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万事俱备就不怕大雨袭城

18.06.2015  19:42

  6月17日0,浙江的雨似乎都跑到湖州来了,其他地方基本上都没怎么下,而湖州普降中到大雨,长兴北部出现了暴雨。据气象部门统计,16日全天(凌晨至下午15时),全市面雨量28.5毫米,其中长兴面雨量均超过了50毫米,最高地区顾渚雨量高达82.7毫米。而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倾盆大雨一泻千里的情况下,全市县道以上干线公路路况稳定,未发生严重的塌方、滑坡等公路水毁现象,也未发生一起因水毁造成的交通阻断事件。
  这场雨直接检验了湖州公路部门多年来预防性养护取得的成效。据了解,湖州市公路管理局一直以来都在积极开展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研究与应用,在公路尚未发生破坏或刚出现病害迹象时采取预防性保养措施,将病害处理在萌芽状态,从而取得工作的主动,延缓公路路况的恶化,提高资金的有效利用。通过各种尝试和实践,在总结试点经验、综合试点之长的基础上,出台了《湖州市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手册》。预防性养护在湖州大中修工程和日常养护中的广泛应用,有效地防止了公路水毁塌方的发生,减少了公路安全隐患。


  调查在前 心中有数才能对症下药


  开展系统、专业的路况调查,实现预防性养护决策科学化。公路养护决策的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能否及时、真实地了解到路面状况数据。养护路况调查的真实情况及路况资料的积累,对养护决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湖州市公路管理局在养护前期,加强路况检测评定基础性工作。定期开展路面、桥梁技术状况调查,在路况检测中,逐步实现从人工检测到自动化检测,由破损类检测向无损检测的发展,充分发挥路面管理信息系统、桥梁管理信息系统及养护维修工程决策系统的作用,不断完善、更新路面数据库和桥梁数据库,及时掌握路面、桥梁的使用状况。通过科学分析公路桥梁技术状况的衰减规律,使公路质量的检测、评估和病害分析更加快捷科学,为公路养护和运营提供大量、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为合理制定预防性养护方案、实现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四新技术 支持养护水平科技化


  推广应用成熟的“四新技术”,实现预防养护水平科技化。对沥青路面早期出现的松散、麻面、网裂(龟裂)等病害,分别采用路面再生或纤维封层、稀浆封层、超薄磨耗层等“四新技术”进行处理。其中: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在G104国道、G318国道、S306省道、S201省道、湖盐公路等路面大中修工程中广泛应用,并在湖北、上海等地推广,累计施工的工程量达266万平方米;实现路面灌缝机械化并辅于灌封胶启用,有效地防止了雨水下渗对沥青路面造成的水损害,延长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玄武岩纤维封层技术在G104国道、G318国道、湖盐线等干线公路上推广应用,能有效增强沥青路面抗力强度、抗疲劳性能和抗裂性能,明显改善沥青路面的质量,延长其养护周期及服务寿命。


  因时制宜 实现养护技术专业化


  结合气候特点合理安排作业,实现预防养护技术专业化。湖州市干线公路99%为沥青路面,而沥青路面产生主要病害为水害,因此,湖州市公路管理局在预防性养护中,重点抓住排水和防护两大要素,并结合不同的季节、不同的设施采取不同的养护措施。春季做好沥青路面温缩裂缝和其它裂缝的灌缝、封缝,对土质高边坡进行边坡绿化,防止边坡坍塌;夏季主要做好排水工作,抓住高温的有利时机,处治泛油、铲除拥包、波浪、车辙,及时修复冬寒春雨期临时修补的破损,恢复路面使用质量;秋季加大养护工程力度,提升路面技术水平,减少桥隧结构物安全隐患等;冬季做好裂缝补灌缝、坑槽修补,以及防雪、防冰、防滑、疏阻、抢险及养路材料的采备工作。


  因地制宜 实现养护管理精细化


  注重路肩、边坡等附属设施的完善,实现预防养护管理精细化。该局自2007年开始,就在安吉县开展干线公路精细化养护试点工作,继而在G104国道、S306省道进行推行,在此基础上,出台了《湖州市干线公路精细化养护管理工作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了干线公路精细化养护管理模式,将目标精细化、任务精细化、标准精细化,日常养护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养护管理做到勤巡查、勤治理、勤督促。对路面及其附属设施的初期病害采取超前防范措施,尤其重点加强对路肩的硬化、边坡裂隙的填缝和拍实、挡墙的及时修复、排水沟的清理、桥梁泄水孔和涵洞的疏通等养护。通过维修路面、加固桥梁、疏通边沟、整修路基、绿化路肩等综合性技术措施进行的强制性养护,有效地避免各种病害的扩大,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童燕 温世倩报送)

前三季度湖州市重点物流项目发展迅速
前三季度,湖州市重点物流项目投资完成情况良好,截止到9月底,12个重点物流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1.交通运输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