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文化厅“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出台

15.12.2016  14:03

  日前,湖南省文化厅出台了《湖南省文化厅“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湖南省文化厅坚持战略思维、坚持目标引领、坚持问题导向,根据党和国家文化发展方针政策及省委、省政府的文化强省战略,制定的未来5年文化改革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重大项目重要指导性纲要。《规划》中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为湖南省未来5年内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思路、新模式。

  推进文物保护与展示体系建设

  近年来,湖南文化部门不断深化文物保护内涵,扩大保护外延,更加注重时代传承性和公众参与性,实践探索出统筹保护与利用的“大保护大利用”理念。

  《规划》提出,未来5年内将重点推进一批文物单位的本体修缮工程、展示利用工程与环境整治工程;推动革命文物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外开放;建设一批以革命文物为核心的红色景区,对近现代重要文物实现全面整合保护与全程全景展现;着力开展文化生态区、传统村落、大遗址项目的保护利用;建立健全文化遗产安全工作长效机制;加快构建门类齐全、体制多元的文化遗产展示体系;统筹建设脉络清晰、保护有力、规范有序的文化遗产园区。

  湖南省在大遗址、重要历史名人故居和重大革命历史事件遗址的保护利用上,探索出了“文化遗产保护园区”的建设新理念,走出了“文物本体保护好、内涵挖掘展示好、周边环境整治好、功能设施完善好、当地民生改善好”的“五好”标准新路子。

  在传统村落等乡土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上,湖南探索出文化遗产保护与新农村建设、农村文化建设、旅游发展、改善民生“四结合”的理念。湖南省文物局负责人表示,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坚持真实性、延续性、整体性、原生态保护原则,坚持“既要保护文化遗产,又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日前,湖南省政府公布了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扩展名录,共122项。至此,加上已经公布的前3批名录,湖南省省级非遗名录项目总数达324项,湖南省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此次发布的《规划》中对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提出了5个方面的要求,即:建立健全非遗保护监督检查机制、项目价值评估体系以及省级名录动态管理机制,制定省级非遗名录项目分类保护的规范标准、保护细则,着力构建代表性传承人评审、考核和退出机制;重点加强非遗博物馆、展示中心、传习馆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积极开展非遗展览、演出、讲座、论坛及进校园、进市场、进社区等宣传活动;加快制定和完善全省统一的数字化非遗保护工程标准体系,探索建立市州级非遗数字资源库信息化建设,形成非遗保护数据库群。

  湖南省文化厅副厅长张帆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本出路在于创新。要将非遗与文化创意、文化产业、文化旅游和文化传播相结合,让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建设一批文化遗产项目

  今年5月1日,湘西永顺县老司城遗址作为风景区正式对外开放。永顺老司城遗址从申遗成功到作为景区对外开放,是湖南文化发展的大事件,也是湖南成功建设文化遗产项目的典范。像老司城这样的文化遗址建设项目,在湖南还有一大批,这些都被列进《规划》中。

  《规划》中明确要求:要继续做好通道、绥宁侗族村寨,凤凰县区域性防御体系申遗基础工作,争取纳入国家申遗重点项目;建成开放龙山里耶古城遗址、城头山遗址、长沙汉王陵遗址、望城铜官窑遗址和常德澧阳平原史前遗址群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加快推动环洞庭湖博物馆群、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等重大项目建设。

  湖南省文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湖南重点推进了省博物馆改扩建工程、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大遗址保护等项目。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要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积极作为,为民众提供精神滋养,为子孙留存历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