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每日电讯杭州滨江:引入PPP模式创新治水

27.12.2016  18:02
杭州滨江:引入PPP模式创新治水
( 2016-12-2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浙江省“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实施第三年时,杭州高新区(滨江)创新治水方式——引入PPP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并交出历年来最好治水成绩单。

    “PPP”模式治水,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从今年起,杭州高新区(滨江)试图从“台风不看海”转向“夏日能游泳”的治水新局中,而引入PPP模式,更是开创了全国治水模式的先河。

  滨江区政府所购买的治水服务对象,是辖区内的企业聚光科技,其产业领域已经从大气河道等环境监测,拓展到河道环境治理。滨江区河道监管中心主任杨寿国说,“这么做的目的,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事实上,这种政府购买公共产品和专业服务的模式,效果也是立竿见影。从华家排灌站的航拍图来看,站外钱塘江一侧,滔滔江水略显黄色,而站内华家河一侧,已是碧水蓝天。

  林杰是聚光科技“滨江河道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的项目经理,他解释称,“我们主要是对钱塘江引进来的江水进行预处理,去除泥沙和悬浮物。现在排到华家河的水,透明度在2米左右,基本能够看得到底。

    臭了好多年的山北河测出I类水

  山北河在滨江版图上并不知名。地处滨江南部,并与邻区萧山交界。前些年,这条河宽不到10米的支流,还是一条结结实实的臭水沟。滨江区河道监管中心主任杨寿国说起之前的巡河经历:“就看到菜农在河边舀水洗菜,有些打虫药剂的袋子,随手扔在河滩上。

  今年年初,山北河被彻底“”了一遍,连河床上的陈年淤泥,都起底了。通常来说,两区交界的河道,常会有些边界问题难理清,但杨寿国说,“也不管这些了,先弄起来再说,治水这个事情,不分你我的。

  上个月的一次第三方水质监测,给了滨江方面极大的惊喜。山北河的水质,达到了I类水质。杨寿国知道其中“秘密”,除了河道清淤之外,今年引入的PPP治水模式,是此番治水的“功臣”。

  源头活水入河来,流水不腐水自清

  山北河上游3公里,就是华家排灌站,排灌站之外,即是浩荡的钱塘江。以前钱塘江的江水不好引,潮汐不说,还挟带泥沙。本来内河河道就沉积着淤泥,如果直接引水入河,不要说透明度,几十年下来,可能连正常的河道都会堰塞。但现在不一样了,去年年底,造价8亿元的华家排灌站正式投入使用,加上科技型环保企业聚光科技的“智慧助力”,使得被处理之后的钱塘江清水,源源不断流入滨江内河。

  如今,华家排灌站以每小时36000立方米的流量,每天20小时向滨江水系不间断配水,“只要10天时间,基本上可以把滨江内河的水,全部换上一遍。”技术人员告诉记者。

  杨寿国一个直观的感受是,引江入河之后,滨江的水质明显得到了改善,就连那条去年老是搞不干净的高教河,今年也好几次测到了II类水质。“以前老看到浮在水面上的污花,现在已经没了。”他说。

  山北河I类水质的出现,带给他们治水希望的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们引江入河的治水决心。早些时候,滨江区副区长兰斌在手机上看到这组监测数据时,感慨地说:“要是滨江每条河道都是这样,那就好了。”这种诉求和希冀,不仅来自官方,同样来自民间,好在这种大江入河水自清的愿景,不经意间已在滨江山北河上有了开端。(商意盈、杨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