小的紧固件,托起37亿元的块状经济。全镇26家酸洗企业,在为镇海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给周边环境、特别是水环境带来了恶劣的影响:不少企业把含有大量铁离子的生产废水直排入河,昔日清澈的长应河成了村民口中的“黄河”。水质沦为劣V类水,内河水功能基本丧失,农田浇灌成为摆在农民面前的一大难题。
“五水共治”,雷霆出击,打响了镇海行业整治与产业提升的规模战。在镇海看来,这里“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被淘汰的生产方式”。而镇海要用实践证明:产业发展是可以与生态保护达成良性互动的。
在九龙湖镇的西河村,每家紧固件企业按照《金属表面酸洗(紧固件)行业三年整治提升行动计划》实施“一厂一策”方案。企业一律推行清洁生产,淘汰落后的淬火、发黑、酸洗除锈等工艺,改用先进工艺和设备。改造后企业的劳动效率至少提高了6倍,废水排放量比原来减少了80%以上。
2015年1月,总投资约1亿元的九龙湖镇紧固件集中酸洗中心正式投产。2条台湾引进、工艺一流的全自动大型环保自动酸洗流水线,配合2套废气处理系统,1套废水处理和废水回用系统,开展作业, 年加工处理能力达36万吨。
镇海出台了《关于重污染行业深化整治促进提升工作的实施细则》,投入15.7亿元,全面整治化工、印染、造纸、制革四大重污染行业。今年4月启动的工业园区(集聚区)企业雨污分流改造专项工作,计划到2018年,完成辖区内13个工业集聚区1000家企业的雨污分流改造。届时,镇海企业内部的雨污分流率有望达到100%。
与工业整治齐头并进,镇海农村污水治理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样是九龙湖镇,“横溪模式”成为了农村污水治理的样板工程。
针对横溪自然村民居沿溪而建的分布特征,以及当地农家乐餐饮业发达的经济特点,镇海因地制宜,个性化打造“横溪管网收集模式”——将村民家洗涤、餐饮、卫生间等生活污水、全村公共厕所化粪池污水、农家乐餐饮污水分别接入收集管网,集中处理;并针对农家乐餐饮污水含油量较高的特点,定制玻璃钢隔油池,按季清掏浮油。
“横溪模式”生态化打造“横溪污水处理模式”——在以往“厌氧+微动力人工湿地”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水生植物塘+土地渗滤处理系统”环节。污水进入水生植物塘沉淀降解,再进入土地渗滤处理系统,排放到溪坑。不但污水处理质量大大提升,而且处理工程与美人蕉复绿等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助力了九龙湖景区旅游、农家乐产业的大发展。
数据显示,2015年,横溪村全年接待游客26.04万人次,经营性收入达1137.76万元。2016年“五一”期间接待游客2.13万人次,经营性收入95.85万元。原先,横溪村等4个自然村合并成的九龙湖村是镇海区的经济薄弱村。但现在依托山水风光和乡村旅游业的大开发,许多招牌农家乐一年的收入已由过去的几万元,翻了好几番。
镇海区五水共治办表示:“横溪模式”包括收集、处理、建设、监管等一整套创新做法,镇海150个农村污水处理项目中,已有84个项目复制“横溪模式”展开治理。截至目前,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就阶段性治污效果而言,工业产业与农村污源的控制治理,不但大大改善了全区的生态环境,更为产业发展争取了新的经济空间。
有防洪排涝功能,也有靓丽自然风景
镇海是典型的河网水乡,全区河道总长382公里,水域面积2.62平方公里,河网水面率3.27%。“五水共治”以来,提升河道行洪能力被放到了重要位置。
近年来,镇海大力推进水利骨干工程建设行动,构建“三纵三横”的排涝格局。总投资18亿元,全长24.3公里的镇海东排南线工程,已完成河道建设22.3公里;总投资约9.5亿元,全长23.1公里的姚江东排镇海段工程已全线贯通。
