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噪令”实施半月 湖滨二至六公园已“浅吟低唱” 一公园仍是“乐声嘹亮”
你对湖滨公园降噪有什么看法或建议,欢迎拨打热线85109999
管理人员用仪器测量分贝值。
自10月11日起,西湖景区湖滨管理处发出通知:严禁湖滨内自发性的社团携带大功率扩音设备进入,音量必须控制在70分贝以下。
降噪令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管理方表示降噪是有依据的。根据《杭州市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湖滨公园为1类声环境功能区。而国家《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规定:1类声环境功能区昼间环境噪声限值55分贝,夜间限值45分贝。
“湖滨公园除了歌声、乐器声,还有来来往往的车辆,设定了70分贝标准,希望站在各自立场的市民游客,可以尽量接受这个折中的标准。”湖滨管理处综合管理科科长江志清说,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
大部分反对者的身份都很明确:他们是常年在湖滨公园唱歌、跳舞的活动者。在降噪令颁布的第二天,个别活动者就表达了自己的抗议,由于不满管理人员暂扣自己的大功率音响,他们阻挡了游览车,足足持续了半个多小时。
支持者的身份范围更宽泛一些:有居住在西湖边的居民,有杭州市民,还有游客。支持者们的愿望很一致:还一个宁静优美的西湖。
如今,降噪令已经实施半个多月,实施效果如何?活动者的态度又是否有所改变?前天下午4点多,记者前往湖滨公园实地探访。
现状
二到六公园:30多个团体缩减到两个清唱组合
一公园:热闹如常 平均音量达85分贝
前天下午,天气还很晴朗,暖阳下的西湖,绿树成荫,来往的游客络绎不绝。
记者从二公园步行到六公园,一路数过去,只有两个清唱组合在表演。
“以前一眼看过去,全是唱歌跳舞的,30多个团体轮番来,都带着大功率喇叭,音量都在90分贝以上,过高的音量不仅影响了游客的正常游览,也让附近的商家和住户苦不堪言。”湖滨管理处稽查队的潘哲敏说。
说话间,潘哲敏拿出音量检测器,这两个清唱组合的音量都在70分贝左右。
但轻歌曼舞的画面在一公园却换了一个模样。
在一公园的平台上,几个社团同时表演,大功率扩音设备正常使用,各种音乐掺杂在一起。
看到潘哲敏拿着分贝检测器要检测音量,正在唱歌跳舞的活动者们都停下来围了上来。“又来测,真是烦!”其中一位大姐这样抱怨道。
音量检测器显示,此区域的最高音量在98.1分贝,平均音量85分贝。江志清说:“还是要继续宣传,加大劝导。”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一公园里,还立起了一块宣传牌,“西湖,更喜欢浅吟低唱。我们,把音量再降一降”的红色宣传语格外醒目。
如常的热闹和降噪的宣传形成强烈对比。
拉锯
管理方:降噪只是降低音量,不是不让大家去公园活动
活动者:没有大功率音响,声音小了表演不过瘾
居住在西湖边的张奶奶是降噪令的支持者。这几天,72岁的张奶奶发现西湖边的声音小了不少,她很高兴:“之前太吵了,我的耳朵实在受不了,西湖这么美,怎么可以这么吵呢?”
江志清认为,这就达到了降噪令的目的。“我们管理噪音不是‘一刀切’,不是不允许大家在公园活动,只是把声音控制在人能承受的范围之内,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不使用大功率扩音设备。”
“不使用大功率喇叭和音响,我们就要好大声地唱,嗓子受不了,唱一个星期就废了。”清唱组合成员王大姐刚唱完一首《映山红》,她说自己累得很。
“我们唱民歌,在这里唱了好几年了,一天不唱就不舒服。不让用大功率扩音器,我们只好用小喇叭。”王大姐指着身边小小的黑色喇叭音响说。
“自己唱歌,为什么要用扩音设备呢?”
“不用扩音设备,声音小了,我们表演不过瘾。”
“你们在这唱歌,是不是也想唱给大家听?”记者追问。
“我们唱得好,大家有掌声的。有很多老年人每天都来听我们唱歌的,有人夸,我们唱得更高兴。”
王大姐的说法也代表了大部分唱歌跳舞老年人的心声。不能接受没有大功率扩音设备的其他团体,有的转战去了一公园木平台,有的去了吴山广场、钱塘江边等不受限的地方。
但这些团体还会不会再回到老地方再用扩音设备,大家心里都打了一个问号。“如果我们管理松懈下来,他们是有可能再回来的,所以我们是一直要严格劝导的。” 张海印说。
讨论
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在公共空间里
个人权利和公共空间秩序要平衡好
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余逊达从“公共空间”管理的角度给出了建议:西湖是世界遗产,是全世界人的公共空间,每个人都有在这个公共空间内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的权利,但在享受自由的同时,还负有不干扰别人身心健康的义务,如果自己的行为让别人心生反感情绪,那就要约束自己,当自己不能有所约束时,政府就要来管理。
“这涉及个人权利和公共空间秩序平衡的问题,我认为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所有人应在道德上有一个自我约定,到西湖景区来就知道要降低音量,而不是靠管理,这才是真正的从内心上接受’降噪令’,杭州人的文明程度是可以实现这一点的。”
你对湖滨公园降噪有什么看法或建议,欢迎拨打热线85109999,我们期待您的声音。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见习记者 汪玲 编辑:陈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