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相约“城市书房”
窗外,夜幕下的温州,车水马龙,灯光璀璨。屋内,一排排整齐的书架,一张张安静的书桌,以及书桌上彻夜点亮的一盏盏台灯。这里,就是温州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
温州市首家24小时自助图书馆县前头馆创立于2014年4月16日,一年时间,又新增了菱藕社区、东瓯智库、景山社区等5家。近日,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市图书馆公布了今年新增的10家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拟定地址。通过在市民中的广泛征集,这些图书馆拥有了正式名称和统一标识——城市书房。
彻夜亮灯的书房
据温州市图书馆馆长胡海荣介绍,温州市的纸质图书人均阅读量为6.08本,高于全国人均4.56本。而图书馆的借阅量也呈逐年上升水平,2014年温州市图书馆的人流量为253万人次,借阅量为265万人次,在全国地级市公共图书馆中排名靠前。
第一家24小时图书馆的出现带有强烈的试探意味。2014年,由于旧城改造,温州市图书馆迁入新馆,县前头这家位于市中心的老馆作为分馆继续使用。图书馆工作人员经常接到读者电话,要求延长开馆时间。而到了晚上八点半,也常有读者恋恋不舍,抱着书不愿回家。温州市图书馆索性尝试将县前头老馆变成24小时运营,反响之好出乎预料。胡海荣说:“30多个座位常常座无虚席,读者又给我们打电话要求增加座位。我原来很担心到了夜间会有市民来打牌,现在看来这个担心是多余的。”
城市书房随后陆续成立了4家,加上县前头的首家,至今总计人流量达到20多万次。一个人在家读书固然有滋有味,而众人聚集一处,安静地找书、看书的氛围却带有更多的仪式感和庄重感,或者能推动阅读的持续与深入。
探索中的运营模式
说起来,24小时不打烊的“深夜书房”并非新鲜事。台湾的诚品书店已践行此道多年。不同于诚品这种市场化运作的书店,温州城市书房的推动者则是公立的图书馆。
这种公益行为想要持续下去,需要有持续的资金支持、新的合作模式的探索和量入为出的运作。这一切,开创仅一年的城市书房在摸索着。
首先,是将运营成本压缩到最低。城市书房不配备工作人员,读者凭借温州市图书馆的借书证或市民卡,30秒钟就可完成自助借阅。图书馆的保安兼任管理员的职责,每天深夜对图书进行分类整理,方便读者取阅。甚至连用电,图书馆也进行了认真考量,胡海荣说:“到了深夜,在无人的书桌上我们会关掉一些台灯,等读者来了,自己打开即可。”
其次,政府的资金投入必不可少。2015年,温州市财政投入500万元,用于建设10个新的城市书房,而市图书馆的1000万元购书经费也将分配到各个图书馆站点。
再次,城市书房也在探索着新的合作模式。东瓯智库分馆就是目前唯一一家市图书馆与企业合作的例子。东瓯智库创意产业园为图书馆提供了160多平方米的场地与装修,市图书馆负责图书的供给。产业园的董事长马勇伟在谈到合作的初衷时说:“东瓯智库聚集了大批创意、文艺工作者,图书馆为爱看书的他们提供了大量以文艺、创意、设计类为主的图书,这儿已成为一个充电和休闲放松的阅读场所。”多种模式的共同运作,既是在探索城市书房的生存之路,也是温州人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商业意识的展现。在今年拟定的10家城市书房中,还将有2到3家是与企业合作。
而在现有的城市书房中,图书馆的借阅效果和影响力也有差异。胡海荣说:“有一个设立在社区的书房,比较封闭,人流量不是特别大,这也对我们以后的选址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触手可及的“城市书网”
城市书房的迅速扩张,让大家看到了市民的阅读需求,也为温州市政府进一步的“城市书网”构想奠定了良好基础。“城市书网”作为温州市的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包含“三城一网”——即“城市书房”“城市书巴”“城市书站”以及“城市知网”。
谈到这个构想,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艺处处长郑云颇为激动。“城市书巴”即“汽车流动图书馆”,温州市已在2013年投入8辆改装完善的小巴,内置书柜开展流动服务,开往社区、学校或农村地区,提供便捷的阅读服务;“城市书站”相当于街头的ATM借阅机,里面放置几百册的书籍,一般放置在连锁便利店以及银行服务站点,市民们凭市民卡、读书证都能方便借阅;结合“掌上温图”这一APP数字阅读平台,“三城一网”的各类资源由市图书馆统一管理和调配,网内的图书定期更新,实时流动,形成一个让温州市民能够触手可及的“城市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