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现代服务业建设发展速度加快 但整体水平仍显落后

18.11.2015  15:50

近年来,浙江省、温州市政府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建设,重点培育100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纳入发展评价,其中温州市10个[1]。近日,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统计局联合下发《关于2014年度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综合评价结果的通报》(浙发改经贸〔2015〕640号),显示2014年温州市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建设发展速度加快,总体排名较2013年有所提升,但整体发展水平仍显落后。今年以来,温州市10家集聚示范区继续延续较快的建设发展态势,投资稳步推进、入驻单位增多、经济效益取得提升,前三季度完成投资27.8亿元,入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52.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4 %,增幅比2014年提高7.0个百分点,同时,集聚区仍存在整体发展水平低于省内先进城市、部分集聚区发展偏离规划目标、集聚区示范引领作用不强等问题,需要引起关注。

一、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发展状况

1. 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发展速度加快。 今年来,温州市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呈现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推进、入驻单位数逐渐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有所改善的发展态势。10个集聚区自成立累计投资121.5亿元。2015年,10个集聚区计划总投资43.9亿元,前三季度完成投资27.8亿元,完成计划的63.3%;当前入驻集聚区企业824家,比上年同期增长10.3%,增幅比2014年提高5.0个百分点;前三季度集聚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52.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4%,增幅比2014年提高7.0个百分点;受益于温州金融集聚区内银行业今年不良贷款拨备大幅下降、营业利润增长等因素,前三季度实现营业利润21.2亿元,扭转上年总体亏损局面。

2. 服务业集聚区评价位次整体明显提升。 根据省评价结果,2014年温州市10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分列第13、30、44、52、54、56、69、74、75、90位,与上年相比,平均位次提升17位,其中七个集聚区排名较上年有所提升,同时在各自类型集聚区中排名也相应提升[2],瑞安江南物流园区、温州科技城、瓯海总部经济园等三个集聚区排名倒退。评价结果显示,2014年温州市服务业集聚区在建设发展水平、工作推进情况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大幅扭转了上年排名浙江省靠后的局面,但乐清科技孵化创业中心仍连续两年同类型末位,按照评价办法,将面临淘汰。2013年温州市仅1个集聚示范区列前20位,4家分列50、51、53、78位,另5家集聚区居后10位。

3 .服务业集聚区产业集聚初显成效。 温州市10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其中旅游休闲产业集聚区1个、科技创业园3个、专业市场1个、总部基地3个、物流园区2个,从地区分布看,鹿城2个,龙湾3个,瓯海、苍南、文成、瑞安、乐清各1个。经过几年发展,各集聚区发挥自身优势,围绕金融、软件技术、物流、商贸等领域,较好地发挥了服务业产业集聚平台、助推经济转型等作用,如温州科技城引进浙江国技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温州市“互联网+”战略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中发挥了龙头作用,温州鹿城总部经济园引进温州中津先进科技研究院,通过发挥研究院电子信息、激光光电、移动互联网等学科领域科研优势,致力于提升本土企业竞争力,从“温州制造”走向“温州智造”。

二、值得关注的问题

1 .服务业集聚区整体发展水平与省内先进城市仍有差距。 尽管近年温州市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建设发展速度加快,但比较省内先进城市,温州市整体发展水平仍有差距,服务业集聚示范区规模较小,2014年集聚区历年累计完成投资额、入区单位数、营业利润分别只占浙江省总量的2.9%、0.6%、3.2%。从单个集聚区规模看,2014年,杭州武林商贸服务业集聚区营业收入1518.3亿元,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物流园区入区营业收入1047.7亿元,而温州市最大的为温州金融集聚区营业收入仅257.7亿元。

2014 年主要城市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发展情况

地  区

示范区个数(个)

历年累计完成投资

(亿元)

入区单位数

(万家)

营业

收入

(亿元)

营业利润

(亿元)

税收

(亿元)

从业人员数

(万人)

浙江省合计

100

3222.7

12.9

13934.3

688.1

286.9

76.2

#温州

10

93.7

0.1

440.7

-19.9

18.5

3.7

占浙江省比重(%)

