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晒出2016年“五水共治”工作重点
2016年,“五水共治”迈入实现全省“五水共治”第一阶段“三年解决突出问题,明显见效”目标的关键之年。治水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2016年,湖州市将以翻篇归零的态度和决心,突出清淤、截污两大重点,咬定“不把污泥浊水带入全面小康”一大目标,牢牢把握“补短板、扬优势”这一统筹治水的发力点,坚决打好“五水共治”的攻坚战、巩固战、持久战,为“十三五”良好开局打下坚实基础。
2015治水成绩单
2015年是“五水共治”的巩固之年、关键之年和深化之年。这一年中,湖州市委、市政府以高度的政治定力和行动自觉,坚持把治水摆在攻坚战的重要位置,上下同欲,有序推进,阶段成效令人鼓舞,湖州市与德清县蝉联象征全省治水最高荣誉的优秀市、县“大禹鼎”,长兴县夺得优秀县“大禹鼎”。
2015年,湖州市在全省率先消灭了市控以上劣V类及V类水质断面。其中,21个省控以上监测断面全部为III类及以上水质;53个市控以上监测断面III类及以上水质断面比例为94.3%,较去年同期上升5.7个百分点。在全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中位列优秀等次。
2015年,湖州全市完成治水总投资13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1.9%。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和抓节水均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
治污水有新成效。在确保“三河”不反弹的基础上,全面完成62.3公里黑臭河深化整治提升,全市所有县区经市验收均达到“清三河”达标县创建标准,继安吉成为全省首批“清三河”达标县之后,长兴县和德清县也成功创建为2015年“清三河”省级达标县。建成污水管网290公里,完成2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任务,所有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完成一级A提标改造。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全面收尾,完成剩余11家企业搬迁入园,南浔区沙莆田化工园区改造提升全面完成。淘汰落后产能337家,腾出27.8万吨标煤的用能空间。治理完成规模养猪场497家,关停341家,整治温室龟鳖养殖场30.9万平方米、拆除254.1万平方米,生猪存栏由2013年底的94.5万头减少到目前的55万头,提前完成2017年控制在60万头以内的控量任务。完成382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增受益农户90031户。
防洪水有新突破。四大骨干水利工程完成投资40.9亿元,达到年度确保任务的165.6%。列入省“十枢”工程的扩大杭嘉湖南排工程疏浚河道10公里,完成投资4.1亿元;苕溪清水入湖工程疏浚河道43.3公里,完成投资19.3亿元;列入省“万通”工程的太嘉河工程疏浚河道40公里,完成投资8.8亿元;环湖河道整治工程已疏浚河道39公里,完成投资8.7亿元。完成5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固河堤40.7公里。整治圩区14.8万亩。
排涝水有新提升。新建排水管网151.8公里,提标改造管网127公里,雨污分流改造管网133公里,清疏排水管网2000公里,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151.8%、158.8%、147.8%和200%。完成积水点改造30处,全市城区易涝点已基本完成治理,2015年梅汛、台汛期间均未发生明显的城市内涝。
保供水有新进展。太湖水厂供水一体化工程已实现无障碍施工,主体工程建设已完成60%。管网同步建设,全市共新建供水管网196公里,改造供水网145公里,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196%和181.3%。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顺利推进,安吉县老石坎水库汤口库尾生态湿地工程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德清县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三期)已完成盘溪、双溪等河道生态建设治理任务,县级以上饮用水达标率100%。
抓节水有新举措。节水型社会创建全面提速,长兴县节水型社会创建工作已通过省级验收。完成17家节水型单位建设及南方集团等12家企业水平衡测试工作。建成屋顶雨水收集系统645处,节水器具改造12000套,老旧小区“一户一表”改造9500户。推动重点行业中水回用,完成高耗水行业技改投入136.58亿元,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6.19%。实施市级以上重大节水技术改造示范项目39项,实现节水1036万吨。实施高效节水灌溉0.79万亩,改善灌溉面积9.17万亩,推广标准型微喷灌面积8.35万亩,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151.2%、186.5%、185%。
2016治水作战图
2016年,湖州市将继续按照“生态立市”战略定位,以“法治精神依法治水,创新思维科学治水,全民心愿推动全民治水”为引领,以“走在前列、富有特色、彰显优势”为目标,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做好2016年及“十三五”期间湖州治水工作谋划,从根本上提升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后劲,补足短板,走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新路子。
水质改善,继续保持领先
水质改善是治水成效最直观的体现,湖州自然资源禀赋得天独厚,水生态环境总体良好,2015年湖州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消灭市控以上劣V类水质断面的工作目标。2016年湖州市将紧紧围绕“水质改善上继续保持领先”的工作目标,继续在水环境治理上下大力、发狠力,确保消灭县控以上劣V类水质断面,力争消灭V类水质断面。
