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得漂亮!湖州这个做法被国务院点名表扬,成全国典型
11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共130项),其中,湖州市实施“‘五未’土地处置+‘标准地’”改革,全面提升土地利用效益经验位列其中。
湖州做法亮点在哪里?和小布一起去详细了解一下
“五未”土地处置
“五未”土地指的是“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尽、建而未投、投而未达标”等低效用地。去年11月,湖州展开“五未”土地处置专项行动以来,全市累计消化处置“五未”土地37559亩,2018年已取得存量盘活挂钩计划指标9048亩,总量居全省第一。安美德智能高效汽车发电机、蓝箭航天火箭发动机等一批曾因用地紧张难落地的好项目得以落地。
具体做法
(一)建立“三个体系”推动用地理念创新
构建工作体系
建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召集的周例会制度,采取“县区汇报、部门通报,领导点评”的方法抓推进;建立周督查制度,由市纪委和组织部每周开展专项督察并进行通报;建立奖惩制度,将“五未”土地处置结果与各地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配相挂钩。
建立指标体系
对存量用地,在全国率先出台 “用而未尽、建而未投、投而未达标”低效用地的认定标准和处置办法,使政策有可操作性。对新增用地,在全市推行德清县探索的“标准地”出让模式,并明确能耗标准和环保标准,目前已出让标准地123宗7171亩,出让面积为全省第一。与此同时,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对全市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用地3亩以上工业企业实施亩产效益综合评价。通过“五未”土地处置、“标准地”出让、“亩均论英雄”这一套组合拳,从源头上防止了新的“五未”土地产生。
完善评价体系
对县区领导班子,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纳入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评价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对新建产业类项目,将一次性招商考核改为项目落地、开工建设、竣工投产三个阶段考核,严控项目用地规模。
(二)实施“科技管地”助力用地精细化管理
依靠地理信息摸清底数
利用德清“地理信息小镇”的技术优势,综合运用大数据平台、地理信息系统、无人机航拍等科技手段,进一步核清了“五未”土地的类型、成因及现状,建立台帐,上图入库。各地还将可供可用的土地和闲置厂房整理成册,发给招商人员进行“以地选商”。
依靠大平台管理
建立统一的建设用地数据库,实现管理数据的互通互联,用一个系统能讲清楚每块地的“档案简历”。
依靠大数据评价
整合各部门数据,打破信息孤岛,建设全市工业用地绩效管理系统,为用地评价提供数据支撑。如长兴县建立了大数据中心,整合国土、税务、统计、环保等部门数据,实现手机APP线上实时查询、动态项目管理和绩效评价。
(三)坚持“一地一策”依法推进分类处置
对批而未供土地
保采取“落实项目供应一批、异地置换盘活一批、完善手续办理一批”等举措加大消化利用力度。批而未供土地总量从专项行动前占全省的6.6%下降到目前占全省的4.5%。
对供而未用土地
采取“消除障碍动工一批、采取措施收回一批、帮扶解困利用一批”等举措加快处置利用。涉及政府原因的,以“建设项目遗留问题清零”为突破口,通过尽快形成净地、加快周边配套设施建设、开辟绿色办证通道等措施加快利用。如,湖州开发区收回环太湖集团有限公司309亩供而未用土地,其中220亩重新出让后预计年销售收入超20亿元。
对“用而未尽、建而未投、投而未达标”低效用地
采取收转并举,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布局优化,进行分类处置。如,南浔区收回兆力鞋业用而未尽的97亩土地,引进四家规上企业,上马新项目,亩均税收可达原来的3倍;吴兴区利用建而未投的旧厂房建设“梦工场”众创空间,已有入驻企业30多家;安吉县倒逼投而未达标企业退出厂房土地后筑新巢引新凤,新入驻企业亩均税收是原来的8倍多。
“标准地”改革
所谓“标准地”,就是土地出让时把每块建设用地的规划建设标准、能耗标准、污染排放标准、产业导向标准、单位产出标准等给予明确。企业拿地前,就已经知道该地块的使用要求和标准,经发改委“一窗受理”后,可直接开工建设,不再需要各类审批,建成投产后,相关部门按照既定标准与法定条件验收。
具体做法
事先做评价
在省级以上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产业集聚区和省级特色小镇,全面实施区域能评、区域环评、区域洪评、水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建设用地项目压覆矿产资源、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相关事项区域评价,完善区域负面清单,为“标准地”落地提供基础。
事前定标准
建立备案类工业和研发总部类项目用地“标准地”指导性控制指标体系。如工业项目的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由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亩均产出、容积率、能耗标准和环保标准等5个指标构成。在具体“标准地”出让时,各相关部门参照上述指导性控制指标,出具拟出让地块的联审意见,明确相关标准后,由国土资源部门公告出让。
事中作承诺
即在“标准地”出让后,项目业主与省级以上平台管委会、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签订“标准地”使用协议,承诺按约兑现指标,明确违约责任。经项目业主申请,由发改部门实行“一窗服务”。项目业主自主决策参与承诺报备制,签署承诺书,并在指定场所,由媒体向社会公示。在项目开工前,企业按照承诺报备制要求提交报备后,由属地建设部门根据相关要求核发施工许可证。
事后强监管
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竣工后、项目投产后等各个环节由相关职能部门对照承诺标准进行验收、复核、复验,通过后核发相应权属证明。
▲“沉睡”的批而未供土地引进优质企业后开工建设。图为规划效果图。
此外,为保障该项改革落地,湖州鼓励各地做好市政道路、雨水、自来水、电力以及场地平整、围墙搭建等,打造净地出让“硬环境”。同时,实行联合奖惩,对未按“标准地”协议或未完成投资强度、亩均产出等主要指标建设运营的企业,按约定依法收取土地指标费,按上限标准征收土地使用税或根据相关情况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取消各项优惠政策。对如期履约、亩均税收高、示范效应好的企业,则给予奖励扶持。
来源:湖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