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头村绿水青山的生态富民之路上了新闻联播头条

20.07.2015  15:27

    “浙江省奉化市滕头村是个面积不到2平方公里,人口不足千人的小村庄,近年来因保护生态享誉海内外……滕头村用他们30年的发展轨迹告诉我们:生态也是生产力。”7月16日晚上7时,新闻联播头条导语一开播,就牢牢吸引住了市民的眼球,不少市民惊叹:“这说的不就是阿拉滕头村嘛?!”“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浙江滕头:好看的村庄能赚钱”导语结束后,新闻标题随即映入眼帘,“好看的村庄能赚钱”8个字让人眼前一亮。

  放白鸽、脚踏水车、摇橹船……新闻全面展示了滕头村的青山绿水和风土人情,随后,央视提到滕头2010年作为唯一乡村案例馆在上海世博会上喊出的口号:“乡村让城市更向往。”而这,诠释了滕头人为什么要在上世纪80年代发展经济时抬高办厂“门槛”,拒绝污染企业,坚持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

  新闻中,滕头村党委书记傅企平在接受央视笔者采访时说:“如果水也不能喝了,空气也不能呼吸了,那还有什么用呢?钱再多也没有用。”为了保护环境,滕头人近乎苛刻———二十世纪90年代村里就成立了全国最早的村级环保委员会,这是滕头村招商引资的“最高法院”,任何进入滕头村的项目都要经过该委员会的综合考评。迄今为止,该委员会行使“审判权”,累计否决了50多个效益看好但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项目。

  然而,这样“超前”的想法,在当时却遇到了不小压力。村民傅央改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当时就强烈反对,人家村都搞起来了,都富起来了,我们没有。”和傅央改一样,许多村民质疑,难道好看的村庄能变钱?环保委员会成立之初,每次否决污染项目,都要承受来自村民不小的压力。

  可事实胜于雄辩,30多年来,滕头村毫不犹豫地踏上了生态发展之路———生态农业、低碳工业、现代服务业构架起滕头村的生态产业体系。

  有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轮驱动,这个昔日“田不平路不平,亩产只有二百零”的贫困村,一跃为如今的全球生态500佳、“口袋富脑袋富,家家都是小康户”的富裕村。

  1999年,风景秀丽的滕头村开始卖门票,这在全国农村中还是首个。

  城里的游客、参观考察新农村的游客纷纷来滕头,村民数着门票钱,游客们还把农户家里的黄花梨、草莓、鸡蛋等买了个精光。这样的效果让村民开始相信:原来好风景也可以卖个好价钱!现在的滕头村不仅仅是简单地“卖风景”,70多家生态企业2014年为滕头创造了社会生产总值83亿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滕头人感触深刻。园林绿化、新能源、新材料……以绿色为主色调的滕头村,生态产业占到滕头经济总额的80%以上,部分行业已经成为全国同行的标杆,滕头的园林苗圃基地面积达到10万亩,在同行中遥遥领先。

  这则新闻时长4分34秒,它向全国人民回顾了滕头村30年的精彩嬗变,展示了滕头人的幸福生活,也再一次诠释“好看的村庄能赚钱”的理念。

  新闻最后,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副司长邱启文说:“习近平总书记说,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保护好绿水青山,才能有金山银山。这是一个生动的实践,环境保护可以更好优化这个发展的格局,也只有走这条路才能越走越宽、越走越远。”这,无疑是对滕头村最精辟的点评。(奉化市农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