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让传统回归心灵
清明从雨滴里降落人间。又是一年清明祭。
在杭州,从上周末开始,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市民扫墓祭祖、缅怀先烈。据统计,今年将有172万人次前往杭州各个陵园扫墓。
在宁波,100多位爱心人士聚集在宁波遗体捐献纪念陵园里,为遗体捐赠者们举办公祭活动。
在舟山,20位逝者家属,遵照逝亲遗愿,将灵骨撒入东海,让他们闻涛而眠,枕浪而息。
人群川流、信念如一。在全省,从祭祖到祭奠英烈、灾难死难者;从追思先贤到反求诸己;从感恩之情到责任使命……千年以降,国人尊老敬老、重视亲情伦理的心灵底色不断阐发时代新意。清明,是一个民俗节日,是感恩孝亲的传统;清明,还是一个农耕节气,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亲和的时刻;清明,更是一种民族品质,是慎终追远、崇尚生命的信仰。
对话先人
需要感恩情怀
“为什么您一生严肃、严厉,虽然离开多年,留给我们的却是挥之不去的笑容?”
“您是否也像我们一样深深地思念彼此?您会像天空中的点点繁星,俯瞰着我们的现在与未来吗?”
这两天,在杭城发起的一场“清明寄思念”活动中,不少市民拿起笔、手机、电脑,写下一封封信件、电子邮件和微博,记录下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在这个特殊的节日,生与死的对话,令每一个阅读者泪流满面。
《历书》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在众多传统节日中,唯“清明”独有两种身份:节气兼节日。清明作为节气,早在汉代以前即已出现,作为民俗节日则出现于唐代,是在节气基础上继承融汇了寒食、上巳二节。2008年,我国正式确立清明节为法定节假日。
时岁有更迭,节庆各不同。唐宋时期,人们扫墓、改火以及斗鸡、蹴鞠等。元代以来,改火渐渐淡出,出现了唐代不曾有的射柳之举。明清时期普遍盛行迎城隍祭厉坛,后迅速衰落。近代,孙中山在清明节派遣代表团到黄帝故里祭拜黄帝,题词“世界闻名,唯有我先”,弘扬民族精神,清明又多了一层民族凝聚力和号召力的文化内涵。
万变不离其宗,始于农耕文明的祭祀文化,其精义就是一种感恩情怀、孝道文化。这种“孝”体现在传统文化中,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清明祭祖扫墓,就是“祭之以礼”,是人们在祠堂、坟前表达对至亲、先人的感恩之情,数千年来的祭祀文明,在这一刻传承弘扬。
对话自然
需要“清明”环境
不负春风不负花。清明节期间,还有一年比一年更热的踏青出游,仅宁波就有东钱湖郁金香花节、奉化花妆骑游季、南塘老街清明风俗会等数十条短途游线路。
清明踏青,古今同一。“红香缭绕柳围花,翠袖殷勤酒当茶。游春三月清明假。香尘随马去。小帘栊绿水人家。弹仙吕六幺遍,笑女童双髻丫,纤手琵琶。”这是元人张小山在《清明小集》中描写的一幕。古人清明节除了上坟,还会踏青赏花、歌舞欢庆。
清明的传统底蕴,既有扫墓、祭祖之沉重,又有踏青、郊游之轻快。它由祭祀扫墓和踏青游玩这两大节俗组成,历千年而不衰,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深深根植于民众的文化心理。
在这个生与死对话的节气里,人们走向自然,从追逝之沉重体悟生之信仰,明亮对生活的欢愉和期待。
这明亮,蕴含着个体面向自然汲取未来之力量。清明是春天的一部分,上承春分、下接谷雨,蓬勃出万物的生。现代社会,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借清明假期,人们撇开日常的紧张和焦虑,走向自然,在先贤墓前、纪念碑下静思怀想,记住来处,记得归处,使内心由浊而清,由涩而明,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完成一次人生境界的练达与养成。
这明亮,还蕴含着个体面向社会期待的自觉调整。4月2日,一场“竹之韵”生态葬安放仪式将在安吉50亩生态竹林园庄严举行;在海曙,通过“网上祭英烈”平台,未成年人在网络上追忆英烈往事;碑前献一束鲜花、微信点一支蜡烛、微博祭一篇短文……用这种别样的方式,人们在思考,什么是思念,什么是缅怀,什么是清明。当下,“五水共治”、绿色发展等正在全省上下凝聚起广泛而深切的共识,用鲜花替代鞭炮、用植绿替代供祭、用生态葬替代土葬,也许才是对逝者最恰当和心安的尊重。因为我们的环境需要“清明”,我们赖以呼吸的空气需要“清明”。
对话传统
需要精神家园
3月30日,一江山岛烈士陵园迎来了开展祭扫活动的台州边防支队和区消防大队官兵;3月31日,800多名少先队员在舟山烈士陵园参加了2016年度“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清明祭英烈活动……清明临近,各地各部门、学校、部队等纷纷开展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缅怀革命烈士。
“后继之人多勉励,神州方可露峥嵘。”在科学网上,这两天为已故科学家群体开辟清明节专题。页面上集中展示了近一年来离我们而去的26位院士,他们的生平经历和丰功伟绩。
这些牺牲的民族先烈、离开的老科学家,生长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却给我们托起了一个和平安宁的当下;他们奉献于物质短缺的年代,却给我们留下一个全面小康的未来。“在这清明时节,我们愿插一枝柳,奉一杯茶,纪念这些谦虚恭谨而又功勋卓著的人们,是怀念,亦是激励。”采访中,许多人说出这样的感悟。
掬一抔虔诚,撷一片赤诚,心不死,忆长存。本着这样的初心,清明祭英烈也在传递一种越来越清晰的呼唤:我们需要传承先贤先烈奉献与牺牲的精神,廓清迷雾、激浊扬清;需要读懂他们信仰的力量,保持对道德价值的追求、对精神家园的守望。因为,伟大的精神总是具有直击人心的巨大力量,总是有拨云见日的震撼能量。
回望清明史,在农耕时代,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来自家族认同,我们把感恩孝亲、慎终追远回赠予有血缘关系的人。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征程,我们有了更广泛的社会交往活动,我们多了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的集体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多了一分家国情怀,多了一分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我们勇于奉献、敢于创新,建设好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借由清明,将“亲情之小孝”转变为“社会之大孝”,是一种大德,是中国孝道的最高境界,也是清明节慈孝文化回归的大主题。清明,一个简单的字眼,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悠久传统文明,传承着我们共同的追求、文化精神和价值观,于时代洪流中,创新绵延,生生不息。
记者:李月红
来源:《浙江日报》