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文化 吐露芳华

13.12.2014  11:46

  12月2日中午,冒着蒙蒙细雨,72岁的曾德衡亲自到澳门新马路街口为记者引路。身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澳门神像雕刻的代表性传承人,他家的老店已经在这条街边的巷子里经营了80多年。

  新马路是澳门最繁华的街区,两旁全是年逾百年的西式古典建筑。2005年7月,这里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回归祖国后,澳门在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对文化和历史的重视日益加强。这座美丽的小城,正以文化旅游休闲之地取代以往的赌城形象,唤回人们对其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记忆。

  提升文化自我认同

  古老的教堂、西洋式炮台、中国沿海第一座欧式灯塔、中西风格结合的民居,以及相邻的广场和街道构成了“澳门历史城区”。2005年7月,在南非举行的第二十九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澳门历史城区”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三十一处世界遗产。

  曾德衡认为,申遗成功让澳门人通过来自世界的肯定提升了文化自我认同,大大增强了文化归属感。让曾德衡尤为自豪的是,他家传的“澳门神像雕刻”技艺,在回归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截至2013年底,除“澳门神像雕刻”外,澳门还有“粤剧”“凉茶制作技艺”“南音说唱”“澳门道教科仪音乐”和“鱼行醉龙节”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粤剧”还于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局长吴卫鸣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先辈留下的珍贵文化资产,也是未来澳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更是澳门保持文化根基和彰显文化多样性的地区软实力。他介绍,从2005年成功申遗至今,澳门历史城区在保育中发展,在发展中保育,为澳门带来了世界级的知名度,更使澳门旅客的数量直线上升,从2005年的1870万人次,达到2013年的近3000万人次。

  文化是历史更是现实

  溶溶的月色下,淡绿色的西式古建筑高大静谧,门前一棵几人环抱的老榕树无言地诉说着悠长的岁月。12月2日晚,站在已有150多年历史的澳门岗顶剧院里,吴洁玲介绍起这座剧院的历史——兴建于1860年,昔日为澳门葡萄牙人的大会堂和土生葡人聚会之地,现在已经成为普通澳门人的娱乐场所。

  1999年,吴洁玲6岁。如今,澳门回归将满15年,她也已经是澳门大学大四的学生,同时还是澳门文物大使协会的文物大使。她介绍,被政府和百姓视为“宝贝”的文化遗产,并没有被高墙大院阻隔,而是与人群、街道融为一体,而且大多免费对公众开放。已有400多年历史的巴洛克建筑玫瑰圣母堂,是全城举行音乐会场次最多的教堂。澳门的地标性建筑大三巴牌坊,则是室外摇滚音乐会、拉丁大巡游的重要舞台。

  与其他世界文化遗产不同,澳门历史城区不只是历史,更是现实;不仅是景点,更是百姓的真实生活。“作为文物大使,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让更多人认识到,澳门不仅有博彩,还有这么多宝贵的历史遗产。”吴洁玲说。

  打造文化永续之城

  回归后,国家支持澳门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打造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吴卫鸣表示,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一直致力于文物保护、艺术活动、文化创业等,努力将澳门打造成“文化永续之城”。

  在特区政府文化局主导下,澳门艺术节、澳门国际音乐节及澳门拉丁城区幻彩大巡游等活动已成为当地重要的年度节庆活动。曾德衡老人告诉记者,生活在澳门这个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区,你经常会看到很多精彩的演出就在街道上进行,有时在大三巴,有时在主教堂,有时在某个广场,“让你真真切切感受到澳门历史的重现与旧城的活力。

  近年来,澳门特区政府文化产业委员会、澳门创意产业协会、澳门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相继成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能实现产业创新,扬长避短,从根本上提高澳门经济竞争力。”吴卫鸣表示,澳门经济结构的局限性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澳门经济转型,文化创意产业无疑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不二选择。而以澳门历史城区为代表的澳门文化,其独特性、开放性、多样性也为艺术家、设计师提供了灵感和创意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