2月24日,湖州高规格召开全市“清淤泥治污泥”现场会,全面启动“清淤治污”工作。制定《湖州市区清淤泥治污泥“十三五”实施方案》和《2016年工作行动计划》,今年计划完成河道清淤900公里、1800万立方米以上,同时建成运行一批淤(污)泥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示范项目。巩固提升“清三河”,对已治理“三河”开展常态化的“回头看”,确保常治常清。力争省级“清三河”达标县创建率达80%以上,复评通过率100%。高标准推进生态河道建设,打造一批精品示范河道。
将污水处理率、负荷率、达标率“三率”作为检验治水成效的重要标准,统筹推进城乡截污主管网和毛细管网建设。今年计划新建截污管网185公里,扩建污水处理厂5座,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2万吨,市本级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全面推进污水处理厂第三方运维,切实提高运营水平。
做好农村生活污水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扫尾工作,累计完成行政村治理764个、新增受益农户超225406户,规划保留自然村治理率100%、农户受益率达75%以上。重点指导、督促已建设施的运维管理工作,确保治污设施“不晒太阳”、发挥效用。
项目实施,切实做好谋划
项目建设是落实治水要求的具体举措。湖州市将继续谋划推进一批与改善生态环境、扩大有效投资、提升城市品位、彰显治水文化等相结合的,规模大、影响大,标准高、技术高,做法好、成效好的“大高好”特色重点项目。
今年太湖水厂将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市城乡一体化供水格局基本形成。四大骨干水利工程确保完成年度投资22亿元、累计达96亿元,其中太嘉河、环湖河道整治两项工程力争在今年主汛前全面建成,有效发挥防洪行涝的重要作用,继续为全省“稳增长、扩投资、保安全”大局作出重要贡献。
治污水以“清淤截污”为重点,着力在巩固、扩面、提升上下功夫,继续以“两转型、两覆盖”为目标,抓好工业、农业和生活三大污染源治理。防洪水继续以四大骨干水利工程为载体,加快推进,确保河道堤防岸线初见成效,桥梁、闸站等建设物主体工程见形象。排涝水继续围绕保障民生,重新排定一批内涝点进行整治,并对城市内河和排水管网进行清疏,进一步提高汇流调蓄和排泄能力。保供水继续抓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确保2016年太湖水厂主体工程建设和乡镇配水系统改造要全面完成,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抓节水盯住重点领域,继续排定一批耗水量大的工业企业、城市建筑,通过工程、技术等措施实现节水,提高全民节水理念。加快对全市节水型城市创建可行性的深入研究,全面启动节水型城市创建。
产业发展,强化升级统筹
治水的根本目的还是实现产业的转型、城乡面貌的提升。把生态环保作为“去产能”的一条底线,今年计划对200家企业落后产能进行淘汰、腾出10万吨标煤的用能空间。持续推进德清小化工、吴兴小砂洗小印花、南浔小木业等行业性、区域性污染整治,完成1000家“低小散”企业的淘汰和整治提升。按照“一控两减四基本”的要求,全面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点加大温室龟鳖养殖整治力度,德清县、吴兴区温室龟鳖养殖实现全面“清零”。
在工作的顶层设计和谋划上,更加注重系统治理,将治水融入湖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把治水与促转型、惠民生有效结合起来,坚持治理、保护和利用并重,积极探索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路径,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生态红利,走出“生态+”发展新路。一方面,通过治水倒逼工农业转型升级,继续加快推进印花砂洗、小化工、小木业、竹制品等区域性污染行业规范提升,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特色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改变传统农作方式,持续深化规模化养殖场和温室龟鳖养殖场治理,发展种养结合、农牧对接的生态高效农业,实现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打响水生态的品牌,通过治水打造一批彰显湖州水生态文明特色的示范项目,优化城乡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发展生态旅游。
机制建设,更加注重实效
治水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要把工作机制建设作为巩固治水成效的一项重要保障加以落实,不断创新完善工作机制。
抓“河长制”健全、落地。聚焦“干什么”,压实责任促落实。制定“河长工作十条”,进一步实化组织体系、细化工作职责、量化工作内容,明确全市近4000名各级河长“五化五重”工作任务,为各级河长规范履职提供明确清晰的内容、流程和标准。聚焦“怎么干”,科技支撑促落实。大力推进科技治水,注重用信息化的手段“武装”各级河长,“河长制”管理信息化系统投入运行,建立“河长电子档案”,大力推广“河长工作站”“电子河长”“无人机巡航”等智能管护模式,实现人技双网监管,提高工作绩效。聚焦“怎么看”,督考结合促落实。按照“层层捆绑、逐级负责”的原则,创新开展河长述职制度,由下级河长定期向上级河长进行工作述职,督促各级河长履职到位。将“河长制”工作全面纳入治水年度考核和党政干部实绩考核,对水质严重反弹、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的“河长”和属地主体实行一票否决,依纪依法追究责任。
抓河道长效保洁机制健全、落地。坚持分类制定、因地制宜、务实可行,全面推广“4+N”河道保洁体系,实现河道保洁全覆盖,确保河道治理“有人管、有钱管、管到位”。
抓全民参与机制健全、落地。唱好“政企民”治水三重奏,积极利用微信微博等现代传媒,设计一批范围更广、更加便捷的参与载体;大力推广“企业河长”“民间河长”等好做法,引导群众投工投劳,引导更多的人关心、支持、参与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