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街头出现“陆潜”者

27.01.2016  10:49

      原标题:穿潜水服街上行走 这“陆潜”是什么鬼

  日前,市区道路上出现了几个身着潜水服,背着氧气罐的潜水者。他们没有在海里潜水,而是选择在路上暴走。看起来有点好笑,又有点疯狂,其实,他们进行的是东南亚目前最热门也最神秘的运动——陆潜(land diving)。

   我市潜水爱好者尝试“陆潜

  白白和陈SIR是我市潜水爱好者,也是我市陆潜这项运动的发起者。目前,他们是市区为数不多持有职业潜水教练协会(PADI)发放的潜水证的教练。

  白白说,近年来随着东南亚旅游线路日益走俏,潜水运动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熟悉。如今,这项运动也逐渐在我市流行开来。据他所知,现在已具有PADI潜水证的人有2000多人,年龄主要集中在20-40岁之间。但对于陆潜这项新型的活动,他们也是第一次接触,按照他们的说法就是战胜自我,超越极限。

  “虽然陆潜并不像马拉松那样要把人的体能榨干,但整个过程也是极其考验体验者的意志。”白白说,体验者需要穿着深潜装备,背上一定重量的气罐,在陆地上进行徒步或者骑行,并要持续不断运动,将自己体内的糖原消耗到一定数量,这才会让气罐中的气体发挥作用。

  因此,这也是一项挑战自身极限的运动。当你消耗的糖原越多,产生的效果越强烈。而陆潜的意义并不是你比别人走多远,而是你能把自己消耗到怎样的程度,才能得到对应的效果。

  如今,这项运动在我国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逐渐流行。参与者按照约定自行报名,之后带上装备在集中地参加活动,有了一大批忠实爱好者。但是,我市此前根本没有搞过类似的活动,并且几乎没多少人知道这项运动。

  不久前,他们的交流群内,有人上传了一些陆潜爱好者的视频,于是几名爱好者便自行约起,报名参加了此次陆潜。同时,他们也想到借用陆潜的形式来支持环保,这也是他们选择陆潜最大的原因之一。

  当然,这项运动也是老少适宜。但为了安全起见,患有心脏病、呼吸疾病、精神疾病等患者,孕妇及8岁以下儿童,长期酗酒以及醉酒人员,均不宜参加陆潜运动的人群,以避免意外。

   不堪重负,2公里走了3个小时

  近日下午2点,他们一行6人,身穿潜水服,戴上面罩、调节器,背着气筒,从市区瓯江路米房创意园走到瓯洲城,行程约2公里。其间,他们还前往沿路一带的酒吧、咖啡馆等场所,像正常顾客去光顾。

  “穿着这些装备在海里游倒是可以,在陆地上走简直就是受罪。”白白说,穿上这身行头,走起路来就已经十分困难,再背上一瓶四五十斤重的气筒,整个人更是无法直立,只能身体略向前倾斜,小碎步地向前行走。而嘴里又塞着调节器,呼吸只能靠嘴,呼吸变得困难,只能靠自身的调节来进行。

  在行走了一段时间后,除了身体负重太大,整个身体就会酸痛外,接着面镜开始起雾、身体也会慢慢出汗,那种汗流浃背的感觉太难受了。为了安全起见,他们还配备了两辆电瓶车,让坚持不下来的人乘坐,以备不时之需。

  同时,一行人穿着这身怪异的行头,路人的回头率实在太高了,纷纷拿着手机来拍。当时他们也觉得怪怪的,只想尽快走完结束。

  最终,走走停停,历经了近3小时,大家走了全程。由于运动量太大,只有一人走完。

   >>>网友评论

  ●Sage Brennan:今天玩了landdiving(陆潜),超酷的运动!在连续走了一公里之后,我看到身边的世界都有点不一样了,这个感觉真是太神奇了!

  ●Andres Ashkenazy:和朋友体验了一把骑车陆潜。骑了差不多5公里后,我停下来,在路边坐了一会儿。突然,所有的一切都在眼前变得巨大!!!这绝对是蚁人视角!

  ●匿名:陆潜最近好像很红,据说只要你进行过一次陆潜,不开心的事情都会忘记,无解的难题也能想出解决的方法。我和女友分手了,伤心欲绝,想去陆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