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推进公路服务站建设
近年来,湖州市公路部门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关于公路服务站建设的决策部署,按照《浙江省“十三五”公路发展规划》和美丽公路建设的总体要求,围绕“五大发展”理念,出台《湖州市“十三五”普通公路服务站建设实施意见》,因地制宜推进公路服务站建设,着力强化公共服务供给,积极打造普通公路半小时服务圈,全力助推美丽公路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30个公路服务站(其中高速公路出口5个,国省道12个,农村公路13个)。
一、合理布局、统筹兼顾,切实做好前期规划
(一)立足公众需求,实现“全覆盖”
在现有公路场站(公路站、治超站等)的框架基础上,综合考虑公路交通流量、地域特点、沿线人文历史景观和场地条件等因素进行科学定位,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确定公路服务站建设总体规划和分年计划。到“十三五”末,湖州市将建成公路服务站60个以上,其中普通国省道公路服务站28个以上,农村公路服务站32个以上。
(二)依托自然环境,力求“大融合”
围绕“源于自然、融入自然、崇尚自然”的目标,引入“泛自然博物院”理念,践行“筑一条路,造一道景”的原则,在新建服务站的总体规划和项目选址过程中,依托公路生态资源(如安吉县的“精品观光带”、德清县的“十景十线”、长兴县的“太湖风情景观大道”),合理利用周围自然和生态环境因素,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更好地服务生态游憩,更好地创造社会生态效益。
(三)服务地方发展,构建“新平台”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公路沿线地方政府的发展要求,围绕“自然风景线、历史人文线、科创产业线、生态富民线”四条公路线,重点完善旅游景区、科创城、特色小镇、历史文化名村、健康养生基地、农家乐、现代高效农业基地等沿线的公路服务站布局,创新服务供给模式,增强服务主动性,全力打造公众满意的公路服务体系,让群众共享公路发展成果。
二、因路制宜、注重结合,有序推进站点建设
(一)利用既有设施,拓展服务功能
对全市公路沿线的公路站、路政中队、超限检查站等场站进行全面梳理,按照“立足需求、因路制宜、便于管理”的建设思路,合理利用公路沿线既有的站房设施,划出相对独立区域,设立明显标志,为过往的司乘人员及当地居民提供停车休息、开水、无线WIFI、电视、路况查询、旅游查询等全方位的免费便民服务,不断拓展公路服务功能。目前全市共有7个利用现有公路站(治超站)进行改建的服务站投入使用。
(二)融入地域特色,深挖文化内涵
融入沿线人文历史、休闲景观、地域文化、公路文化等元素,设立明显统一标志,设立停车位、厕所、休闲观光、小卖部等服务设施,形成具有特色鲜明、功能实用的服务体系。长兴县深入挖掘公路文化内涵,在G104国道K1314路段建设香山公路驿站,为公众提供停车休息、太湖观景、“1314”留言墙、婚纱摄影、公路文化展示等服务;安吉县利用S205青临线(通景公路)边角地建设大溪公路驿站,为公众提供停车休息、加水、旅游引导、自助购物、观景台、公路文化展示等服务,赢得广泛好评。
(三)加强多方联动,提升服务质量
把公路服务站建设与美丽乡村、旅游开发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加强与乡镇人民政府、城建、旅游等相关部门及沿线加油站、农家乐等多渠道合作,倾力打造百姓认可、政府满意的公路服务设施。目前,全市由旅游、城管部门出资建设的服务站3个(湖州市旅游局在G25长深高速湖州南出口建设了“湖州旅游驿站”、安吉县旅游局在S14杭长高速安吉北出口设立了停车休息点、德清县城管执法局在G25长深高速德清出口建设了停车休息点);利用加油站进行服务功能拓展的服务站4个(S201青山公路驿站、G104天桥服务站等);利用村委会、农村公路边角地、绿化地等进行服务功能拓展的服务站10个。
三、行业主抓、部门配合,积极探索运营模式
(一)行业自管模式
利用公路既有场站进行拓展的公路服务站,日常运营纳入公路站(治超站、路政中队、收费站等)统一管理,工作经费纳入公路部门年度预算;利用公路边闲置地、边角地等新建的公路服务站,日常运营由邻近公路管理站代管。
(二)共建共管模式
加强与公路沿线乡镇、村委会、加油站等的共建共创,利用加油站、农家乐等改建的公路服务站,日常运营依托加油站、农家乐自行管理,公路部门每年给予适当补助;利用农村公路边角地、村委会活动中心等新改建的服务站,日常运营管理由村委会负责,公路部门每年给予适当补助。
(三)其他管理模式
坚持“边建设边探索”的理念,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横向联系,对于由旅游、城管部门出资建设的服务站,日常运营由建设方管理,公路部门加强监督指导,切实加大对工作推进的督查力度。(浙江省公路局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