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 多味“药方”化解“两链”风险
访谈对象:浙江省温岭市人民法院 陈文通
对话背景
近几年来,企业主为了便于银行融资,开始互相担保,最终形成了盘根错节的网状担保链。浙江省温岭市人民法院立足审判审践,积极谋划,有效应对,着力对企业经营中“资金链”和“担保链”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工作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
金融借款纠纷中最明显
法周刊:“两链”风险在法院的审判执行中有什么表现?反映了什么问题?
陈文通:“两链”风险在我院的审判中最明显地体现在涉企业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上。
2015年,我院共受理涉企金融借款合同纠纷117件,标的额为6.8亿元,同比分别上升了172%和237%,并且呈持续“井喷式”增长趋势,个案诉讼标的额最高的已达到了2900多万元。
我觉得导致涉企业金融案件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少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爆发债务危机,在此影响下,银行业不良贷款的上升,促使银行加大了对金融借款的催收力度,大量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及由此衍生的担保合同纠纷等案件涌入法院。
在这些案件中,温岭现有的银行大多都涉及其中,不良资产处置压力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银行内控风险防范措施也要加强。
在执行当中,涉企司法拍卖也是阻碍重重。
2015年,我院完成企业资产拍卖7宗,占总拍卖成交数的3.34%;拍卖成交0.72亿元,占12.45%。与其他资产拍卖相比,企业资产拍卖的成交率较低,且动产与不动产之间的拍卖变现效果差别显著,企业动产拍卖变现率仅为50%,远低于企业不动产77.78%的拍卖变现率。
我觉得,这一方面反映了经济运行整体下行态势还没有扭转,企业主投资信心不足,都在观望当中。另一方面也投射出法院在企业资产拍卖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制约因素。
个别企业为了逃避债务,利用租赁权登记制度的漏洞,与他人恶意串通,通过倒签合同再加上假租金收据,虚构了缔约、履约的事实,来对抗抵押权,致使企业的房地产同时存在抵押权和租赁权的现象,房屋腾空交付就很难了;企业资产中往往涉及大量的原材料、半成品,清点比较困难,评估机构无法作出准确的评估结论等,很多原因影响了拍卖的效果。
另外,2015年,我院受理了35件执行异议案件,异议成立率却不足10%。这些当事人滥用执行异议的权利,拖延、阻碍执行。
应对“两链”风险措施多
法周刊:那法院如何帮助企业应对金融风险呢?
陈文通:企业除了向金融机构贷款外,更多地经过民间途径融资来维护企业的发展。去年,我院专门发布了《民间借贷审判报告》,遏制民间融资中的高利贷化和投机化倾向,根据民间借贷新的司法解释,调整和确定相关借款利息及违约责任,避免企业因背上不合理债务而陷入经营困难,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发展生产。
我们还注重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辖区内的一百多家金融机构及企业进行了走访,帮他们找找问题所在。针对走访中发现的问题,干警们集思广益,通过法制宣传、法律讲座、邀请负责人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以案释法,指导金融机构及企业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
比如在审理一起追偿权纠纷的案件中,我们不仅要帮助企业追回巨额损失,还要建议企业在为他人提供担保时,要查明对方的资信情况,尽可能地让对方提供财产抵押,避免类似纠纷再次发生。
法周刊:在服务“两链”企业的过程中,法院采取了什么措施?
陈文通:对于任何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因素,我们都给予有力的司法支持。
在“案多人少”的现实语境下,我院积极探索案件繁简分流,对于事实清楚、债权债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涉企案件,当简则简,尽量缩短审理周期,提速公正。
我们还研发了送达管理软件,创新了微信送达方式,日均有效送达量提升至121.9件,公告使用率降至14.6%,尽力解决送达周期过长的问题。
在案件的处理过程中,我们把调解作为处理涉企纠纷案件的首要选择,将调解贯穿于诉前、立案、审判、执行等全过程,并积极推进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的互动衔接。
采取灵活保全措施,缓解困难企业的生存压力。特别是对企业转贷应急处置中,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转贷解封申请及时办理临时解封手续,在不损害债权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做好困难企业的帮扶工作。
积极适用“司法网拍”方式拍卖被执行企业的相关资产,争取企业资产变现最大化,最大限度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对诉讼能力较弱的企业强化诉讼引导,对于确实没有能力调查取证的企业,我们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和审理案件的需要调查收集证据。
加强风险提示,及时向涉诉企业提示诉讼请求不当、丧失诉讼时效、拒不执行等方面的法律风险以及可能的法律后果,避免因其不清楚涉诉的法律风险而产生损失。
清出“僵尸企业”为重
法周刊:目前,企业破产案件是法院面临的敏感问题,能否介绍一下你们在为破产企业排忧解难方面是如何做的?
陈文通:近年来,破产案件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企业的破产因为常常伴生工程烂尾、职工安置、信访维稳等一系列难题,成为乡镇叫难、部门叫累、民众叫苦的“一号”难题。
温岭法院以此为契机,不断地探索破产案件的审理机制,有力推进民营“僵尸企业”破产进程,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市场出清,盘活资产,推动企业重组搬盘。通过破产清算和重整程序,积极支持符合产业政策、具有重整希望和可能的企业进行破产重整,反之则依法进行破产清算,有序退出市场,从而实现资源的重新配置。
2015年,温岭法院通过司法程序化解了银行不良资产4.5亿元,盘活企业存量资产2.35亿元,释放土地95亩、厂房2.67万平方米,使一批可淘汰的“僵尸企业”退出了市场。
主动对接,府院联动,合力推动重组工作。建立与职能部门联络沟通的常态机制,形成多方参与、信息共享、方法多元的联动机制,避免职工对破产工作曲解、误解。围绕破产审判工作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向党委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此外,温岭法院还积极促成破产案件简易审理,如台州特宝鞋业有限公司的破产清算案,执破衔接,3个月内确定清算方案,真正达到提速增效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