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五抓五促”补学前教育“短板”

21.03.2016  13:50

为解决孩子们“入园难,入好园更难”的问题,温州市“五抓五促”补学前教育“短板”。

一是抓建设,促城乡学前教育资源扩大化。2015年全市通过新建改扩建新增幼儿园40所,其中公办园14所、民办园26所;新增幼儿园建设面积达39600平方米,新增幼儿学位8000名。2016年,温州加快落实幼儿园布局规划,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校舍,综合考虑新住宅开发、农房集聚、低效土地利用、企业“退二进三”等,优先安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落实《温州市住宅区公建配套幼儿园的管理办法》,把配套幼儿园与小区建设的“三个同步”(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真正落实到位。鼓励社会力量多形式举办幼儿园,结合该市国家级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拓宽幼儿园办园渠道,支持、鼓励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村和效益较好的企业及个人出资兴办幼儿园。全市将通过新建、改扩建,新增幼儿园60所,新增学位15000个,到2017年实现新增幼儿园总量150所。

二是抓投入,促学前教育财政保障体系化。温州市财政每年用于学前教育扶持经费2000万元以上,各地均建立了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制度,重点用于新(改、扩)建园舍、举办普惠性幼儿园以及提高非在编教师待遇等方面的奖补。2016年,温州各县(市、区)政府把学前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要真正做到向学前教育倾斜,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达到6%以上,不举办高中段教育的区达到10%以上;到2017年,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达到7%以上;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达到省定小学生均公用经费1/3以上。

三是抓队伍,促学前教育师资专业化。近年来,温州在温大成教院、温州职技院设置全日制学前教育自考专业,每年招生300名。2015年,温州招收学前专业学生557名,各地均出台了幼儿教师资格证考取和教师学历提升进修奖励办法。2016年,温州市本级进一步整合优化在温高校办学资源,深化幼儿教师培养能力建设专题研究,对培养总量进行科学测算、准确评估。通过扩大招生规模、定向培养、助学金奖励政策、调整教师性别结构等措施,加快拓宽教师培养渠道。加快提升在园幼儿教师资格证书持有率,2016年计划达到78%以上。抓好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工作,重点解决近2~3年学前教育师资短缺问题。采取过渡性的灵活措施补充人员,做好公办幼儿教师的招聘工作。着力提高幼儿教师待遇水平,落实“对已为非在编教师办理社会保险、且非在编教师人均收入高于当地职工最低工资标准1.5倍的幼儿园,当地政府根据财力状况给予非在编合格教师每人每年一定的补助,并做到逐年提升”。

四是抓普惠,促学前教育办学公益化。截至2015年底,温州市各县(市、区)已全部正式出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政策,其中乐清、瑞安财政分别拿出4000万和3000万来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2016年,温州市计划提高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达到70%以上。积极落实扶持奖补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政策,一方面促进收费较高的民办幼儿园降低收费标准,让利给老百姓,另一方面鼓励有一定质量的幼儿园能收费合理,并改善办园条件。用各种“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让更多的民办幼儿园来承担起学前教育公益教育的任务,引进更多高端优质资源,支持品牌幼儿园入驻该市。

五是抓内涵,促学前教育发展优质化。2015年,温州市政府将等级幼儿园创建工作列入民生工程项目,全市等级幼儿园占比从64.03%提升到71.6%,等级幼儿园在园幼儿覆盖率从83.12%提高到86.9%,全市共创建先进(达标)乡镇(街道)21个。2016年,温州各县(市、区)均把等级幼儿园创建列入“补短板”项目,全面开展升等创优活动,加强学前教育质量管理,建立完善保教评估体系,全市等级幼儿园占比计划达到85%,2017年要达到90%。继续开展学前教育先进(达标)乡镇(街道)的创建,2017年学前教育先进(达标)乡镇(街道)评估通过率计划达到95%。严格规范教育内容,各县(市、区)目前全部制定并启动实施区域推进《指南》特色项目,在全市形成了以区域研究推进实施《指南》的良好氛围。实施“千名干部走基层、万名骨干入社区、十万教师访家庭、百万家长进校园”活动,推动学校、家庭、社会联动推进学前教育发展,防止和抵制“应试教育”的消极因素向学前教育渗透。巩固无证幼儿园整治成果,2015年温州整治无证园433所,共安置幼儿40057人,全市各县域实现辖区内“零无证”。下一步,各县(市、区)政府将无证幼儿园纳入“无证无照经营网格化排查”体系,建立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理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