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电气、服装、汽摩配、泵阀和制鞋业是温州市五大传统产业,占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近年来,为适应新常态,各级政府出台了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计划,温州市的传统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盈利能力不断增强。但发展中仍存在产能过剩现象突出、产业低端趋势明显、劳动生产率偏低,转型升级力度不足等问题,影响传统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今后各级政府要加快传统产业的提升步伐,提高传统产业产出效率,保持传统产业较快增长,带动温州市工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一、传统产业发展现状
1.五大传统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半壁江山。2014年,温州市规上工业中五大传统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87.10亿元,同比增长8.0%,高出规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幅1.8个百分点。五大产业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的49.9%,对规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63.3%。其中电气产业增加值183.24亿元,同比增长11.4%;制鞋业134.56亿元,同比增长2.6%;服装产业78.12亿元,同比增长7.5%;汽摩配产业47.64亿元,同比增长15.3%;泵阀产业43.54亿元,同比增长5.0%。
图1.温州市五大传统产业工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情况
2.产业间盈利能力差距大。2014年温州市规上五大传统产业1966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4.20亿元,同比增长13.1%,占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58.1%。其中,电气产业实现利润总额67.8亿元,同比增长20.4%;制鞋业实现利润总额24.4亿元,同比下降6.2%;服装产业实现利润总额29.2亿元,同比增长12.5%;汽摩配产业实现利润总额11.02亿元,同比增长31.5%;泵阀产业实现利润总额11.77亿元,同比增长8.7%。电气产业利润的高增长拉动温州市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幅5.2个百分点。五大产业万元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利润额709元,高出规上工业企业平均123元,服装业万元主营业收入利润额1030元,比制鞋业高出549元,产业间盈利能力差距较大。
图2:温州市五大传统产业万元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利润比较(单位:元)
3.传统产业的地区分布。温州市五大传统支柱产业地区集聚明显。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电气业主要集中在乐清,其增加值占全市的77.7%;制鞋业主要集中在鹿城、永嘉、瓯海、瑞安四地,其增加值分别占全市的28.0%、22.0%、18.3%、16.8%;服装业集中在瓯海、永嘉两地,其增加值分别占全市的44.5%、21.5%;汽摩配产业集中在瑞安、乐清、瓯海、开发区四地,其增加值分别占全市的52.8%、12.7%、11.2%、11.0%;泵阀产业集中在永嘉、龙湾两地,其增加值分别占全市的46.2%、23.8%。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产业产品低端化倾向明显,产能过剩现象突出。由于温州市人才、技术等高端要素集聚不足,加上劳动力成本逐年提高,传统产业龙头企业纷纷在外新建企业或把高端项目向外转移。如鞋业、服装企业在内地、广东、省内其他地市建立生产线;部分电气业龙头企业也将占地面积较多的大投资、新兴产业、高层次环节项目转移到上海、西安、南昌等地。缺乏一批能引领产业发展方向的“拳头”产品和代表性企业,传统产品低端化倾向明显,影响传统产业进一步提升。2014年,温州市规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只有71.8%,较全省平均低了3.2个百分点,电气业、制鞋业等的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低于70%。
2.中小企业科技投入不足,转型升级缓慢。温州市规上五大传统产业中,98%的企业为中小企业,2014年规上五大传统产业中小型企业科技经费投入15.80亿元,企业户均投入不足千元。五大传统产业是温州市工业发展的基石,科技投入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导致传统产业总体增加值率不高,特别是电气产业增加值率只有19%,比全市规上工业平均水平还低;五大传统产业新产品产值率也只有20%,比全省低近10个百分点,其中鞋业和服装产业新产品产值率只有11.6%、15.8%。传统产业创新能力的不足,导致地区产品同质化严重,低质低价、影响到企业的盈利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升。
3.传统产业劳动生产率普遍偏低。近年来,温州市五大传统产业劳动生产率虽有所提高,但水平仍然偏低。2014年温州市规上工业五大传统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1.4万元/人,同比增长11.2%,比规上工业平均水平少1.6万元/人。规上工业五大传统产业中,鞋业产业、汽摩配产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仅有8.0万元/人、10.8万元/人,都低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而电气产业(13.9万元/人)、服装产业(14.5万元/人)、泵阀产业(14.3万元/人)虽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但与全省(18.0万元/人)的差距很大,同时增幅也小于规上工业劳动生产率平均增幅。
4.产品积压严重,影响企业下阶段发展。由于市场需求疲软,温州市五大传统产业产品积压严重,规上工业五大产业产成品存货121.45亿元,同比增长14.8%,高出规上工业平均4.2个百分点,服装、泵阀、汽摩配产业产成品存货增幅分别达到39.1、21.8、20.6%。同时五大产业的应收账款也居高不下,达到544.30亿元,两项资金占流动资金比重达到44.0%,高出规上工业平均0.4个百分点。应收账款,特别是产成品存货的快速增长,势必影响下阶段五大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对策建议
温州市五大传统支柱产业的发展对稳定温州市工业经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1.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传统产品升级换代。温州市传统产业大部分以中小企业为主,除大型企业外,一般都将发展重点放在扩大规模和增加人员上,对于科技投入、技术改造项目重视不够,没有认识到科技投入、专利技术等对于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中的重要性,以致传统产业发展缺乏竞争力。只有不断进行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才能在市场中处于不败之地。
2.加快“机器换人”步伐,提高劳动生产率。温州市五大传统产业大部分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的今天,“机器换人”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企业成本的必由之路。各级政府必须加大对“机器换人”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大力推广五大产业中“机器换人”的优秀成果,提高传统产业整体的劳动生产率,使企业在“机器换人”过程中,得到真正实惠。
3.开拓各种市场,减少产品积压。温州市五大传统行业,鞋业、服装和汽摩配等产业非常适合开展网上交易,但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温州市规上工业企业电子商务销售金额只占主营业务收入的6.6%。所以各级政府必须加大对企业“电商换市”的支持力度,同时继续开拓各种传统市场,大力宣传温州产品,提高温州产品和网络的知名度,扩大温州产品的销路。
4.拓宽培养模式,培育产业工人,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继续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引进的同时,必须依托本地大专院校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实用性人才,这是支撑传统产业发展的现实途径。如电气产业集中的柳市镇,其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产业集聚地唯一一所职教学院,培养的主要方向是财会、计算机,反而不是电气企业需求量比较大的电气自动化、电机与电器、电气维修检测等专业。所以在温的大专院校要加大对温州主导产业急需人才的培养,促进温州市传统主导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