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游街道“三双”策略推动治水工作长效化
海游街道通过制定“三双”策略,统筹推进控源截污、河道治理、生态修复等各项治水工作,截至目前,累计投入保洁资金382.5万元,清理河道长度达107.41公里,清理河道垃圾共计264.4吨,街道67条河道的水体质量全部得到明显改善。因治水工作成效显著,2014年街道被台州市评为“治水工作”先进集体。
一、 在人员和资金配置上“双保障”,确保工作任务全落实
一方面细化工作要求强化人员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一河一策一领导一河长一保洁员),并实行“河长问责制”,对全街道67条主要河流进行责任包干,将治水任务层层落实、层层分解,把责任具体到每个人、每条河流。截至目前,共配备市级河长1人,县级河长2人,乡镇级河长10人,村级河长54人,河道专职保洁员67人。各分段河长对总河长负责,分别负责部署年度治理工作任务,及时了解掌握治理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切实推进各项工作;另一方面拓宽融资渠道确保资金全部到位。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街道财政根据“五水共治”年度计划及资金需求,积极整合政策资金,合理安排资金预算,全力保障相关项目建设。加大对上衔接力度,全力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支持。拓宽融资渠道,做好与金融机构的对接,努力获取金融支持,创新项目包装,进一步构建多元支持的投入机制。目前共累计投入资金382.5万元。
二、在源头管控和日常管护上“双推动”,确保河道污物零排放
一方面加强源头管控减少增量污染物。通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农业面源综合治理及工业企业专项整治活动,推动城区截污纳管工程建设,避免生活污水、农业面源生产污水及工业废水直排入河道,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河道污染。截至目前,在生活污染源管控方面,全街道40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村已完成13个,今年共有12村列入项目计划;在农业面源整治方面,共关停了3家养殖场;在工业污染源管控方面,共排查了138家工业企业,共排查出70家不符合排放标准的企业,并已及时发出整改通知书;另一方面加强日常管护清除存量污染物。推进岸上保洁与河道保洁一体化建设,适当提高保洁员薪资待遇,保洁员承担岸上保洁与河道保洁双重职责,避免垃圾倾倒入河道;通过GPS定位系统,对保洁员、监督员进行工作轨迹监管,敦促相关责任人员到岗到位、尽责尽力,并通过发动机关干部、村两委及党员干部、普通村民百姓等,结合集中行动和分块保洁的不同形式,全面进行治理管护。面向社会聘用保洁员101人,共发放GPS定位手机101部,本年度发动各级人员参与河道保洁共计1282人次。
三、在考核督查和回访复查上“双路径”,确保问题河道全整改
一方面狠抓考核督查倒逼工作进度。加强对每条河流的保洁员、监督员、河长等相关责任人员督查考核,实行定期检查与随机检查相结合方式按月进行考核排名,排名与年终考核挂钩;实行“河长制”分级考核,对河长工作实施情况予以考核管理,定期公布考核结果,并进行奖优罚劣。另一方面完善回访复查倒逼有效整改。对督查、暗访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并及时复查,对发现未整改或者整改不彻底者进行通报批评,并取消其年终评先评优资格;对于生活污染源和工业污染源在勒令整改后及时进行了回访,确保整改到位。目前已督查回访不合格企业70家,其中落实整改69家,拒不整改1家,已通知媒体曝光该家企业,对企业主进行行政拘留并勒令停业整顿3个月;收到社会各类举报共计6例,答复整改6例,整改完毕5例,整改率8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