区五水共治办介绍:“重点实施这两条东西走向的骨干行洪通道,将镇海的河道排涝标准提升至20年一遇。这有效改善了江北镇海片区的排涝能力,缓解了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多方面因素带来的防洪排涝新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镇海还把探索“岸下治标+岸上固本”的河道管护模式贯穿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累计完成35.28公里河道修复、93公里河道清淤、24条水环境较差河道的治理提升工作;实现92万平方米景观绿化河岸。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休闲风景又覆雄镇,老百姓直言:“记忆中的‘绿岛’回来了。”
一到周末,庄市街道附近的居民,就会带着孩子老人前往新落成的绿轴体育公园。这里不但有高大上的体育场馆、一应俱全的运动设施,更有迷人的自然风光。岸上合欢、香樟,岸边再力花、旱伞草,河面狐尾藻,这让绿轴公园名副其实,浸润在一片绿意盎然、水清河畅的风景中。
在镇海的母亲河——中大河上游,秦山溪坑小流域治理工程,消除了洪涝隐患对村民的困扰。同步建成、满是绿植的堤岸,成了体验秦山民宿风情的一道“开胃菜”。
在宁波市“治水强基”建设重点项目——新泓口强排泵站工程附近,21万平方米的绿化葱茏勃发。不少居民反映,2013年这里还是违法建筑与垃圾的集中地,如今,借由“五水共治”的东风,这里的违建被连根拔起,各色花木成了“绿岛”东大门的颜值担当。
“绿岛”回归,是镇海“五水共治”的 “试金石”。“岸下治标+岸上固本”模式,一方面“水下发力”,以治理“黑臭河”为焦点,大力推进水清泥净的生态河道点亮工程;一方面“岸上断污”,在宁波市率先实行工业企业“刷卡排污”,治理畜禽养殖粪水、净化农村生活污水、削弱农田肥药废水,促成了今日镇海“五水共治”的时效与实效。
须立竿见影,更须绿水长流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镇海“五水共治”立竿见影现初效,后续发展如何,长效机制是关键。
在庄市街河,当地的老住户指着如今清澈的河道,为第三方专业河道保洁队竖起了大拇指。“以前河道垃圾多,管理落实差,区里推出的河道保洁‘七个一’工作法,引进市场运作机制,鼓励公众参与,出了不少力。”
老伯口中的“七个一”工作法,究竟好在何处?
第一个“一”是“家底一张图”。镇海有多少河道,每条河多长、多宽、始于哪止于哪,统一“建立身份证”。完成《镇海区内河(湖)水环境治理专项规划》“大拼图”,确保每个片区每条河道都有“归属”。
第二个“一”是“责任一套法”。成立“镇海区河道保洁中心”,将河道保洁养护纳入考核,写入村规民约,明确区、镇(街道)、村三级管理的责任主体。确保河道保洁市场化、保洁公司管理网格化。
第三个“一”是“制度一道令”。《镇海区河道保洁实施办法》,明确河道保洁定时间、定河段、定人员、定船只、定责任、定措施。严格要求河道实行8小时动态保洁制度,全面落实资金保障。
第四个“一”是“融合一把剑”。“一河有四长”,“河长”“河段长”“河道警长”和“民间河长”。引导“公众共治”,有效克服因“河长”“河道长”身兼多职且非专业造成的监管、巡查、处置“短板”。
第五个“一”是“考核一把刀”。对河道保洁情况实行一日一检查、一月一考核、一季一通报。考核结果直接与区财政保洁拨付资金相挂钩,做到有考核、有奖罚、有通报。
第六个“一”是“创新一键通”。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第三方专业保洁队伍,推行GPS动态管理系统,实时监测保洁动态。实施河道生态放养,增强河道自净功能。
第七个“一”是“宣传一盘棋”。整合多端媒体,搭建舆论监督举报受理平台,深度曝光 “脏、乱、差”河道,强化宣传引导,提升居民爱河、护河意识和素养。
5年来,镇海共累计落实保洁资金2712万元,8小时动态保洁河道总长达341公里。河道是水的载体,是“绿岛” 活力的经脉。很清,很浅,源于这里;很深,很远,始于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