10.0

2.9

0.6

3.2

-

6.4

4.8

杭州

15

518.3

0.6

2694.1

156.9

68.7

12.8

宁波

11

525.2

1.1

3511.9

68.5

38.7

8.9

嘉兴

11

413.1

3.2

648.8

27.9

16.4

10.0

绍兴

9

172.4

0.6

1107.6

81.8

20.5

4.8

金华

11

713.6

6.1

1707.7

156.6

53.4

22.1

台州

10

344.4

0.3

2799.7

190.2

63.5

7.5

2. 部分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偏离规划目标。 部分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在发展过程中,包括建成后的招商引资等进程中,未能很好地执行事先制定的集聚区建设发展规划,导致入区单位行业、质量良莠不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集聚区整体效应的发挥和设立集聚区的初衷。部分集聚区在建设发展中,项目推进较为迟缓,运行管理尚不到位,如瑞安江南物流园区至今尚无产出。同时,土地指标、园区自有资金不足,融资渠道和融资机制有限、集聚区公共平台建设不到位、自身管理和服务团队建设不足等问题,也都制约集聚区进一步发展。

3. 服务业集聚区示范引领作用较弱。 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本意在于将其建设成为服务业发展的新高地、城市功能的新载体,形成服务业企业资源共享、集聚互动的重要平台,以此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而当前温州市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入驻企业以批发零售等传统行业为主,信息传输业、金融业、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占比相对较低,行业龙头企业相对缺乏,一定程度上存在“低小散”情况,难以发挥集聚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部分集聚区存在定位不清,缺乏自身特色和相关产业支撑,无法与制造业等产业互动发展等问题。

三、工作建议

1. 在“十三五”规划编制中突出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发展。 近年来,温州市委市政府积极振兴实体经济、推进赶超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015年前三季度,温州市GDP增长8.2%,其中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达54.5%,占GDP比重达52.9%,服务业已经成为温州市经济增长主动力。发展服务业集聚区,将形成服务业产出的成倍效应,更是解决服务业密集分布于市中心、定位雷同、功能不适应等“短腿”问题,突破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和交通组织等瓶颈制约的重要手段。要进一步树立以集聚区建设带动服务业发展、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理念,当前正处于“十三五”规划编制时间节点,要深入调研,突出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建设在服务业“十三五”规划中的重要地位,围绕重点产业和区域,优化规划布局,为下步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提升打下基础。

2. 进一步完善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支持政策。 将温州市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扶持资金和重点项目向集聚区倾斜。把服务业集聚区作为招商引资、温商回归的重要平台,研究制定集聚区在市场准入、土地规划、税收征管、金融扶持、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支持政策,重点扶持重要的功能性项目和龙头企业发展。加大财政资金对集聚区的支持力度,优先落实服务业各类人才引进和培育政策。加大对公共服务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的公共服务和优质的发展环境。同时,多形式开展服务业集聚区宣传,努力创建具有温州特色的服务业集聚区示范区品牌。

3 .强化服务业集聚区工作推进机制。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服务业集聚区去发展中的宏观引导作用,强化服务业集聚区工作推进机制,根据集聚区的区位条件、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人文环境,进一步明晰主导产业,加大投资促进力度,提高集聚区建设发展的水平。主管部门要统筹确定温州市集聚区发展的目标任务,协调解决集聚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建立完善市县联动、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各县(市、区)明确集聚区的建设推进责任主体,落实职责分工和保障措施,确保集聚区建设按照规划有序推进。

 

[1] 分别为:温州(鹿城)总部经济园、温州金融集聚区、温州科技城、温州粮食物流中心、温州源大创业园、瓯海总部经济园、苍南浙闽省际专业市场群、文成文商回归旅游配套服务业集聚区、瑞安江南物流园区、乐清科技孵化创业中心。

[2]浙江省服务业集聚区分为以下九类:物流园区、总部基地、科技创业园、创意产业园、软件与服务外包基地、商贸综合体、旅游休闲度假区、新型专业市场、综合性生产服务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